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肉食性水产动物健康和生长的预消化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228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肉食性水产动物健康和生长的预消化饲料,属于水产饲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消化饲料采用发酵剂对基础饲料进行发酵,发酵剂的活性成分包括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预消化饲料的颗粒柔软疏松,酸香味浓郁,适口性增强;同时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肉食性水产动物健康和生长的预消化饲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饲料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提高肉食性水产动物健康和生长的预消化饲料。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品提供了我国1/3高品质动物蛋白,其中2/3由养殖提供。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产量占到全世界2/3。其中,肉食性水产动物的养殖量又占总养殖量的2/5。目前普遍认为,传统水产养殖饲料经微生物预消化后富含益生菌等生物活性物质,可改善水产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增强诱食性等,因此,开发预消化饲料成为行业热点。
[0003]肉食性水产动物的饲料配方多以动物性蛋白原料为主,且制成膨化饲料需要一定的淀粉含量,然而受生理机能的限制,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相对较低,饲料中过高的糖水平不仅会对其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代谢功能障碍,进而损伤免疫机能。一些益生菌发酵可以提高蛋白及糖的分解效率,驱动肝脏脂肪转位至肌肉等其它组织。同时,这些土著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固有成分更易适应肉食性鱼类肠道环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肝肾功能,维持健康稳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肉食性水产动物健康和生长的预消化饲料,该饲料能够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转化率。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组合物,由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组成。
[0006]具体的,所述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的菌数之比为4:10:5;
[0007]所述酿酒酵母具体可为酿酒酵母GCC
/>1;
[0008]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具体可为鼠李糖乳杆菌GCC

3;
[0009]所述索氏鲸杆菌具体可为索氏鲸杆菌XMX

1。
[0010]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剂,其活性成分包括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
[0011]具体的,每千克所述发酵剂中,所述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8000
±
80亿cfu和20000
±
200亿cfu;索氏鲸杆菌的菌数为10000
±
100亿cells。
[0012]上述的发酵剂中,所述发酵剂还包括载体;
[0013]所述载体具体可为质量比为1:1的稻壳粉与沸石粉。
[0014]所述发酵剂中,载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35%,具体可为32%。
[0015]所述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GCC

1;
[0016]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GCC

3;
[0017]所述索氏鲸杆菌为索氏鲸杆菌XMX

1。
[0018]第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消化饲料,包括发酵底物和所述发酵剂;所述发酵剂为
所述发酵底物和所述发酵剂总质量的0.5%~1.5%;具体可为0.5%。
[0019]所述发酵底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小麦面粉12%~16%,豆粕(粗蛋白43%)58%~62%,鸡肉粉18%~22%,动物油1%~3%,磷酸二氢钙0.5%~4.5%和预混料1%。
[0020]具体的,所述发酵底物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小麦面粉14%,豆粕(粗蛋白43%)60%,鸡肉粉20%,动物油2%,磷酸二氢钙3%和预混料1%。
[0021]第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预消化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如下(1)或(2):
[0022](1)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发酵底物和发酵剂混合,调节水分含量至30wt%~35wt%,发酵,得到所述预消化饲料;
[0023](2)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发酵底物混合,制成颗粒饲料;然后加入所述发酵剂,调节水分含量至30wt%~35wt%,发酵,得到所述预消化饲料。
[0024]所述发酵在密封容器中进行。
[0025]所述发酵前期为有氧发酵后期为厌氧发酵。
[0026]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方法(1)中,还包括发酵后将物料制成颗粒和烘干的步骤;
[0027]具体的,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0
±
2℃;
[0028]方法(2)中,还包括发酵后烘干的步骤;
[0029]具体的,所述烘干的温度为90
±
2℃。
[0030]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6
±
2℃;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4~72h。
[0031]最后,上述的预消化饲料在养殖肉食性水产动物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3]本专利技术的预消化饲料采用水产土著酵母菌、乳杆菌及鲸杆菌培养物的复合配伍发酵剂,发酵前期为有氧发酵后期为厌氧发酵,通过发酵预处理后的饲料颗粒柔软疏松,酸香味浓郁,适口性增强;同时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
[0034]生物材料保藏说明
[0035]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0036]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GCC
‑1[003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38]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0039]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0040]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1年3月9日
[0041]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1819
[0042]生物材料保藏说明
[0043]生物材料的分类命名: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0044]生物材料的菌株编号:GCC
‑3[0045]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46]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简称:CGMCC
[0047]生物材料的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0048]生物材料的保藏日期:2021年2月23日
[0049]生物材料的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1821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发酵剂对单一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猪肉粉的发酵实验。
[0051]图2为发酵剂对自制鱼粉和豆粕、商品鸡肉粉和豆粕组合的发酵程度。
[0052]图3为发酵剂对鸡肉粉、豆粕和石粉组合的发酵程度。
[0053]图4为发酵剂对鸡肉粉、豆粕和沸石粉组合的发酵程度。
[0054]图5为发酵剂对不同水分发酵程度。
[0055]图6为发酵剂对颗粒饲料发酵后在水中稳定性测试。
[0056]图7为预消化饲料的发酵程度。
[0057]图8预消化鮰鱼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GCC

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819;或,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CC

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821。2.一种微生物组合物,由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组成;具体的,所述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的菌数之比为4:10:5;所述酿酒酵母具体可为酿酒酵母GCC

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具体可为鼠李糖乳杆菌GCC

3;所述索氏鲸杆菌具体可为索氏鲸杆菌XMX

1。3.一种发酵剂,其活性成分包括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和索氏鲸杆菌;具体的,每千克所述发酵剂中,所述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分别为8000
±
80亿cfu和20000
±
200亿cfu;索氏鲸杆菌的菌数为10000
±
100亿cell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具体可为质量比为1:1的稻壳粉与沸石粉;所述发酵剂中,所述载体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为30%~35%;所述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GCC

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GCC

3;所述索氏鲸杆菌为索氏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高辰辰药园园李道君李毛毛杨雅麟冉超张震栾银银张宇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