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481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柔性基底上设置走线层,在柔性基底远离走线层的一侧还设置补强层,走线层包括沿着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分布的多条信号走线,补强层包括位于第二走线区的第一补强结构和位于第四走线区的第二补强结构。通过在柔性基底的第二走线区设置第一补强结构,并在柔性基底的第四走线区设置第二补强结构,来增强柔性线路板的抗撞击强度,因此,当显示装置在受到撞击时,柔性线路板不容易产生撕裂现象,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和可靠性。显示装置的良率和可靠性。显示装置的良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装置中,通常需要采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来实现显示面板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电路连接。
[0003]目前,柔性线路板是在柔性基底一侧的表面上形成信号走线,当显示装置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柔性线路板撕裂,从而导致显示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仅在柔性基底上形成信号走线,当显示装置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柔性线路板撕裂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被划分为走线区域和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走线区域包括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
[0006]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走线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远离所述走线层一侧的补强层;
[0007]其中,所述走线层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走线区、所述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三走线区和所述第四走线区分布的多条信号走线,所述补强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第一补强结构和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区的第二补强结构。
[0008]可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第三补强结构和第四补强结构,所述第三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所述第四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区,所述第三补强结构和所述第四补强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均不存在重合区域;
[0009]其中,所述第三补强结构通过贯穿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补强结构连接,所述第四补强结构通过贯穿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补强结构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第五补强结构,所述第五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区,所述第五补强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
[0011]其中,所述第五补强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三补强结构和所述第四补强结构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走线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的接地走线,且所述接地走线与所述第三补强结构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补强结构、所述第二补强结构、所述第三补强结构、所述第四补强结构和所述第五补强结构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补强结构和所述第二补强结构均为网状结构。
[0015]可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金手指和多个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一金手指位于所述第一绑定区,所述第二金手指位于所述第二绑定区,且所述信号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金手指和所述第二金手指连接;
[0016]其中,所述第二补强结构与所述第二金手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mm。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绑定区为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显示面板绑定的区域,所述第二绑定区为所述柔性线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绑定的区域。
[001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0019]提供一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被划分为走线区域和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走线区域包括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
[0020]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形成走线层;所述走线层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走线区、所述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三走线区和所述第四走线区分布的多条信号走线;
[0021]在所述柔性基底远离所述走线层的一侧形成补强层;所述补强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第一补强结构和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区的第二补强结构。
[002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以及上述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分别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绑定。
[0023]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和背光模组,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0024]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在与所述盖板相对设置的胶框表面上同层设置有粘接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粘接结构分别与所述胶框和所述盖板粘接,所述缓冲结构位于所述胶框表面的边角位置。
[0025]可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在朝向所述粘接结构的表面具有凹陷部,所述粘接结构在朝向所述缓冲结构的表面具有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嵌入所述凹陷部内。
[0026]可选的,在所述缓冲结构指向与所述缓冲结构接触的所述粘接结构的方向上,所述缓冲结构的长度为15mm至30mm。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优点:
[0028]通过将柔性基底划分为走线区域和位于走线区域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该走线区域包括依次远离第一绑定区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并且,在柔性基底上设置有走线层,在柔性基底远离走线层的一侧还设置有补强层,走线层包括沿着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分布的多条信号走线,补强层包括位于第二走线区的第一补强结构和位于第四走线区的第二补强结构。通过在柔性基底的第二走线区设置第一补强结构,并在柔性基底的第四走线区设置第二补强结构,来增强柔性线路板的抗撞击强度,因此,当显示装置在受到撞击时,柔性线路板不容易产生撕裂现象,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正常使用,提高显示装置的良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线路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柔性线路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示出了沿图3所示的柔性线路板中的截面A

A

的剖视图;
[0033]图5示出了沿图3所示的柔性线路板中的截面B

B

的剖视图;
[0034]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分别与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绑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胶框表面上的粘接结构和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实施例一
[0039]参照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线路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被划分为走线区域和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两侧的第一绑定区和第二绑定区,所述走线区域包括依次远离所述第一绑定区的第一走线区、第二走线区、第三走线区和第四走线区;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走线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远离所述走线层一侧的补强层;其中,所述走线层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走线区、所述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三走线区和所述第四走线区分布的多条信号走线,所述补强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的第一补强结构和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区的第二补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第三补强结构和第四补强结构,所述第三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区,所述第四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区,所述第三补强结构和所述第四补强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均不存在重合区域;其中,所述第三补强结构通过贯穿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补强结构连接,所述第四补强结构通过贯穿所述柔性基底的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补强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第五补强结构,所述第五补强结构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区,所述第五补强结构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正投影不存在重合区域;其中,所述第五补强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三补强结构和所述第四补强结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区的接地走线,且所述接地走线与所述第三补强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补强结构、所述第二补强结构、所述第三补强结构、所述第四补强结构和所述第五补强结构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结构和所述第二补强结构均为网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与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的多个第一金手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霞冷寿阳马青韩锐于洁崔栋李鹏涛赵铁磊王春华董小乔王遥遥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