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99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包括多相绕组,任一相绕组中,包括多个线圈,多个线圈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线圈包括多个槽内部和多个转弯部,多个转弯部设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多个槽内部分别设于定子铁芯的两个槽的不同层内,多个槽内部与多个转弯部依次首尾连接;位于线圈的轴向的一侧的多个转弯部中,包括至少两个开口部,多个开口部被设置为两组,每一组中的多个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同,均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两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子绕组的任一相绕组均由多个同一类型的线圈构成,该线圈为连续叠绕结构,导体种类单一,焊点少,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低,电机尺寸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电机定子绕组多采用多种形式的U型导体结构,导致导体种类多,且U形导体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焊接多,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高,电机尺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定子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包括多相绕组,任一相绕组中,包括多个线圈,多个线圈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线圈包括多个槽内部和多个转弯部,多个转弯部设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多个槽内部分别设于定子铁芯的两个槽的不同层内,多个槽内部与多个转弯部依次首尾连接;线圈还包括引出线端,引出线端设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任一侧;位于线圈的轴向的一侧的多个转弯部中,包括至少两个开口部,多个开口部被设置为两组,每一组中的多个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同,均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两组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反。
[0005]进一步的,与开口部相连接的两组槽内部分别位于定子铁芯的两个槽内,其中,位于一个槽内的一组槽内部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隔M层,位于另一个槽内的另一组槽内部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P层,M与另一组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相同,P大于等于2。
[0006]进一步的,位于线圈的轴向另一侧的多个转弯部中,包括至少一个贴合部,每一个贴合部均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转弯部,与贴合部相连接的两组槽内部分别位于定子铁芯的两个槽内的径向不同层,其中,位于一个槽内的一组槽内部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层,位于另一个槽内的另一组槽内部设于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层。
[0007]进一步的,每个线圈中,开口部的数量不小于贴合部的数量。
[0008]进一步的,每一个线圈的多个贴合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0009]进一步的,定子铁芯的一个槽内的导体层数为N层,若N为4的倍数时,引出线端设于线圈的设有开口部的一侧,否则,引出线端设于线圈的设有贴合部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每一个线圈的位于两个槽内的槽内部之间的节距为整节距、短节距或长节距。
[0011]进一步的,每一相绕组包括至少一个支路,每一个支路中的多个线圈依次连接,且位于支路两端的两个线圈分别与引出线端的引线端和出线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不小于6层。
[0013]一种定子,包括如上述的连续叠绕定子绕组。
[0014]一种电机,包括如上述的定子。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子绕组的任一相绕组均由多个同一类型的线圈构成,该线圈由单根导体定子铁芯的径向一侧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相隔规定槽距的两个槽内部依次卷绕至定子铁芯的径向另一侧制备而成,为连续叠绕结构,导体种类单一,焊点少,电机定子绕组的端部低,电机尺寸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种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二种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三种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四种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6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6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6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7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7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7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8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8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8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8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9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
图(第二部分);图9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9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10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10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两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11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11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11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11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12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12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12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12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13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图13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13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13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任一相绕组四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四部分);图14A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一部分);
图14B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二部分);图14C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第三部分);图14D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五的任一相绕组一个支路绕组的焊接端的展开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相绕组,任一相绕组中,包括多个线圈,所述多个线圈沿着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线圈包括多个槽内部和多个转弯部,所述多个转弯部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侧,所述多个槽内部分别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个槽的不同层内,所述多个槽内部与所述多个转弯部依次首尾连接;所述线圈还包括引出线端,所述引出线端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任一侧;位于所述线圈的轴向的一侧的多个所述转弯部中,包括至少两个开口部,多个所述开口部被设置为两组,每一组中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同,均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方向,两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开口部相连接的两组槽内部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个槽内,其中,位于一个槽内的一组所述槽内部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隔M层,位于另一个槽内的另一组所述槽内部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相邻P层,M与另一组所述槽内部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径向层数相同,P大于等于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叠绕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线圈的轴向另一侧的多个转弯部中,包括至少一个贴合部,每一个所述贴合部均包括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转弯部,与所述贴合部相连接的两组所述槽内部分别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两个槽内的径向不同层,其中,位于一个槽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松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