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绥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45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在了解投影原理时,儿童难以对投影仪内部构件以及投影原理直接触碰研究,缺少儿童能够自行操控的幻灯投影用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支撑片的底面与下支撑片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内,上半球壳体加工有弧形缝隙,转动托盘穿设在弧形缝隙处,转动托盘通过固定轴体与上支撑片的顶面相连,转动托盘顶面上有圆形投影片,下筒体下端穿过下支撑片贴靠在下半球壳体的内壁上,下筒体内设有光源,下筒体上端朝向转动托盘设置,上筒体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内固定安装有镜头,镜头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设置,圆形投影片处于弧形缝隙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域。域。

A holding automatic projection b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

技术介绍

[0002]投影仪的工作基本原理是将光线照射到图像的显示元件上面,从而产生影像,然后再通过镜头进行投射,投影仪的伤眼情况比其他显示仪器小,投影仪是将画面投射在墙上或者屏幕上,光线又漫反射后进入眼睛,接近自然光,相比其他电子显示方式更适合人体接受,而且投影屏幕本身没有辐射。并且投影的画面宽大,更符合人眼睛的视觉习惯,可以有效减轻孩子的眼疲劳,从根本上杜绝因眼疲劳导致的视力下降,很多儿童在使用投影仪器时会对投影原理产生兴趣,但由于投影仪位置高悬,使儿童仅能观察投射影像,难以对投影仪内部构件以及投影原理直接触碰研究,限制了儿童对投影原理的进一步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包括上半球壳体、下半球壳体、上支撑片、下支撑片、转动托盘、圆形投影片、固定轴体、下筒体、上筒体、光源和镜头,所述上半球壳体和下半球壳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与下半球壳体的敞口端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上支撑片,下半球壳体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下支撑片,上支撑片的底面与下支撑片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内,上半球壳体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弧形缝隙,转动托盘穿设在弧形缝隙处,转动托盘的底面通过固定轴体与上支撑片的顶面相连接,转动托盘的顶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圆形投影片,下筒体的下端穿过下支撑片贴靠在下半球壳体的内壁上,下筒体内设置有光源,下筒体的上端朝向转动托盘设置,上半球壳体的顶部加工有通孔,上筒体的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内固定安装有镜头,镜头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的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设置,圆形投影片处于弧形缝隙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6]一、本技术为一种能够直接握持的小型投影球,外形易于握持,通过上半球壳体、下半球壳体、上支撑片、下支撑片、转动托盘、圆形投影片、固定轴体、下筒体、上筒体、光源和镜头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操作者自行投影的过程,使操作者直接接触投影结构,实现主动启动投影过程。
[0007]二、上半球壳体的弧形缝隙与转动托盘和圆形投影片相配合实现二次涂改区域,二次涂改区域为操作者提供能够自行涂写的区域,再通过转动托盘的转动将其自行涂写内容处于镜头和光源之间,将操作者自行涂写的区域进行投影,更加便于操作者理解投影原理,激发学习兴趣。
[0008]三、本技术为一种投影玩具或用具,不仅能够满足儿童视觉要求,还能够激发使用兴趣,便于更加深刻理解投影原理,同时还便于减少儿童对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利于儿童保护视力,降低其他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的损伤,尤其适用于8周岁以下儿童的投影学习使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2]图4为转动托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圆形投影片的俯视示意图;
[0014]图6为灯罩和灯体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下筒体、固定轴体和插孔在上支撑片上相对位置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上半球壳体;2

下半球壳体;3

上支撑片;4

下支撑片;5

转动托盘;6

圆形投影片;7

弧形缝隙;8

固定轴体;9

下筒体;10

上筒体;11

光源;11
‑1‑
电池盒;11
‑2‑ꢀ
按压开关;11
‑3‑
灯罩;11
‑4‑
灯体;12

镜头;14

橡胶套;15

扇形孔;16

凹陷部;17

凸棱;18

圆形槽体;19

涂改笔;20

凸起部;21

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上半球壳体1、下半球壳体2、上支撑片3、下支撑片4、转动托盘 5、圆形投影片6、固定轴体8、下筒体9、上筒体10、光源11和镜头12,所述上半球壳体1和下半球壳体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半球壳体1的敞口端与下半球壳体2的敞口端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球壳体1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上支撑片3,下半球壳体2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下支撑片4,上支撑片3的底面与下支撑片4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8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1内,上半球壳体1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弧形缝隙7,转动托盘5穿设在弧形缝隙7处,转动托盘5的底面通过固定轴体8与上支撑片3的顶面相连接,转动托盘5的顶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圆形投影片6,下筒体9的下端穿过下支撑片4贴靠在下半球壳体2的内壁上,下筒体9内设置有光源11,下筒体9的上端朝向转动托盘5设置,上半球壳体1的顶部加工有通孔,上筒体10的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10内固定安装有镜头12,镜头12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10的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6设置,圆形投影片6 处于弧形缝隙7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
[0020]本实施方式中上半球壳体1和下半球壳体2组成整个球体,上支撑片3和下支撑片4 起到支撑上半球壳体1和下半球壳体2的作用。
[0021]本实施方式中圆形投影片6为一种现有产品,其为一种投影专用胶片。
[0022]进一步的,圆形投影片6的形状为圆形,其形状是为了配合转动托盘5,跟随转动托盘5而移动,通过操作者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变换处于光源11和镜头12之间的图案,图案均
为圆形投影片6上的图案。
[0023]进一步的,弧形缝隙7的加工不仅能够用于圆形投影片6的一部分外露在上半球壳体 1的外部,还能够便于更换圆形投影片6,使操作者能够亲自手动更换圆形投影片6,以投影更多不同的图案。
[0024]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弧形缝隙7沿上半球壳体1的圆周方向设置,弧形缝隙7对应的圆心角小于且等于60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球壳体(1)、下半球壳体(2)、上支撑片(3)、下支撑片(4)、转动托盘(5)、圆形投影片(6)、固定轴体(8)、下筒体(9)、上筒体(10)、光源(11)和镜头(12),所述上半球壳体(1)和下半球壳体(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半球壳体(1)的敞口端与下半球壳体(2)的敞口端相对设置,所述上半球壳体(1)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上支撑片(3),下半球壳体(2)的敞口端一体连接有下支撑片(4),上支撑片(3)的底面与下支撑片(4)的顶面可拆卸连接,固定轴体(8)竖直设置在上半球壳体(1)内,上半球壳体(1)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弧形缝隙(7),转动托盘(5)穿设在弧形缝隙(7)处,转动托盘(5)的底面通过固定轴体(8)与上支撑片(3)的顶面相连接,转动托盘(5)的顶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圆形投影片(6),下筒体(9)的下端穿过下支撑片(4)贴靠在下半球壳体(2)的内壁上,下筒体(9)内设置有光源(11),下筒体(9)的上端朝向转动托盘(5)设置,上半球壳体(1)的顶部加工有通孔,上筒体(10)的上端与通孔相连通,上筒体(10)内固定安装有镜头(12),镜头(12)朝向通孔设置,上筒体(10)的下端朝向圆形投影片(6)设置,圆形投影片(6)处于弧形缝隙(7)外的区域为二次涂改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其特征在于:弧形缝隙(7)沿上半球壳体(1)的圆周方向设置,弧形缝隙(7)对应的圆心角小于且等于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其特征在于:上筒体(10)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套(14),上筒体(10)的下端通过橡胶套(14)与圆形投影片(6)的顶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握持式自控投影球,其特征在于:上半球壳体(1)的内壁和上支撑片(3)的顶面之间围合形成有上腔室,下半球壳体(2)的内壁和下支撑片(4)的底面之间围合形成有下腔室,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琳琳侯雪娇韩影
申请(专利权)人:绥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