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金林专利>正文

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13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涉及市政交通技术领域。该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主干道和架设于主干道两侧人行道外侧的两条单层高架,高架上设置有一列单向行驶的超长公交车,且主干道两侧的单层高架于交岔位置处其中一条高架从另一条高架的上方穿过,同一条主干道两侧的两条高架之间设置有人工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主干道人行道两侧上方的城区高架,不会占用现有的道路,高架上不设置红绿灯,同时高架上没有其余的车辆干扰,超长公交车的车速相对地面道路来说可以更快,起到了和轻轨地铁同样的效果,且相较于轻轨和地铁更加方便建造,适合大部分中小城市,解决了人们出行困难的问题。了人们出行困难的问题。了人们出行困难的问题。

A new urban-rural traffic structure connected by super long b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自有车辆车流回到部分乡镇,从而引起城市早晚高峰的拥堵,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环境,虽然一些城市建造了地铁轻轨,但因其造价太高,大部分城市因财政收入和人口数量却不符合建造地铁轻轨的要求,全国大部分老百姓的交通出行依旧困难,因此亟需提供新的城市交通结构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以解决现有交通结构出行困难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主干道和架设于所述主干道两侧人行道外侧的两条单层高架,所述高架上设置有一列单向行驶的超长公交车,且纵横交错的所述主干道两侧的单层所述高架于交岔位置处其中一条所述高架从另一条所述高架的上方穿过,形成两层高架结构,同一条主干道两侧的两条高架之间设置有人工通道。
[0006]可选地,所述高架在交岔位置的外侧角落设置有一套连接两层高架结构的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
[0007]可选地,相邻两个平行的主干道之间的距离为1000

5000m。
[0008]可选地,所述高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公交站台,且与所述公交站台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地面的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
[0009]可选地,所述主干道两侧高架的外侧纵横交错的道路选择若干条道路作为接送专线,所述接送专线的道路内设置有双向短途公交车,接送乘客于高架的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旁到家或单位。
[0010]可选地,所述超长公交车首尾均设置有车头,同一条主干道上的两条所述高架上于最后一个站台处通过连接通道连接在一起,超长公交车通过连接通道驶入对侧高架上。
[0011]可选地,所述接送专线的两个相邻的平行道路之间的距离为600m。
[0012]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主干道人行道两侧上方的城区高架,不会占用现有的道路,且可根据现有的交通路网进行布置,高架上不设置红绿灯,超长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只需在站台处暂停上下乘客,其余地方不需要停车等待,同时高架上没有其余的车辆干扰,超长公交车的车速相对地面道路来说可以更快,起到了和轻轨地铁同样的效果,且相较于轻轨和地铁更加方便建造,适合大部分中小城市,解决了人们出行困难的问题,提高了人们的通勤效
率,使人们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进而减少污染,增加城市发展的活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现有技术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主干道;2、人行道;3、高架;4、超长公交车;5、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6、双向短途公交车;7、公交站台;8、人工通道;9、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10、连接通道;11、接送专线;12、道路;13、县城;14、郊区;15、乡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对于具有时序流程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不必理解为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对于装置结构的方案,这种术语表述方式也不存在对重要程度、位置关系的区分等。
[0022]此外,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专利技术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一种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主干道1和架设于所述主管道两侧人行道2外侧的两条单层高架3,假设高架3的相邻两个平行的主干道1之间的距离为1000m

5000m,所述高架3上设置有一列单向行驶的超长公交车4,同一条主干道1上的两条高架3上的超长公交车4朝相反的方向行驶,且与主干道1上的行车方向相同,每条高架3均为单向车道,高架3的宽慰为4.5m即可,且纵横交错的所述主干道1两侧的单层所述高架3于交岔位置处其中一条所述高架3从另一条所述高架3的上方穿过,形成两层高架3结构,同一条主干道1两侧的两条高架3之间设置有人工通道8。
[0024]上述纵横交错的主干道1在交岔位置处,两条交岔的高架3形成两层高架3结构,在两层高架3结构处的外侧设置有连接两层高架3的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5,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5设置在高架3上超长公交车4行驶方向的右侧,方便乘客通过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5去到另一条高架3上乘车。
[0025]上述人工通道8作为连接同一条主干道1上两条高架3之间的人行天桥,方便乘客去往对侧的高架3上换乘另一个方向的超长公交车4,在同一条主干道1的两条高架3之间间隔设置若干人工通道8,两个相邻人工通过之间的距离为1000m,方便乘客进行换乘。
[0026]上述超长公交车4可以承载300

600人。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高架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公交站台7,且与所述公交站台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地面的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9。
[0028]上述高架3上的公交站台7设置于高架3上超长公交车4行驶方向的右侧,两个相邻的公交站台7之间的距离为1000m,且高架3在公交站台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地面的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9,使乘客从地面到高架3上乘车时不需要在高架3上行走,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0029]优选的,上述公交站台7和第二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主干道(1)和架设于所述主干道(1)两侧人行道(2)外侧的两条单层高架(3),所述高架(3)上设置有一列单向行驶的超长公交车(4),且纵横交错的所述主干道(1)两侧的单层所述高架(3)于交岔位置处其中一条所述高架(3)从另一条所述高架(3)的上方穿过,形成两层高架(3)结构,同一条主干道(1)两侧的两条高架(3)之间设置有人工通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3)在交岔位置的外侧角落设置有一套连接两层高架(3)结构的第一上下电梯和上下楼梯(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平行的主干道(1)之间的距离为1000

5000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超长公交车联网的新型城乡交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金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