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90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55
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属于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技术领域。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以及工作环境的因素该结构中输出下轴承如果需要灌注润滑脂,就需要从设备最下端拆卸端盖,并且在较为狭小、高空暴露的空间内仰面进行操作,润滑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及不方便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输出轴箱体、输出下轴承室和输出透盖,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外壁和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设有依次连通的油路,连接法兰上设有与油路相连通的开口,输出透盖上表面设有连通输出下轴承室内油路和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的油槽。实现从输出上轴承室灌注输出下轴承的润滑脂,更方便,效率更高,同时安全隐患更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A bearing lubrication structure at the output end of rotary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


[0001]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属于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回转减速机是一种用在港口门机上的驱动设备,通过行星减速机驱动输出花键轴从而通过输出小齿轮驱动门机的回转机构实现门机吊臂的回转。
[0003]回转减速机中,输出上轴承的润滑直接通过行星减速机中的齿轮润滑油来进行润滑即可,而输出下轴承用润滑脂来进行润滑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以及工作环境的因素该结构中输出下轴承如果需要灌注润滑脂,就需要从设备最下端拆卸端盖,并且在较为狭小、高空暴露的空间内仰面进行操作,润滑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及不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灌注润滑脂的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输出轴箱体、输出下轴承室和输出透盖,并且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外壁和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设有依次连通的油路,连接法兰上设有与油路相连通的开口,输出透盖上表面设有连通输出下轴承室内油路和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的油槽。
[0006]输出轴穿过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后,从输出轴箱体内穿过,再穿过输出下轴承室。
[0007]通过连接法兰内的油路开口向油路内灌注润滑脂,润滑脂沿油路依次经过连接法兰、输出上轴承室外壁、输出下轴承室外壁进入油槽,再经过油槽进入输出下轴承的轴承,实现对输出下轴承的润滑。
[0008]实现从输出上轴承室灌注输出下轴承的润滑脂,不需要从回转减速机的底部再拆卸输出透盖,灌注过程更方便,效率更高,同时安全隐患更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的输出轴箱体内设有连接管,输出上轴承室与输出下轴承室内的油路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
[0010]连接管直径进一步优选为10mm管径的钢管。
[0011]利用输出轴箱体与输出轴之间的空腔设置连接管,利用内部空间,同时对连接管充分保护。
[0012]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法兰内的油路沿连接法兰径向设置,并且连接法兰内还设有竖直的注油嘴,注油嘴下端连通连接法兰内的油路。
[0013]设置竖直且向上开口的注油嘴,更方便从上方向油路内灌注润滑脂,使用更方便。
[0014]优选的,所述的输出上轴承室外壁内的油路竖直设置,上端连通连接法兰内的油路,下端连通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的油路。便于润滑脂向下流动。
[0015]优选的,所述的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的油路竖直设置,上端连通输出上轴承室外壁内的油路,下端连通油槽。
[0016]优选的, 所述的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还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一段连通输出下轴承室外壁内的油路,另一端连通至输出下轴承室外。
[0017]溢流孔用于监控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内润滑脂灌注情况,过多的润滑脂将从溢流孔内流出,同时也方便润滑脂注入输出下轴承室。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溢流孔的另一端高度高于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顶部。
[0019]溢流孔内开始流出润滑脂时能够表示输出下轴承室的润滑脂已竟达到能够润滑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的标准。
[0020]优选的,所述的油槽包括一环形槽,环形槽设置在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的底部。通过油槽对整个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润滑,填充效果更均匀。
[0021]优选的,所述的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顶部设有密封环。避免润滑脂进入输出轴箱体内,限制润滑脂位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润滑脂从输出上轴承的油路灌入,经油路导流进入输出下轴承室的轴承,实现对输出下轴承的润滑,不需要拆卸回转减速机下部的端盖或透盖,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并且能够在现有的产品中安装应用,易于推广实施,实现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剖面图。
[0024]图2为输出上轴承室、输出轴箱体、输出下轴承室剖面放大图。
[0025]图3为输出透盖俯视图。
[0026]其中,1、减速机驱动部;2、连接法兰;3、输出上轴承室;4、输出轴箱体;5、输出下轴承室;6、密封环;7、输出下轴承;8、输出透盖;9、注油嘴;10、法兰油路;11、一级连接管;12、上轴承油路;13、二级连接管;14、下轴承油路;15、溢流孔;16、油槽;17、放油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8]参照附图1~3: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设置在减速机驱动部1下方,包括连接法兰2、输出上轴承室3、输出轴箱体4、输出下轴承室5、密封环6、输出下轴承7和输出透盖8。输出轴依次穿过连接法兰2、输出上轴承室3、输出轴箱体4、输出下轴承室5和输出透盖8。
[0029]连接法兰2内设有法兰油路10,输出上轴承室3外壁内设有上轴承油路12,输出下轴承7内设有下轴承油路14和溢流孔15,法兰油路10沿连接法兰2径向设置,一端设有工艺孔,同时竖直设有连通法兰油路10的注油嘴9,另一端通过一级连接管11连通至上轴承油路12的上端,一级连接管11设置在连接法兰2与输出上轴承室3之间的箱体外壁与输出轴之间。
[0030]上轴承油路12竖直贯穿输出上轴承室3的外壁,下端通过二级连接管13连通下轴承油路14的上端,二级连接管13设置在输出轴箱体4与输出轴之间。
[0031]下轴承油路14竖直贯穿输出下轴承室5的外壁,溢流孔15沿输出下轴承室5径向设置,连通下轴承油路14,并且溢流孔15水平高度高于输出下轴承7上边缘。下轴承油路14下端连通油槽16。
[0032]油槽16设置在输出透盖8的上表面,连通下轴承油路14的下端和输出下轴承7的底部,油槽16包括一环形槽,环形槽设置在输出下轴承7的下方。同时输出下轴承7顶部设有密封环6,密封环6密封输出下轴承7上部。
[0033]输出透盖8内还设有放油油路17,放油油路17设置在油槽16下方,连通油槽16并连通至输出透盖8外壁。
[0034]一级连接管11与二级连接管13均采用10mm管径的钢管,法兰油路10、上轴承油路12、下轴承油路14采用11mm孔径,放油油路17孔径小于油槽16的环形槽宽度。
[0035]从注油嘴9向法兰油路10内灌注润滑脂,润滑脂沿法兰油路10流至一级连接管11,依次经上轴承油路12、二级连接管13、下轴承油路14、油槽16流入输出下轴承7内,对输出下轴承7润滑,当输出下轴承7内润滑脂已满,多余的润滑脂将通过溢流孔15外溢,及时停止润滑。灌注润滑脂完毕后,对注油孔9、溢流孔15、放油油路17的开口用丝堵封堵,完成润滑脂的加注。对于初次加注润滑脂,二级连接管11内有大量空气的情况下,灌注过程可打开放油油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连接法兰(2)、输出上轴承室(3)、输出轴箱体(4)、输出下轴承室(5)和输出透盖(8),并且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法兰(2)、输出上轴承室(3)外壁和输出下轴承室(5)外壁内设有依次连通的油路,连接法兰(2)上设有与油路相连通的开口,输出透盖(8)上表面设有连通输出下轴承室(5)内油路和输出下轴承室(5)的轴承的油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轴箱体(4)内设有连接管,输出上轴承室(3)与输出下轴承室(5)内的油路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法兰(2)内的油路沿连接法兰(2)径向设置,并且连接法兰(2)内还设有竖直的注油嘴(9),注油嘴(9)下端连通连接法兰(2)内的油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减速机输出端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上轴承室(3)外壁内的油路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成杜伟赵金哲徐光魏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成中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