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44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包括主体,主体呈杆状并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内孔,内孔内自前向后设置有依次相抵第一球珠、第二球珠和弹簧,内孔前端设置有形成第一球珠旋转腔的环形隔层,环形隔层设置有梅花槽,第一球珠部分露出于内孔前端的端口,弹簧后端限位于内孔内,主体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笔尖、内凹部及基部,内凹部的外侧壁截面包括自前向后设置的多段弧形段,各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基部前端与内凹部后端的直径一致。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书写视野好、耐用、书写顺滑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书写顺滑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书写顺滑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

Bending and leakage resistant arc double bead pe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


[0001]本技术涉及笔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的笔头外形多为子弹头状,因外形导致视野受限,对于刚学习写字、需要一笔一划看着书写过程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影响学习效果,进而导致字迹潦草,而学生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其使用体验必然是产品的研发方向。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了针管笔头,以提高书写视野,针管笔头虽具有较好的视野,但其由于直径有限导致强度有限,为增加其强度,研发了半针管笔头(或称呼为葫芦头,前端为针管状,后端为子弹状),但由于针管状部分与子弹状部分的连接处存在直径差,形成直角台阶,仍不能很好的兼顾稳定性、耐用性以及书写顺滑性、顺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视野好、耐用、书写顺滑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呈杆状并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孔内自前向后设置有依次相抵第一球珠、第二球珠和弹簧,所述的内孔前端设置有形成第一球珠旋转腔的环形隔层,所述的环形隔层设置有梅花槽,所述的第一球珠部分露出于内孔前端的端口,所述的弹簧后端限位于内孔内,所述的主体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笔尖、内凹部及基部,所述的内凹部的外侧壁截面包括由自前向后设置的多段弧形段,各所述的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所述的基部前端与内凹部后端的直径一致。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珠弹簧结构具有书写顺畅、出墨顺畅、不漏墨的优势,同时,将笔头和基部之间的部分调整至内凹形状,而将内凹部的外侧壁截面设计成多段弧形段,且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相较葫芦头,保证前端足够细,具有较好书写视野的同时具有与基部更为顺畅的连接过渡,提高连接强度及耐用性,此外,多段弧形段也使内凹部的过渡更为紧凑。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弧形段包括自前向后排布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所述的第一弧形段的直径为6~9mm,所述的第二弧形段的直径为3~4mm,所述的第三弧形段的直径为0.5~1.5mm。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段弧形段并优选上述尺寸,具有更大视野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强度。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部包括圆柱部、位于圆柱部前端的圆台部和位于圆柱部后端并与笔管插接的插接部,所述的圆台部的较小端与内凹部后端连接,所述的圆台部较大端与圆柱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柱部前端增设圆台部,进一步扩大圆柱部直径的同
时保证与内凹部连接的顺畅,保证强度及耐用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孔与弹簧对应的部分包括多段自前向后设置的多段圆孔部及连接相邻圆孔部的连接部,各所述的圆孔部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加,所述的弹簧包括小直径部、大直径部和从小直径部直径逐渐增加至大直径部的过渡部,所述的小直径部的直径与位于最前端的圆孔部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的大直径部的直径与位于最后端的圆孔部的直径相适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内孔放置弹簧部分的形状,从而为弹簧增加后端直径提供可能,使弹簧从原始的单一直径圆柱形状调整为前小后大的多段圆柱形状,受到第二球珠挤压时传统结构由于前后直径一致弹簧易产生倾斜,使作用方向及装配倾斜,影响第一球珠的稳定、顺畅出墨,本结构由于后端直径大于前端直径,受力时前端能够保持与第二球珠的准确对位及稳定作用,从而保证第一球珠的稳定、顺畅出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弹簧前端一体设置与第二球珠相抵的前支撑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前支撑环,增加弹簧与第二球珠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装配稳定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孔设置有限位弹簧后端的凸起,所述的弹簧后端一体设置有至少由两圈弹簧叠加形成的与凸起相抵的后限位环,所述的后限位环的直径大于大直径部的直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后限位环并相对大直径部扩大直径,提高与凸起接触面积、提高接触位置的强度、有效提高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环形隔层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
”ꢀ
、“下
”ꢀ
、“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第二”、“第三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包括主体1,主体1呈杆状并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内孔2,内孔2内自前向后设置有依次相抵第一球珠3、第二球珠4和弹簧5,内孔2前端设置有形成第一球珠旋转腔27的环形隔层21,环形隔层21设置有
梅花槽22,第一球珠3部分露出于内孔2前端的端口26,弹簧5后端限位于内孔2内,主体1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笔尖11、内凹部12及基部13,内凹部12的外侧壁截面包括由自前向后设置的多段弧形段,各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基部13前端与内凹部12后端的直径一致,双珠弹簧结构具有书写顺畅、出墨顺畅、不漏墨的优势,同时,将笔头和基部13之间的部分调整至内凹形状,而将内凹部12的外侧壁截面设计成多段弧形段,且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相较葫芦头,保证前端足够细,具有较好书写视野的同时具有与基部更为顺畅的连接过渡,提高连接强度及耐用性,此外,多段弧形段也使内凹部的过渡更为紧凑。
[0023]弧形段包括自前向后排布的第一弧形段121、第二弧形段122和第三弧形段123,第一弧形段121的直径a为6~9mm, 第二弧形段122的直径b为3~4mm,第三弧形段123的直径c为0.5~1.5mm,三段弧形段并优选上述尺寸,具有更大视野的同时具有更好的强度,也可为四段、五段弧形段等。
[0024]基部13包括圆柱部131、位于圆柱部131前端的圆台部132和位于圆柱部131后端并与笔管插接的插接部133,圆台部132的较小端与内凹部12后端连接,圆台部132较大端与圆柱部131连接,在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呈杆状并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孔内自前向后设置有依次相抵第一球珠、第二球珠和弹簧,所述的内孔前端设置有形成第一球珠旋转腔的环形隔层,所述的环形隔层设置有梅花槽,所述的第一球珠部分露出于内孔前端的端口,所述的弹簧后端限位于内孔内,所述的主体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笔尖、内凹部及基部,所述的内凹部的外侧壁截面包括自前向后设置的多段弧形段,各所述的弧形段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减小,所述的基部前端与内凹部后端的直径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段包括自前向后排布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所述的第一弧形段的直径为6~9mm,所述的第二弧形段的直径为3~4mm,所述的第三弧形段的直径为0.5~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抗漏弧形双珠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部包括圆柱部、位于圆柱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隆陈正训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昌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