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和农用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58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和农用机械,涉及润滑领域,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的轴承安装腔的侧壁具有进油槽,第一导油筋与齿轮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导油筋的上表面为第一导油面,第一导油面靠近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进油槽的上方。农用机械包括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有益效果是:齿轮安装腔内齿轮转动时,飞溅起来的油液被第一导油筋承接,在第一导油面上汇集并导流至进油槽,由此可精准导油到轴承安装腔内需要润滑的零部件,有效解决飞溅润滑不到位的问题,结构简单,导油、汇油效果好。对距离飞溅润滑源头较远的零部件进行有效导油润滑,降低零部件因润滑不到位造成的早期磨损等故障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A stepped oil guide lubrication transmission box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和农用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箱内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和农用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传动箱内轴承、油封等零部件润滑靠齿轮转动带起的润滑油无规则飞溅润滑,在距离齿轮较远的位置零部件润滑效果不好,有些甚至出现早期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距离齿轮较远的零部件进行润滑。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同轴设置且连通的齿轮安装腔和轴承安装腔,还包括第一导油筋,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侧壁具有进油槽,所述第一导油筋与所述齿轮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筋的上表面为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进油槽的上方。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齿轮安装腔内齿轮转动时,飞溅起来的油液被第一导油筋承接,在第一导油面上汇集并导流至进油槽,由此可精准导油到轴承安装腔内需要润滑的零部件,有效解决飞溅润滑不到位的问题,结构简单,导油、汇油效果好。对距离飞溅润滑源头较远的零部件进行有效导油润滑,降低零部件因润滑不到位造成的早期磨损等故障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导油筋,所述第二导油筋与所述齿轮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筋的上表面为第二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进油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油面的上方。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油筋与进油槽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增加第二导油筋进行过渡,从而保证油液顺利进入进油槽,且第一导油筋无需设置的过长,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油面和所述第二导油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重叠的长度为5mm

15mm。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油面上的大部分油液都可以落到第二导油面上,避免从第二导油面端部流走。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油面和所述第二导油面相互平行,且两者的间距D为4mm

8mm。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油面和第二导油面可以有效承接并导流油液,结构紧凑。
[0013]进一步,还包括第三导油筋,所述轴承安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安装腔的直径
并通过衔接端面连接,所述第三导油筋与所述衔接端面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油筋的上表面为第三导油面,所述第三导油面的一端向下倾斜并与所述进油槽连通,所述第二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导油面的上方。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具有衔接端面的壳体,在衔接端面设置第三导油筋,从而衔接第二导油面和进油槽,第一导油面、第二导油面和第三导油面呈阶梯状,依次导油。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面和所述第三导油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3
°‑
10
°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液可沿所述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面和所述第三导油面顺利流动,且流速不会过快,轴承安装腔内的零件可以得到充分的润滑。
[0017]进一步,还包括汇油槽,所述汇油槽设于所述齿轮安装腔的内壁,且所述汇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导油面衔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轮上的油液飞溅到壳体内壁上,可顺着壳体先汇聚到汇油槽内,汇油槽起到聚集油液和暂时存储油液的作用。汇油槽内油液顺着第一导油面逐渐流向进油槽。
[0019]进一步,还包括油封安装腔,所述齿轮安装腔和所述轴承安装腔和所述油封安装腔依次连通,所述进油槽还与所述油封安装腔连通。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封安装腔内用于安装油封,进油槽还可将油液导向至油封安装腔,为油封润滑。
[0021]进一步,还包括传动轴、齿轮和轴承,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齿轮安装腔内,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齿轮端面的长度L为10mm

20mm。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导油面将油液导流至齿轮所在区域的外侧,从而对无法飞溅润滑的区域进行润滑。
[002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农用机械,包括所述的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的壳体的三维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壳体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壳体的主视图,图中的双点划线用于表示齿轮的安装位置;
[0027]图4为本技术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的左视图;
[0028]图5为图4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的俯视剖视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壳体;101、齿轮安装腔;102、轴承安装腔;103、油封安装腔;2、第一导油筋;3、第二导油筋;4、第三导油筋;5、进油槽;6、汇油槽;7、油封安装腔;8、轴承;9、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
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2]本实施例中的术语“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栓连接或一体成型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
[0033]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同轴设置且连通的齿轮安装腔101和轴承安装腔102,还包括第一导油筋2,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侧壁具有进油槽5,所述第一导油筋2与所述齿轮安装腔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筋2的上表面为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进油槽5的上方。
[0034]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传动轴内开设润滑油路,对远离齿轮的零部件进行润滑,然而这种设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若仅在壳体1内壁开导流槽,由于壳体1内壁为较为平整的平面或曲面,油液难以流入导流槽内,汇油效果差。
[0035]采用本实施例的传动箱,齿轮安装腔101内齿轮转动时,飞溅起来的油液被第一导油筋2承接,在第一导油面上汇集并向下导流至进油槽5,由此可精准导油到轴承安装腔102内需要润滑的零部件,有效解决飞溅润滑不到位的问题,结构简单,导油、汇油效果好。对距离飞溅润滑源头较远的零部件进行有效导油润滑,降低零部件因润滑不到位造成的早期磨损等故障问题,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第一导油面倾斜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同轴设置且连通的齿轮安装腔(101)和轴承安装腔(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油筋(2),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侧壁具有进油槽(5),所述第一导油筋(2)与所述齿轮安装腔(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油筋(2)的上表面为第一导油面,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进油槽(5)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油筋(3),所述第二导油筋(3)与所述齿轮安装腔(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油筋(3)的上表面为第二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进油槽(5)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油面靠近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油面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面和所述第二导油面在水平面上投影重叠的长度为5mm

1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面和所述第二导油面相互平行,且两者的间距D为4mm

8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导油润滑传动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油筋(4),所述轴承安装腔(102)的直径大于所述齿轮安装腔(101)的直径并通过衔接端面连接,所述第三导油筋(4)与所述衔接端面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油筋(4)的上表面为第三导油面,所述第三导油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启生石伟伟宋萌萌郑泽亮康传贝程照轩王伟孙宗虎高深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柴雷沃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