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23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属于润滑油调和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固定有进油管,其底部固定有出油管,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缸、轴承、连接板和竖直的伸缩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罐体上,其活塞杆竖直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支杆,所述支杆穿插在所述套管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通过改变伸缩杆的长度,能够灵活调节搅拌轴的高度,从而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从而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从而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调和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润滑油的调和是润滑油制备工艺的一道重要工序,润滑油的调和过程大多在调和罐或调和釜中完成。
[0003]常用的润滑油调和罐包括罐体,罐体顶部开设有进油口,其底部开设有出油口,罐体内设置有搅拌组件和加热管,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搅拌轴和多个搅拌叶片,电机固定在罐体顶部,其输出轴与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搅拌轴竖直设置,多个搅拌叶片围绕搅拌轴间隔均匀分布并与其固定,加热管为螺旋状曲管,其轴线与搅拌轴轴线重合,加热管内通有导热油。使用时,基础油混合物从进油口进入罐体内,导热油对基础油混合物进行加热,启动电机,电机驱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旋转进行搅拌,将基础油混合物搅拌均匀。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至少存在如下缺陷:搅拌轴只能搅拌一定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本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固定有进油管,其底部固定有出油管,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搅拌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气缸、轴承、连接板和竖直的伸缩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罐体上,其活塞杆竖直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和支杆,所述支杆穿插在所述套管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支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油混合物通过进油管进入罐体内,根据基础油混合物的深度,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推动连接板上下运动,连接板带动轴承及支杆上下运动,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从而改变搅拌组件的高度,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调和。
[0009]可选的,所述套管内壁开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长度小于所述套管高度,所述支杆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转动时,滑块使得支杆随套管一起转动,进而使得搅拌组件同步转动,滑槽长度小于套管高度,避免支杆从套管中滑出掉落。
[0011]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竖直的搅拌轴及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罐体上,其输出轴竖直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与所述搅拌轴固
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与套管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驱动套管转动,套管带动支杆及搅拌轴转动,从而对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调和。
[0013]可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长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搅拌叶片长度较短,能够避免由于第一搅拌叶片过长导致搅拌阻力过大,而第一搅拌叶片长度较长能够避免第二搅拌叶片长度过短导致搅拌不充分,不同长度的搅拌叶片能够充分搅拌基础油混合物,使其调和效果更好。
[0015]可选的,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围绕所述搅拌轴呈螺旋状,所述导热管内储存有导热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管围绕搅拌轴螺旋设置,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受热均匀,调和效果更好。
[0017]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罐和输油泵,所述加热罐和所述输油泵均放置在所述罐体一侧,所述输油泵进水口与所述加热罐连通,其出水口与所述导热管连通,所述导热管远离所述罐体顶部一端穿过所述罐体底部与所述加热罐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罐将导热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启动输油泵,输油泵泵加热罐内的导热油运输至导热管内,对基础油混合物进行加热,导热油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耗散,流回加热罐内再次加热,重新流入罐体内,加热罐有利于导热油始终保持恒温,进而使得基础油混合物在调和过程中处于恒温状态,调和效果更好。
[0019]可选的,所述导热管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导热管一端与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用于固定导热管,使其保持均匀的螺旋分布状态。
[0021]可选的,所述出油管上固定有滤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对调和后的润滑油进行过滤,使得润滑油的油质更加细腻,润滑效果更好。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基础油混合物通过进油管进入罐体内,根据基础油混合物的深度,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推动连接板上下运动,连接板带动轴承及支杆上下运动,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从而改变搅拌组件的高度,对不同深度的基础油混合物进行搅拌调和。
[0025]2、套管转动时,滑块使得支杆随套管一起转动,进而使得搅拌轴同步转动,滑槽长度小于套管高度,避免支杆从套管中滑出掉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旨在显示搅拌组件及伸缩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罐体;11、进油管;12、出油管;121、滤网;122、开关阀;2、搅拌组件;21、电机;22、搅拌轴;23、第一搅拌叶片;24、第二搅拌叶片;3、调节组件;31、气缸;32、轴承;33、连接板;
34、伸缩杆;341、套管;342、支杆;343、滑槽;344、滑块;4、加热组件;41、输油泵;42、加热罐;43、导热管;4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内安装有搅拌组件2、调节组件3和加热组件4,搅拌组件2与调节组件3连接,加热组件4与罐体1连接。
[0032]如图1所示,罐体1顶部固定有进油管11,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2,出油管12与罐体1连接的一端固定有滤网121,出油管12上还固定有开关阀122。
[0033]基础油混合物从进油管11进入罐体1内,进行调和,调和完成后,打开开关阀122,润滑油从出油管12流出,滤网121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掉。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组件2包括电机21、搅拌轴22、多个第一搅拌叶片23和多个第二搅拌叶片24,电机21固定在罐体1顶部,其输出轴竖直穿过罐体1与搅拌轴22连接,搅拌轴22竖直设置,多个第一搅拌叶片23和多个第二搅拌叶片24围绕搅拌轴22对称分布,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一搅拌叶片23长度大于第二搅拌叶片24长度。
[0035]启动电机21,电机21驱动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有进油管(11),其底部固定有出油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安装有搅拌组件(2)和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气缸(31)、轴承(32)、连接板(33)和竖直的伸缩杆(34),所述气缸(31)固定在所述罐体(1)上,其活塞杆竖直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连接板(3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轴承(3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4)包括套管(341)和支杆(342),所述支杆(342)穿插在所述套管(34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轴承(32)套设在所述支杆(342)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4)与所述搅拌组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41)内壁开设有对称的滑槽(343),所述滑槽(343)长度小于所述套管(341)高度,所述支杆(342)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343)配合使用的滑块(3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生产用的调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电机(21)、竖直的搅拌轴(22)及第一搅拌叶片(23),所述电机(21)固定在所述罐体(1)上,其输出轴竖直穿过所述罐体(1)与所述套管(341)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42)与所述搅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鑫和谐润滑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