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挖逆作V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755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柱结构的施工方法,依次开挖架设顶板、中板和底板,并在顶板中部下方垂直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的临时钢管柱,在顶板指定位置安装顶部节点柱,在中板指定位置安装中部节点柱,在底板指定位置安装定位支座;采用吊车将中间柱分别吊至指定位置,通过截面对位后焊接固定,并在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拆除浇筑模板获得V柱;拆除临时钢管柱,使顶板荷载转移至V柱上。本申请的V柱在顶板、中板处的节点需要在板施工过程中预埋安装,以保证节点与各层板的整体性,提高抗震能力;本申请顶部节点柱与中部节点柱、底部节点柱施工完成后,采用吊车吊装中间柱,最后将中间柱与各节点柱对位焊接后,施工V柱外包钢筋和混凝土。施工V柱外包钢筋和混凝土。施工V柱外包钢筋和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挖逆作V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挖逆作V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迅猛增加,交通拥堵成为大中型城市日常生活的常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成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向着结构复杂多变,功能多种多样的方向发展,普通的建筑结构体系已然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发展需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综合了钢和混凝土的双重优势,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其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建筑结构上。
[0003]当地下工程需要穿越交通枢纽工程施做时,一般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以逆作,故该施工方法称为盖挖逆作法。盖挖逆作法对结构的水平位移小,安全系数高,对地面的影响小,只在短时间内封锁地面交通,施工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小。但是,盖板上不允许留下过多的竖井,后续开挖土方需要水平运输,出土不方便,施工空间较小,施工速度慢,工期长,费用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挖逆作贯穿式V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定位支座、钢制斜柱和浇铸在钢制斜柱外侧的混凝土组合而成,所述钢制斜柱呈V字形固定安装在定位支座上,所述混凝土通过模板浇筑在钢制斜柱外侧;所述钢制斜柱包括顶部节点柱、底部节点柱、至少两根中间柱和至少一根中部节点柱组合而成,所述顶部节点柱与中部节点柱之间通过中间柱焊接在一起,所述底部节点柱与中部节点柱之间也通过中间柱焊接在一起,所述顶部节点柱上端焊接在建筑物的顶板上,所述底部节点柱下端焊接在定位支座上;当中部节点柱大于等于两根时,相邻的中部节点柱也通过中间柱焊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逆作贯穿式V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基板、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基板上,所述底部节点柱下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所述基板上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千斤顶安装位,通过千斤顶能够在1.3
°
至13
°
范围内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3.一种贯穿式V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依次开挖架设顶板、中板和底板,并在顶板中部下方垂直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的临时钢管柱,在顶板指定位置安装顶部节点柱,在中板指定位置安装中部节点柱,在底板指定位置安装定位支座;采用吊车将中间柱分别吊至顶部节点柱与中部节点柱之间、底部节点柱与中部节点柱之间、和或相邻的中部节点柱之间,通过截面对位后焊接固定,绑扎搭设浇筑模板,并在浇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固结后,拆除浇筑模板获得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书波蒋进波赖东盛徐成双沈勇军罗威力陈凯汪书平易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