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93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菌体培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活动门和连杆,装置主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表面嵌套连接有套环,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光帘,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泵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管,喷洒管可完成喷水工作,遮光加湿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功能性,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菌体来控制其生存环境,提高了菌体的培养效率,培养机构提高了装置主体的灵活性,给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捷,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An indoor culture device for Rhizoctonia solani of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菌体培养
,具体为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0003]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26563.0,一种菌体培养装置及菌体培养系统,菌体培养装置包括烘干组件,其中,烘干组件包括通过喷雾器与培养皿连通的烘干箱、向烘干箱内提供风源的鼓风件和位于鼓风件的风道内的加热件,进行菌体液烘干时,打开鼓风件,由于鼓风件的风道内设有加热件,经
[0004]由加热件处理后的风源处于高温状态,同时,菌体液又呈雾状,进而热风源能够快速将雾状的菌体液烘干,以得到烘干后的菌益生菌,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然而其在培养菌体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菌体的生存环境进行控制,进而导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局限性,灵活性欠佳,相关工作人员在培养菌体的过程中无法将培养板抽出,进而导致在培养板内侧培养菌体时操作不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05]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解决了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对菌体的生存环境进行控制,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活动门和连杆,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嵌套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光帘,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板,所述培养板的内部底部嵌入连接有内嵌集水盒,所述滑槽的顶部嵌入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培养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架,所述培养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孔,所述培养孔的内部搭接相连有培养皿,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中间部位嵌套连接有稳固套件,稳固套件呈圆柱状,其共设有两个,稳固套件与连接管相互配合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连杆与套环均呈圆柱状,且套环内部设有柱状空腔,且空腔的底面直
径大于连杆的底面直径,一根连杆配有两个套环,储水箱共设有两个,单个储水箱均连有喷洒管,喷洒管上设有十个以上的喷洒孔,喷洒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0012]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相互配合使用,滑块卡在滑槽的内部由限位杆限位,培养板和内嵌集水盒的截面形状呈矩形,培养板的底部设有矩形空腔,内嵌集水盒嵌在空腔内部。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遮光加湿机构,遮光帘通过套环连接在连杆上,相关工作人员在培养菌体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来拉动遮光帘来可控制其对活动门的遮光面积,同时在需要时工作人员可控制泵体开始工作,泵体通电后可通过连接管将储水箱中的水抽至喷洒管中,随后再通过喷洒管洒至装置的内部,进而可对菌体的生存环境进行加湿处理。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培养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在培养菌体前可先将限位杆抽出,限位杆抽出后工作人员可将培养板往外侧拉出,待培养板拉至合适的位置后工作人员再将限位杆插入限位孔中即可对其进行限位,培养板拉出后工作人员的操作面积就扩大了,同时培养架上设有不同尺寸的培养孔可用于放置不同大小的培养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主体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培养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装置主体;2、活动门;3、连杆;4、套环;5、遮光帘;6、储水箱;7、泵体;8、连接管;9、喷洒管;10、滑槽;11、滑块;12、培养板;13、内嵌集水盒;14、限位杆;15、培养架;16、培养孔;17、培养皿;18、限位孔;19、支撑座;20、稳固套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活动门2和连杆3,装置主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活动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连杆3的表面嵌套连接有套环4,套环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光帘5,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6,储水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7,泵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管9,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板12,培养板12的内部底部嵌入连接有内嵌集水盒13,滑槽10的顶部嵌入连接有限位杆14,培养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架15,培养架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孔16,培养孔16的内部搭接相连有培养皿17,滑块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孔18,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9。
[0026]优选的,连接管8的中间部位嵌套连接有稳固套件20,稳固套件20呈圆柱状,其共设有两个,稳固套件20与连接管8相互配合使用,现有的输水管在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活动门(2)和连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2),所述活动门(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表面嵌套连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遮光帘(5),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泵体(7),所述泵体(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管(9),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培养板(12),所述培养板(12)的内部底部嵌入连接有内嵌集水盒(13),所述滑槽(10)的顶部嵌入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培养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架(15),所述培养架(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培养孔(16),所述培养孔(16)的内部搭接相连有培养皿(17),所述滑块(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孔(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纹枯病菌室内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冬冬郑礼煜兰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