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8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包括滑橇本体、定位基础和定位单元,定位基础设置在滑橇本体上且数量设置为4个,4个定位基础分别设置在滑橇本体上对应的白车身的4个定位点下方位置,每个定位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3个以上定位架,每个定位基础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任意一个定位架上的定位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车型兼容不足的问题,由滑橇本体、定位基础、定位单元的相互结合就可以兼容生产多种车型。定位单元的相互结合就可以兼容生产多种车型。定位单元的相互结合就可以兼容生产多种车型。

A flexible skid for body in white repair weld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身补焊线、柔性线滑橇多采用翻转机构的形式,每种车型对应一个翻转机构,生产该车型时,把对应的夹具立起来,不生产时,把它们倒下去。一般车身补焊线要生产不同平台的很多车型,该柔性方式柔性定位能力不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导入,夹具越来越密集,之后就会找不到位置设计新的夹具。
[0003]又如中国专利CN204956713U公开的一种新型车身滑撬结构,包括滑撬本体,所述滑撬本体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有前横梁水箱横梁支撑架、制动盘总成支撑托块和副车架支撑架以及后轴总成支撑托块。滑撬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定位部件少,结构简单;该装置的滑撬本体上的各个支撑部件通过可拆卸结构安装,对于不同车型需要调整各个车体部分的支撑部件,如前横梁水箱横梁支撑架、制动盘总成支撑托块、后轴总成支撑托块和副车架支撑架等部件可能都需要调整。调整过程复杂,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解决车型兼容不足的问题,由滑橇本体、定位基础、定位单元的相互结合就可以兼容生产多种车型。
[0005]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包括滑橇本体、定位基础和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基础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上且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定位基础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上对应的白车身的4个定位点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定位基础包括纵向设置的3个以上的定位架,每个所述定位基础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架上的定位单元,即每个定位基础上安装一个定位单元;
[0006]所述定位单元定位夹紧白车身下部。
[0007]本技术柔性滑橇布置4个定位基础,共12个定位架,使其可以覆盖白车身定位点的定位范围大,兼容能力强;
[0008]定位基础、定位单元相互分离,它们的简单相互结合就可以实现不同白车身定位;定位基础分布在滑橇本体上,其是定位单元的安装基础,定位单元安装在定位基础上就形成一个车型的定位装置。
[0009]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0010]优选的,所述滑橇本体沿纵向排列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定位架通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滑橇本体螺栓连接。滑橇本体上开有标准孔,实际应用的时候如果新车型不可以使用现有的定位基础,还可以新增定位基础而不用改滑橇本体。
[0011]优选的,所述滑橇本体纵向方向的前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基础,所述滑橇本体纵向方向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基础。白车身的前部定位和后部定位特征分别在落在柔性滑橇的前部和后部定位范围内,该车型就可以利用该滑橇实现柔性定位
生产。柔性滑橇的定位范围基本上覆盖了一个汽车企业所有平台的所有车型的前、后部定位特征,实现所有车型在该补焊线的柔性生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柔性滑橇布置多个定位基础,使其可以覆盖白车身定位点的定位范围大,兼容能力强;
[0014]2、定位基础、定位单元相互分离,它们的简单相互结合就可以实现不同白车身定位;
[0015]3、定位基础切换简单,拆卸安装简单,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的结构原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定位基础的安装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

滑橇本体,2

定位基础,3

定位单元,5

白车身,6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包括滑橇本体1、定位基础2和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基础2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且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定位基础2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对应的白车身5的4个定位点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包括纵向设置的3个以上的定位架4,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架4上的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单元3定位夹紧白车身5下部。
[002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是一种车型的定位的实际例子,其中前后一共有4组定位基础2,12个定位架4,该白车身5的前定位点离前部的定位基础2的中间的定位架4比较近,且该白车身5的后定位点离后部的定位基础2的中间的定位架4比较近,所以利用这两个定位架4上安装定位单元3即可以实现对该白车身5定位,而没有利用到的其他定位架4则闲置。
[0025]而当另外一个车型距离其他定位基础相对较近时,就可以选择其他定位架4,只需把原理的定位单元换下来,把新车型的定位单元换上去即可。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所示,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包括滑橇本体1、定位基础2和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基础2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且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定位基础2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对应的白车身5的4个定位点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包括纵向设
置的3个定位架4,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架4上的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单元3定位夹紧白车身5下部。
[0028]本实施例中:
[0029]滑橇本体1上安装有多个定位基础2,定位基础2主要分布在滑橇本体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可以覆盖各车型的前部定位和后部定位,另外滑橇本体1上开有标准孔,实际应用的时候如果新车型不可以使用现有的定位基础2,还可以新增定位基础2而不用改滑橇本体1;
[0030]定位基础2定位基础分布在滑橇本体1上,其是定位单元3的安装基础,定位单元3安装在定位基础2上就形成一个车型的定位装置;
[0031]定位单元3直接定位白车身5的定位夹紧;
[003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橇本体1沿纵向排列设置有安装孔6,所述定位架4通过所述安装孔6和所述滑橇本体1螺栓连接。滑橇本体1上开有标准孔,实际应用的时候如果新车型不可以使用现有的定位基础2,还可以新增定位基础2而不用改滑橇本体1。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橇本体1纵向方向的前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基础2,所述滑橇本体1纵向方向的后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定位基础2。白车身5的前部定位和后部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补焊线柔性滑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橇本体(1)、定位基础(2)和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基础(2)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且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定位基础(2)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橇本体(1)上对应的白车身(5)的4个定位点下方位置,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包括纵向设置的3个以上的定位架(4),每个所述定位基础(2)还包括一个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定位架(4)上的定位单元(3),所述定位单元(3)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文范许丽虹李交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