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金林专利>正文

一种立交桥及由多个立交桥形成的道路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602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交桥及由多个立交桥形成的道路网,立交桥包括:第一主干道,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一右通道和第一左通道;与第一主干道结构相同且相交叉的第二主干道,第二主干道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二右通道和第二左通道;第二主干道与第一主干道相交叉的位置位于第一主干道的上方;连接通道,用于将第一右通道与第二右通道相连通、将第一右通道与第二左通道相连通、将第一左通道与所述第二右通道相连通、将第一左通道与第二左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行使在第一主干道上的任意方向的车辆均能行使到第二主干道上,也能使行使在第二主干道上的任意方向的车辆均能行使到第一主干道上,可有效减少车辆拥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城市交通枢纽位置的立交桥以及由多个立交桥形成的道路网。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车辆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但车辆的广泛使用为自身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尽管政府部分采取了各种措施,使城市区域面积扩增,道路建设年年更新,甚至限制车辆出行时间,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依然很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交桥及由多个立交桥形成的道路网。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交桥,包括:第一主干道,所述第一主干道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一右通道和第一左通道;与所述第一主干道结构相同的第二主干道,所述第二主干道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二右通道和第二左通道;所述第二主干道与所述第一主干道相交叉,所述第二主干道与所述第一主干道相交叉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主干道的上方;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第一右通道与所述第二右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第一右通道与所述第二左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第一左通道与所述第二右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将第一左通道与所述第二左通道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连接通道将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连通,可将行使在第一主干道上的任意方向的车辆均能行使到第二主干道上,也能使行使在第二主干道上的任意方向的车辆均能行使到第一主干道上,可有效减少车辆拥堵。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右通道、第一左通道、第二右通道、第二左通道和连接通道均为单行通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各通道设置成单行通道,可避免通道上车辆逆行。进一步,所述第一右通道包括一体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畅通段,所述第一左通道包括一体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畅通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均位于所述第二主干道的右侧,所述第一畅通段和第二畅通段均位于所述第二主干道的左侧;所述第二右通道包括一体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三畅通段,所述第二左通道包括一体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段和第四畅通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均位于所述第一主干道的右侧,所述第三畅通段和第四畅通段均位于所述第一主干道的左侧;所述连接通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连接通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层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三畅通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将第一畅通段和第四畅通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将第二畅通段和第四连接段相连通,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将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相连通;第二层连接通道,所述第二层连接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的上方;所述第二层连接通道将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四畅通段相连通,所述第二层连接通道将所述第三连接段和第一畅通段相连通;第三层连接通道,所述第三层连接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层连接通道的上方;所述第三层连接通道将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四连接段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通道将所述第三畅通段和所述第二畅通段相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连接通道设置成三层通道,且每一层通道分别将第一主干道的一个单行道与第二主干道的一个单行道连通,十分方便,节省了地面上建设道路面积。进一步,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包括均呈弧形结构的第一弧形通道、第二弧形通道、第三弧形通道和第四弧形通道;所述第一弧形通道将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三畅通段相连通且外切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三畅通段,所述第二弧形通道将所述第一畅通段和第四畅通段相连通且外切于所述第一畅通段和第四畅通段,所述第三弧形通道将所述第二畅通段和第四连接段相连通且外切于所述第二畅通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弧形通道将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相连通且外切于所述第二畅通段和第四连接段。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层连接通道设置成弧形通道,且外切于两条主干道的一个单行道,可有效缩短行车距离。进一步,所述第一层连接通道设置在地面上。进一步,所述第二层连接通道包括均呈梯形结构的第一梯形通道和第二梯形通道,所述第一梯形通道将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四畅通段连通,所述第二梯形通道将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畅通段连通;所述第一梯形通道的中部和第二梯形通道的中部均位于所述第二主干道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一梯形通道的中部和第二梯形通道的中部之间的距离为0m-2m。进一步,所述第三层连接通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三梯形通道和第四梯形通道,所述第三梯形通道将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连通,所述第四梯形通道将所述第三畅通段与所述第二畅通段连通;所述第三梯形通道的中部和第四梯形通道的中部均位于所述第二主干道中部的上方,所述第三梯形通道的中部和第四梯形通道的中部之间的距离为0m_2mo进一步,所述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相互垂直。一种道路网,包括多个各自相互平行的第一主干道和多个各自相互平行的第二主干道,所述第二主干道与所述第一主干道交叉且不相连,第一主干道与第二主干道的交叉点处均设有连接通道;所述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单向进口和多个单向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各自相互平行的第一主干道和多个各自相互平行的第二主干道形成一种道路网,可有效减少城市中的堵车现象,可去除红绿灯的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的每一侧设置的单向进口个数与单向出口个数相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层连接通道与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相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第二层连接通道与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相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第三层连接通道与第一主干道和第二主干道相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立交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道路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主干道;11、第一右通道;111、第一连接段;112、第一畅通段;12、第一左通道;121、第二连接段;122、第二畅通段;13、单向进口;14、单向出口;2、第二主干道;21、第二右通道;211、第三连接段;212、第三畅通段;22、第二左通道;221、第四连接段;222、第四畅通段;3、连接通道;31、第一层连接通道;311、第一弧形通道;312、第二弧形通道;313、第三弧形通道;314、第四弧形通道;32、第二层连接通道;321、第一梯形通道;322、第二梯形通道;33、第三层连接通道;331、第三梯形通道;332、第四梯形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立交桥,包括:第一主干道I,第一主干道I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一右通道11和第一左通道12;第一右通道11和第一左通道12均为单行通道,第一右通道11和第一左通道12的行驶方向相反;与第一主干道I结构相同的第二主干道2,第二主干道2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二右通道21和第二左通道22;第二主干道2与第一主干道I垂直相交叉,第二主干道2与第一主干道I相交叉的位置位于第一主干道I的上方;第二右通道21和第二左通道22为单行通道,第二右通道21和第二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交桥,包括:第一主干道(1),所述第一主干道(1)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一右通道(11)和第一左通道(12);与所述第一主干道(1)结构相同的第二主干道(2),所述第二主干道(2)包括相互平行且一体相连的第二右通道(21)和第二左通道(22);所述第二主干道(2)与所述第一主干道(1)相交叉,所述第二主干道(2)与所述第一主干道(1)相交叉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主干道(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通道(3),所述连接通道(3)用于将第一右通道(11)与所述第二右通道(21)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3)用于将第一右通道(11)与所述第二左通道(22)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3)用于将第一左通道(12)与所述第二右通道(21)相连通;所述连接通道(3)用于将第一左通道(12)与所述第二左通道(2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金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