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34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包括膜加热管及套设安装于膜加热管外部的壳体,其中膜加热管由管状基体及涂覆于管状基体上的膜加热电路构成,该膜加热电路接线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线夹,环形线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弹片,该接线弹片通过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接线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更加简单且拆装更加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降低了故障率以及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的管理成本。

A simple and fast assembling membrane heat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厚膜加热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厚膜加热技术的快速发展,厚膜加热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越来越丰富,应该场景越来越广泛,厚膜加热产品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多,厚膜加热关系到整个产品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由于厚膜加热元件在工作时大多温度较高,致使其电源接线端与电源线接头连接处的锡焊很容易熔融软化,同时由于电源线接头受电源线拉扯外力影响容易脱离加热元件电源接线端,造成厚膜加热元件接触不良以致不能正常工作。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3547870 U,授权公告日为2021.06.2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加热元件,包括进水口、限位卡具、载体、出水口和复位温控器,载体为圆柱形结构,且载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为圆柱形结构,载体外侧面设有限位卡具,限位卡具为U型结构,且该限位卡具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有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应以对应压紧定位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卡槽,限位卡具外侧面设有槽孔,且该限位卡具的槽孔内设有复位温控器。该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但是特定的接线装置在解决电源线接头脱落问题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同时U型结构的限位卡具不能对整个膜加热管起到较好的防护功能,并且拆装也不是足够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且拆装较为方便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加热管及套设安装于膜加热管外部的壳体,其中膜加热管由管状基体及涂覆于管状基体上的膜加热电路构成,该膜加热电路接线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线夹,环形线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弹片,该接线弹片通过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接线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外侧。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由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而成,该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管状基体相配的半圆形凹槽,用于在两侧的半壳体对接扣合后在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与管状基体相配的卡接孔;
[0007]所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垂直外翻边结构的连接边,该连接边上设有连接孔且通过与连接孔相配的螺钉或铆钉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
[0008]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扣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扣插接于连接孔内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
[0009]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接耳板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接耳板插接于连接孔内并向外侧翻边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
[0010]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接件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接件插接于连接孔内并旋转卡接件端部的卡接头压紧限位于连接孔上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管状基体通过两侧半壳体压紧或在卡接孔处点焊固定于壳体上,以实现膜加热管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膜加热管两端无膜加热电路部分的管状基体侧壁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螺接柱,与定位螺接柱相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连接孔,管状基体通过贯穿连接孔的定位螺接柱实现膜加热管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膜加热管进出水侧的管状基体侧壁上设有测温元件插接孔,与测温元件插接孔相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测温元件安装孔,测温元件通过连接座及螺钉固定或卡接安装于壳体上的测温元件安装孔内,且测温元件的测温端通过密封圈密封插接安装于测温元件插接孔内。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侧壁上与膜加热电路相对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温控元件安装孔,温控元件通过安装座及螺钉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的温控元件安装孔内,且温控元件与膜加热电路端部环形线夹上的电源线接线弹片连接。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膜加热管内部设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由螺旋导流柱及设置于螺旋导流柱两端的进液管体限位件和出液管体限位件构成,螺旋导流柱外侧的螺旋流道板外缘与管状基体的内壁贴合形成螺旋流体流道,该螺旋流体流道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出液管体限位件的进液端与螺旋流体流道的出液口连通,进液管体限位件的出液端与螺旋流体流道的进液口连通。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膜加热管内部设有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由柱状管体及设置于柱状管体两端的进液管体限位件和出液管体限位件构成,柱状管体与管状基体的内壁间形成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管体限位件的出液端与流体通道的进液口连通,出液管体限位件的进液端与流体通道的出液口连通。
[0017]进一步限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体限位件和出液管体限位件均为混流导流组件,该混流导流组件由连接固定管状基体的柱状连接部及用于导流混合加热流体的导流混合部构成,导流混合部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导流叶片,该导流叶片在水平方向及竖向方向上扭曲,经导流叶片的流体方向由导流叶片的扭曲方向径向与轴向运动,以实现流体以涡流形式快速冲击到膜加热管内侧面或由膜加热管内侧面流道向导流混流件中心流动,进而提高流体加热效率及流体加热均匀性。
[0018]进一步限定,所述膜加热电路包括涂覆于管状基体上的绝缘介质层及设置于绝缘介质层上的电阻发热线路和串联电阻发热线路的焊盘导体,该电阻发热线路有多个加热导电元件组成,该发热导电元件之间串联或相互并联连接,该焊盘导体的末端分别设有零线接线端和火线接线端,零线接线端和火线接线端分别通过环形线夹及接线弹片与电源线连接形成电阻发热回路,膜加热电路的外部贴附有温度保险丝或熔断器。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更加简单且拆装更加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产品的零件数量,降
低了故障率以及企业的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B

B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中:1

膜加热管,2

壳体,3

管状基体,4

膜加热电路,5

环形线夹,6

接线弹片,7

接线通孔,8

卡接孔,9

定位螺接柱,10

连接孔,11

测温元件插接孔,12

测温元件安装孔,13

测温元件,14

连接座,15

温控元件安装孔,16

温控元件,17

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加热管及套设安装于膜加热管外部的壳体,其中膜加热管由管状基体及涂覆于管状基体上的膜加热电路构成,该膜加热电路接线端的位置分别设有环形线夹,环形线夹上均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接线弹片,该接线弹片通过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接线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而成,该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管状基体相配的半圆形凹槽,用于在两侧的半壳体对接扣合后在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与管状基体相配的卡接孔;所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垂直外翻边结构的连接边,该连接边上设有连接孔且通过与连接孔相配的螺钉或铆钉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扣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扣插接于连接孔内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接耳板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接耳板插接于连接孔内并向外侧翻边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或者分体设置的半壳体对接扣合侧分别设有相配的卡接件和连接孔,通过将卡接件插接于连接孔内并旋转卡接件端部的卡接头压紧限位于连接孔上实现分体设置的半壳体相互扣合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基体通过两侧半壳体压紧或在卡接孔处点焊固定于壳体上,以实现膜加热管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加热管两端无膜加热电路部分的管状基体侧壁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定位螺接柱,与定位螺接柱相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连接孔,管状基体通过贯穿连接孔的定位螺接柱实现膜加热管在壳体上的轴向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加热管进出水侧的管状基体侧壁上设有测温元件插接孔,与测温元件插接孔相对的壳体侧壁上设有测温元件安装孔,测温元件通过连接座及螺钉固定或卡接安装于壳体上的测温元件安装孔内,且测温元件的测温端通过密封圈密封插接安装于测温元件插接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简单的快装型膜加热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达朱攀飞刘旭翔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杰达精密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