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57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装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其负载重量小,包括支撑车车架主体,支撑车车架主体包括数个支撑短杆与两个支撑长杆,设置于最后端的支撑短杆的左端与右端均设置有第一L形固定架,两个支撑长杆的顶端后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杆,每个第一支撑立杆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L形固定架,两个第一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顶杆,每个第一支撑顶杆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三L形固定架,设置于中部的支撑短杆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立杆,两个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顶杆,每个第二支撑顶杆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

A lightweight high-strength vehicle transportation frame with optimiz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物流运输
,具体为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现有的新车组装成型后需要运送到合适的放置位置,在通过叉取搬运器对新车进行固定搬运,然后通过车辆搬运器将汽车运输到预定的位置进行放置,而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整车进行固定。
[0003]现有的整车运输架结构复杂笨重,虽然可以保证其抗冲击效果与稳定性但是会大大增强的运输时的负载重量,给运输带来负担,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小的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包括支撑车车架主体,支撑车车架主体包括数个支撑短杆与两个支撑长杆,数个支撑短杆设置于两个支撑长杆的中部,设置于最后端的支撑短杆的左端与右端均设置有第一L形固定架,每个第一L形固定架对支撑短杆与支撑长杆进行固定,两个支撑长杆的顶端后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杆,每个第一支撑立杆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L形固定架,每个第二L形固定架对第一支撑立杆与支撑长杆进行固定,两个第一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顶杆,每个第一支撑顶杆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三L形固定架,每个第三L形固定架对第一支撑立杆与第一支撑顶杆进行固定,设置于中部的支撑短杆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立杆,两个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顶杆,每个第二支撑顶杆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每个第四L形固定架对支撑长杆与第二支撑顶杆进行固定。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改进有,第二支撑顶杆的左部与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
[0009]更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改进有,设置于最前端的支撑短杆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
[0010]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技术的改进有,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的倾斜角度均为45度。
[0011]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改进有,支撑短杆、支撑长杆、第一L形固定架、第一支撑立杆、第二L形固定架、第一支撑顶杆、第三L形固定架、第二支撑立杆、第二支撑顶杆与第四
L形固定架的棱边均呈圆角状设置。
[0012]更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改进有,支撑短杆、支撑长杆、第一支撑立杆、第一支撑顶杆、第二支撑立杆、第二支撑顶杆均为空心杆。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通过设置支撑短杆、支撑长杆、第一L形固定架、第一支撑立杆、第二L形固定架、第一支撑顶杆、第三L形固定架、第二支撑立杆、第二支撑顶杆与第四L形固定架,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可以在保证稳定性与抗冲击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从而降低了运输时的负载重量,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所示A处局部放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所示B处局部放大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短杆;2、支撑长杆;3、第一L形固定架;4、第一支撑立杆;5、第二L形固定架;6、第一支撑顶杆;7、第三L形固定架;8、第二支撑立杆;9、第二支撑顶杆;10、第四L形固定架;11、第一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包括支撑车车架主体,支撑车车架主体包括数个支撑短杆1与两个支撑长杆2,数个支撑短杆1设置于两个支撑长杆2的中部,设置于最后端的支撑短杆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置有第一L形固定架3,每个第一L形固定架3对支撑短杆1与支撑长杆2进行固定,两个支撑长杆2的顶端后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杆4,每个第一支撑立杆4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L形固定架5,每个第二L形固定架5对第一支撑立杆4与支撑长杆2进行固定,两个第一支撑立杆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顶杆6,每个第一支撑顶杆6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三L形固定架7,每个第三L形固定架7对第一支撑立杆4与第一支撑顶杆6进行固定,设置于中部的支撑短杆1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立杆8,两个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顶杆9,第二支撑顶杆9的左部与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方便对其他装置进行固定,每个第二支撑顶杆9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10,每个第四L形固定架10对支撑长杆2与第二支撑顶杆9进行固定,设置于最前端的支撑短杆1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2,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方便对其他装置进行固定,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
的倾斜角度均为45度,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可以将支撑的重量分担给其他固定杆,支撑短杆1、支撑长杆2、第一L形固定架3、第一支撑立杆4、第二L形固定架5、第一支撑顶杆6、第三L形固定架7、第二支撑立杆8、第二支撑顶杆9与第四L形固定架10的棱边均呈圆角状设置,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划伤使用者,支撑短杆1、支撑长杆2、第一支撑立杆4、第一支撑顶杆6、第二支撑立杆8、第二支撑顶杆9均为空心杆,使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更加的轻量化,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可以在保证稳定性与抗冲击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
[0022]综上所述,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在使用时,第一L形固定架3、第二L形固定架5与第三L形固定架7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保证支撑长杆2、支撑短杆1、第一支撑立杆4与第一支撑顶杆6的抗冲击强度,而第四L形固定架10、第二支撑立杆8、第二支撑顶杆9可以使第二固定块12与第一固定块11在对其他装置固定后将重量平均分散,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可以在保证稳定性与抗冲击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重量,从而降低了运输时的负载重量,该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更加实用。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的轻量化高强度整车运输架,包括支撑车车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车车架主体包括数个支撑短杆(1)与两个支撑长杆(2),数个所述支撑短杆(1)设置于两个支撑长杆(2)的中部,所述设置于最后端的支撑短杆(1)的左端与右端均设置有第一L形固定架(3),每个所述第一L形固定架(3)对支撑短杆(1)与支撑长杆(2)进行固定,两个所述支撑长杆(2)的顶端后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撑立杆(4),每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杆(4)的前端均设置有第二L形固定架(5),每个所述第二L形固定架(5)对第一支撑立杆(4)与支撑长杆(2)进行固定,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杆(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顶杆(6),每个所述第一支撑顶杆(6)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三L形固定架(7),每个所述第三L形固定架(7)对第一支撑立杆(4)与第一支撑顶杆(6)进行固定,所述设置于中部的支撑短杆(1)的顶端左部与顶端右部均设置有第二支撑立杆(8),两个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顶杆(9),每个所述第二支撑顶杆(9)的底端左部与底端右部均设置有第四L形固定架(10),每个所述第四L形固定架(10)对支撑长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钟礼田范围刘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足飞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