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942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针对现有弯管器的一对转轮依靠多个定位孔调节距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所述转轮调节结构包括:横梁,开设一对长孔;转轮轴,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长孔中具有可抵接所述横梁上表面的凸部,下端具有外螺纹;受力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转轮轴上,所述受力轮与所述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下螺纹件,设于所述横梁下方,开设内螺纹,所述下螺纹件与所述转轮轴螺纹连接;其中,所述转轮轴和所述下螺纹件间螺旋运动,使所述转轮轴在相对所述横梁的固定位置和可滑动位置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两受力轮间距离的无级调节。节。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弯管机
,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尤其适用于小型电动弯管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冷链
,经常需要将铜管进行弯曲。现有技术中,对较细的铜管弯曲大都依靠手持弯管工具人工实现。市场上现有的手持弯管工具有十字弓型手持弯管工具和滚轮式手持弯管工具等。十字弓型手持弯管工具通过用手压手柄,驱动棘爪插入齿条推动齿条向前运动,放开手柄时,棘爪在齿条上滑过,齿条停止运动。滚轮式手持弯管工具通过将铜管放入带导槽的固定轮和固定杆之间,然后用活动杆的导槽压住铜管,转动活动杆。
[0003]现有的手动弯管工具,折弯管子费时费力,效率低,且一套对应一种铜管,携带不便、性价比低。此外,市场上虽然也有非人力的弯管器,但是大都采用液压驱动结构,适用范围较窄。
[0004]现有的一种弯管器,其具有一对转轮,转轮上开设与待弯管适配的槽,将待弯管放置于槽中,并使弯头垂直于待弯管挤压待弯管,将待弯管弯曲。在制作不同尺寸或者弯曲角度时,需要调整两个待弯管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弯管器,大都在转轮安装架上开设多个孔,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同时,还要求转轮在折弯时能够轻松转动,转轮和转轮安装架间锁紧不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弯管器的一对转轮依靠多个定位孔调节距离的不足,提供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可实现一对转轮间距离的无级调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所述转轮调节结构包括:r/>[0007]横梁,沿长度方向开设一对长孔;
[0008]转轮轴,有一对且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长孔中,所述转轮轴上下端部外露于所述长孔,所述转轮轴具有可抵接所述横梁上表面的凸部,所述转轮轴下端具有外螺纹;
[0009]受力轮,有一对且分别可转动的设于所转轮轴上,所述受力轮与所述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
[0010]下螺纹件,设于所述横梁下方,所述下螺纹件开设内螺纹,所述下螺纹件与所述转轮轴螺纹连接;
[0011]其中,所述转轮轴和所述下螺纹件间螺旋运动,使所述转轮轴在相对所述横梁的固定位置和可滑动位置间切换。
[0012]本技术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横梁开设长孔,受力轮可随转轮轴沿长孔滑动,可以实现两受力轮间距离的无级调节;受力轮与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受力轮可以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从而利于实现弯管,同时,受力轮可以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还使得
在弯管时转轮轴不会相对横梁滑动;受力轮可转动,可以极大减小弯折时的摩擦力,从而以较小的力即可实现弯折。
[0013]作为改进,所述下螺纹件与所述横梁间防转连接,在调节时,只需旋动转轮轴即可,无需操作下螺纹件,操作方便。
[0014]作为改进,所述下螺纹件形成与所述横梁宽度尺寸适配的防转槽,防转槽还可对转轮轴、受力轮等的滑动进行导向。
[0015]作为改进,所述下螺纹件形成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
[0016]作为改进,所述转轮轴的位于所述下螺纹件下方处设有防脱件,防止旋转转轮轴过多导致转轮轴与下螺纹件间分离。
[0017]作为改进,所述防脱件为开口挡圈。在其它方案中,防脱件也可以是卡簧、销钉等。
[0018]作为改进,所述转轮轴上端设有与所述转轮轴固接的旋钮,当所述旋钮旋紧时,所述旋钮与所述受力轮间具有轴向空隙,从而不影响受力轮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
[0019]作为改进,所述旋钮与所述转轮轴上分别形成相配合的防转面。
[0020]作为改进,所述旋钮与所述转轮轴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受力轮间具有轴向空隙,使得受力轮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
[0021]作为改进,所述转轮轴与所述受力轮间设有轴承,使得受力轮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
[0022]作为改进,所述转轮轴与所述受力轮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位于所述旋钮下方的上轴承和位于所述凸部上方的下轴承。
[0023]作为改进,所述旋钮与所述转轮轴通过螺钉固接。
[0024]作为改进,所述转轮轴的直径与所述长孔的宽度适配。
[0025]作为改进,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中心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有横梁固定件,所述横梁固定件下端低于所述转轮轴。
[0026]本技术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其横梁开设长孔,受力轮可随转轮轴沿长孔滑动,可以实现两受力轮间距离的无级调节;受力轮与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受力轮可以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从而利于实现弯管,受力轮可以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同时还使得在弯管时转轮轴不会相对横梁滑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横梁;11、长孔;
[0034]2、转轮轴;
[0035]3、受力轮;
[0036]4、下螺纹件;41、防转槽;
[0037]5、防脱件;
[0038]6、旋钮;
[0039]7、垫片;
[0040]8、螺钉;
[0041]9、轴承;
[0042]10、横梁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
[0044]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所述转轮调节结构包括:
[0045]横梁,沿长度方向开设一对长孔;
[0046]转轮轴,有一对且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长孔中,所述转轮轴上下端部外露于所述长孔,所述转轮轴具有可抵接所述横梁上表面的凸部,所述转轮轴下端具有外螺纹;
[0047]受力轮,有一对且分别可转动的设于所转轮轴上,所述受力轮与所述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
[0048]下螺纹件,设于所述横梁下方,所述下螺纹件开设内螺纹,所述下螺纹件与所述转轮轴螺纹连接;
[0049]其中,所述转轮轴和所述下螺纹件间螺旋运动,使所述转轮轴在相对所述横梁的固定位置和可滑动位置间切换。
[0050]本技术的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横梁开设长孔,受力轮可随转轮轴沿长孔滑动,可以实现两受力轮间距离的无级调节;受力轮与横梁间具有轴向空隙,受力轮可以相对转轮轴轻松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调节结构包括:横梁(1),沿长度方向开设一对长孔(11);转轮轴(2),有一对且分别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长孔(11)中,所述转轮轴(2)上下端部外露于所述长孔(11),所述转轮轴(2)具有可抵接所述横梁(1)上表面的凸部,所述转轮轴(2)下端具有外螺纹;受力轮(3),有一对且分别可转动的设于所转轮轴(2)上,所述受力轮(3)与所述横梁(1)间具有轴向空隙;下螺纹件(4),设于所述横梁(1)下方,所述下螺纹件(4)开设内螺纹,所述下螺纹件(4)与所述转轮轴(2)螺纹连接;其中,所述转轮轴(2)和所述下螺纹件(4)间螺旋运动,使所述转轮轴(2)在相对所述横梁(1)的固定位置和可滑动位置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纹件(4)与所述横梁(1)间防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纹件(4)形成与所述横梁(1)宽度尺寸适配的防转槽(41);所述下螺纹件(4)形成与所述横梁(1)的下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机的转轮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轴(2)的位于所述下螺纹件(4)下方处设有防脱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友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