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11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包括钢管桩、贝雷梁、工字钢、钢板、沥青面层、护栏和咬合桩;桥下基坑设置钢管桩,钢管桩由多根带锁扣的短钢管通过法兰连接而成;桥外基坑设置咬合桩,最外侧一根钢管桩与咬合桩的素混凝土桩嵌入搭接,最外侧一根钢管桩上与素混凝土桩搭接处焊有注浆管;钢管桩顶部设置有凹槽,贝雷梁安放在基坑两侧的钢管桩的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桥下道路封闭一边进行支护结构施工,另一边通行,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通行的影响。基坑施工采用盖挖法,通过贝雷梁、工字钢、钢板、沥青等复合结构能够快速实现通车,上面通车的同时,下面开挖基坑,保证通行的同时又不会耽误施工进度。证通行的同时又不会耽误施工进度。证通行的同时又不会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
,特别涉及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工程建设越来越密集,需要在桥下进行基坑开挖施工的工程经常出现。桥下基坑开挖由于受到桥梁的限制存在基坑上方净空受限的问题和基坑开挖对临近桥墩影响的问题。有些高架桥下的地面道路交通繁忙而且由于周边环境限制又无法改道,桥下基坑开挖不能中断桥下地面道路通车。传统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幅开挖,分幅开挖压缩了行车道,给桥下道路通车造成极大的不便,为此,急需研发能够实现桥下边通车边施工的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使桥下道路在基坑上方正常通行的同时在下方开挖基坑,而且要保障桥墩不受基坑开挖影响,以及保障基坑上方通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4]这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包括钢管桩、贝雷梁、工字钢、钢板、沥青面层、护栏和咬合桩;桥下基坑设置钢管桩,钢管桩由多根带锁扣的短钢管通过法兰连接而成;桥外基坑设置咬合桩,最外侧一根钢管桩与咬合桩的素混凝土桩嵌入搭接,最外侧一根钢管桩上与素混凝土桩搭接处焊有注浆管;钢管桩顶部设置有凹槽,贝雷梁安放在基坑两侧的钢管桩的凹槽内,贝雷梁两端伸出钢管桩一定距离插入在基坑两侧的路基内,贝雷梁顶部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排列设置工字钢,工字钢顶部铺设一层钢板,钢板两端伸出基坑外一定长度作为搭板搭放在两侧路面上;钢板沿道路方向两侧设置护栏,护栏底座焊接在工字钢上,护栏设置支撑架焊接在钢板上;钢板顶部依次铺设粘层油和沥青面层,沥青面层同时也铺设在两侧的道路路面上。
[0005]作为优选:钢管桩顶部外侧设置有挡土板;钢管桩带有锁扣,钢管桩与钢管桩之间通过锁扣互相嵌锁在一起。
[0006]作为优选:咬合桩包括素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桩相间设置并相互咬合;咬合桩顶部浇筑有冠梁;最外侧一根钢管桩与素混凝土桩搭接处外侧设置注浆体。
[0007]作为优选:工字钢通过U型卡固定在贝雷梁顶部的杆件上。
[0008]作为优选:基坑内设置有上层内支撑和下层内支撑,上层内支撑和下层内支撑均采用钢管撑;钢管桩内侧设有上层围檩和下层围檩,上层内支撑支撑在上层围檩上,下层内支撑支撑在下层围檩上。
[0009]这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打设桥外基坑支护用的咬合桩,咬合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和素混凝土桩
互相搭接而成,在咬合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冠梁;
[0011]步骤二、在靠近桥侧的素混凝土桩侧压入焊有注浆管的钢管桩,钢管桩与素混凝土桩搭接一定长度,钢管桩搭接部分及其锁扣嵌入在素混凝土桩内;
[0012]步骤三、通过注浆管在咬合桩与钢管桩搭接处外侧注入水泥浆形成注浆体;
[0013]步骤四、封闭半幅桥下道路,在封闭的这半幅道路打设钢管桩,直至钢管桩达到设计深度;
[0014]步骤五、在钢管桩和咬合桩内侧安装上层围檩;
[0015]步骤六、在上层围檩上安装上层内支撑,上层内支撑采用钢管撑,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0016]步骤七、在钢管桩顶部开槽,将贝雷梁安放在基坑两侧的钢管桩的凹槽内,贝雷梁两端伸出钢管桩一定距离插入在基坑两侧的路基内;
[0017]步骤八、在贝雷梁顶部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排列安装工字钢,工字钢通过U型卡固定在贝雷梁顶部的杆件上;钢管桩顶部外侧焊接挡土板;
[0018]步骤九、工字钢顶部铺设一层钢板,钢板两端伸出基坑外一定长度作为搭板搭放在两侧的路基上;
[0019]步骤十、钢板沿道路方向两侧设置护栏;
[0020]步骤十一、在钢板顶部铺洒一层粘层油再铺设一层沥青面层,沥青面层同时也铺设在两侧的道路路面上;
[0021]步骤十二、开放做好沥青面层的这半幅道路,封闭另外半幅道路,另外半幅道路按照步骤四至步骤十一施工,然后全部开放交通;
[0022]步骤十三、开挖桥外侧基坑,待桥外侧基坑开挖一定深度后用挖土机配合人工掏挖桥下基坑,开挖土方从桥外侧基坑吊出;
[0023]步骤十四、桥下基坑开挖一定深度后在钢管桩上安装下层围檩和下层内支撑,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0024]步骤十五、继续开挖基坑至设计深度;
[0025]步骤十六、施工基坑内部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桥外侧基坑内支撑并用填土回填基坑;
[0026]步骤十七、封闭半幅道路,拆除桥下基坑上方的护栏、钢板、工字钢、贝雷梁及内支撑,采用振动拔桩机振动拔出钢管桩,向基坑和钢管桩拔出留下的孔洞内回填粘土,采用振动机振动压实,然后铺设沥青路面,开放交通;
[0027]步骤十八、封闭另外半幅道路按照步骤十七施工直至开放交通。
[0028]作为优选:步骤二中,钢管桩采用多段短钢管利用抱压式静压桩基压入,每压入一段短钢管用法兰连接一段短钢管。
[0029]作为优选:步骤四中,钢管桩带有锁扣,钢管桩与钢管桩之间通过锁扣互相嵌锁在一起。
[0030]作为优选:步骤八中,挡土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半径与短钢管的半径相同,挡土板高程与工字钢高程相同;钢管桩开槽处外侧用钢板和密封胶密封止水。
[0031]作为优选:步骤十中,护栏底座焊接在工字钢上,并且护栏设置支撑架焊接在钢板上。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3]1.边通车边施工:桥下道路封闭一边进行支护结构施工,另一边通行,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通行的影响。基坑施工采用盖挖法,通过贝雷梁、工字钢、钢板、沥青等复合结构能够快速实现通车,上面通车的同时,下面开挖基坑,保证通行的同时又不会耽误施工进度。
[0034]2.基坑施工对桥梁影响小:桥下基坑支护结构由多根带锁扣的大直径短钢管通过法兰连接而成的大直径钢管桩组成,采用的施工设备不用很高,不会碰到桥梁。
[0035]3.对通车效果影响小:采用贝雷梁抗弯刚度大,架设方便快捷,上铺工字钢和钢板还有沥青,通车振动和变形都比较小,通车效果好。
[0036]4.盖挖下方的土方从侧边的基坑出土,不影响基坑出土效率。
[0037]5.基坑施工对桥桩变形影响小:采用分区施工,由于远离桥桩影响变形小,远离桥桩区域采用咬合桩节约时间和资金;近桥桩区域采用钢管桩、内支撑、贝雷梁、工字钢等支护结构,刚度大,减少桥桩变形。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封闭半幅道路基坑围护示意图;
[0039]图2是钢管桩、贝雷梁、工字钢和钢板布置示意图;
[0040]图3是钢管桩、贝雷梁、工字钢和钢板局部剖面图;
[0041]图4是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平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桩(3)、贝雷梁(9)、工字钢(10)、钢板(11)、沥青面层(12)、护栏(17)和咬合桩;桥下基坑设置钢管桩(3),钢管桩(3)由多根带锁扣(20)的短钢管(18)通过法兰(19)连接而成;桥外基坑设置咬合桩,最外侧一根钢管桩(3)与咬合桩的素混凝土桩(2)嵌入搭接,最外侧一根钢管桩(3)上与素混凝土桩(2)搭接处焊有注浆管(21);钢管桩(3)顶部设置有凹槽(8),贝雷梁(9)安放在基坑两侧的钢管桩(3)的凹槽(8)内,贝雷梁(9)两端伸出钢管桩(3)一定距离插入在基坑两侧的路基(13)内,贝雷梁(9)顶部按照一定间距平行排列设置工字钢(10),工字钢顶部铺设一层钢板(11),钢板(11)两端伸出基坑外一定长度作为搭板搭放在两侧路面上;钢板(11)沿道路方向两侧设置护栏(17),护栏(17)底座焊接在工字钢(10)上,护栏(17)设置支撑架焊接在钢板(11)上;钢板(11)顶部依次铺设粘层油和沥青面层(12),沥青面层(12)同时也铺设在两侧的道路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管桩(3)顶部外侧设置有挡土板(7);钢管桩(3)带有锁扣(20),钢管桩(3)与钢管桩(3)之间通过锁扣(20)互相嵌锁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其特征在于:咬合桩包括素混凝土桩(2)和钢筋混凝土桩(4),素混凝土桩(2)与钢筋混凝土桩(4)相间设置并相互咬合;咬合桩顶部浇筑有冠梁(1);最外侧一根钢管桩(3)与素混凝土桩(2)搭接处外侧设置注浆体(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其特征在于:工字钢(10)通过U型卡固定在贝雷梁(9)顶部的杆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坑内设置有上层内支撑(5)和下层内支撑(15),上层内支撑和下层内支撑均采用钢管撑;钢管桩(3)内侧设有上层围檩(6)和下层围檩(14),上层内支撑(5)支撑在上层围檩(6)上,下层内支撑(15)支撑在下层围檩(14)上。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下边通车边施工基坑盖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打设桥外基坑支护用的咬合桩,咬合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桩(4)和素混凝土桩(2)互相搭接而成,在咬合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冠梁(1);步骤二、在靠近桥侧的素混凝土桩(2)侧压入焊有注浆管(21)的钢管桩(3),钢管桩(3)与素混凝土桩(2)搭接一定长度,钢管桩(3)搭接部分及其锁扣(20)嵌入在素混凝土桩(2)内;步骤三、通过注浆管(21)在咬合桩与钢管桩(3)搭接处外侧注入水泥浆形成注浆体(22);步骤四、封闭半幅桥下道路,在封闭的这半幅道路打设钢管桩(3),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允亮张兵兵张世民潘方然汪浪波杨旭坤金柏成马群超张军帅许恺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