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67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及冲洗装置,冲洗装置包括口腔冲洗外端及口腔冲洗管,装置主体设有供患者呼吸的空腔,装置主体的侧壁中排布有口腔冲洗管,口腔冲洗管延伸至装置主体的上端并通过口腔冲洗外端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口腔冲洗管的管壁上设有穿出装置主体侧壁的喷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缺乏针对无法自主开口的病人所使用的口腔清洗装置的问题,不需要患者主动配合,可直接插入患者口腔内,在不影响患者呼吸的同时,进行口腔的冲洗作业;通过气囊防止清洗液误吸入气管;通过吸取口避免了口腔内积液过多影响冲洗效果;结构原理简明,便于生产及使用。便于生产及使用。便于生产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冲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腔内环境包括温度、湿度以及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口腔成为细菌等侵入人体的主要通道之一。口腔卫生与否也会影响低抵抗力人群的身体健康,当人们机体抵抗力减弱,口腔自净作用降低,会使大量微生物在口腔内繁殖,从而发生口腔并发症。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处于一种舒适、洁净、湿润的状态,有效的口腔护理要求清洁整个口腔黏膜、牙齿、舌、齿颊沟及咽喉部。有效的口腔护理能够预防或降低低抵抗力人群口腔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由于疾病原因,有些患者无法配合自主张口,或由于痰液较多而在口腔内形成大量痰痂,或者在口腔内滞留食物残渣,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口腔护理的工作量。有研究,ICU非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为4次/d,平均每天进行2

3次口腔护理。
[0003]擦拭法是国内口腔护理最常使用的方法,但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我国,廖彩秀等人,均推荐对ICU清醒患者使用一次性负压牙刷进行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异味,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中常运用吸痰管自制口腔冲洗装置,来提高口腔护理的效率。有研究者认为,冲洗法对于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优于擦拭法。采用正负压口腔冲洗器,能有效清洁口腔,减少口腔黏膜损伤,降低口咽部病原微生物因移位所导致的肺炎发生率。口腔冲洗时护理液与口腔充分接触,可增加口腔的湿润度,运用“脉冲式”冲洗可以提高护理液对口腔的冲击力度,将黏附于黏膜表面的细菌及污物冲净,改善口腔异味。目前有专门的口腔冲洗装置设计,大多用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于非气管插管的患者,若患者不配合张口,则难以完成冲洗操作。本专利主体符合人体口咽生理弯曲,易于将装置置于口腔,同时有效保证气囊放置于口咽部,整个操作可在不需要病人自主配合张口情况下完成。装置主体中空,在口腔冲洗时保障患者有效通气。装置下端为呈伞状蘑菇样气囊,材质为硅酮,可有效封闭口咽部,充气后可有效防止口腔护理液误吸入气道。目前相关口腔冲洗装置的专利均仅有一个冲洗口,难以保证对口腔充分冲洗,本专利的口腔冲洗管上环形分布多个冲洗口,可以保证有效口腔冲洗。本专利的测温装置可清晰测量口腔护理液温度,防止口腔护理液过冷或过热而刺激患者,提高患者舒适度,保障患者安全。
[0004]口腔干燥、口渴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且严重的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采用主动湿化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可有效减轻口腔干燥情况。但是主动湿化装置价格昂贵,普通专科及社医院不常规配备,采用小喷壶进行口腔湿润是较经济的方法。可是如果患者不能配合自主张口,这种方法不能有效湿润口腔。
[0005]因此亟需一种针对无法自主张口的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以解决缺乏针对无法自主开口的病人所使用的口腔清洗装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及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口腔冲洗外端及口腔冲洗管,所述装置主体设有供患者呼吸的空腔,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中排布有口腔冲洗管,所述口腔冲洗管延伸至装置主体的上端并通过所述口腔冲洗外端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冲洗管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侧壁的喷水口。
[0009]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口腔喷雾外端及口腔喷雾管,所述口腔喷雾管排布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中,并延伸至装置主体的上端,通过口腔喷雾外端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喷雾管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侧壁的喷雾口。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伞状蘑菇样气囊及气囊充气端,所述伞状蘑菇样气囊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所述气囊充气端通过一根穿过所述装置主体空腔的通气管与所述气囊充气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充气端上设有外置囊袋。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吸引口及吸引管外端,所述吸引口伸出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设置在所述伞状蘑菇样气囊的上方,并通过吸取管道经由所述装置主体的空腔与所述吸引管外端连接,所述吸引管外端与吸取器相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口腔冲洗外端及口腔喷雾外端上均设有测温仪。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冲洗装置及喷雾装置均设有两组。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口腔冲洗管及口腔喷雾管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中均呈环形均匀分布。
[0017]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设置成弯曲的圆柱状。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可直接插入患者口腔内,在不影响患者呼吸的同时,进行口腔的冲洗作业,避免了在进行口腔冲洗时,需要患者配合的问题;通过气囊防止清洗液误吸入气管;通过吸取口避免了口腔内积液过多影响冲洗效果;结构原理简明,便于生产及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的吸引口放大图;
[0022]图3为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的管道放大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装置主体,2.吸引管外端,3.气囊充气端,4.口腔冲洗外端,5.口腔喷雾外端,6.测温仪,7.口腔冲洗管,8.口腔喷雾管,9.吸引口,10.伞状蘑菇样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及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口腔冲洗外端4及口腔冲洗管7,所述装置主体1设有供患者呼吸的空腔,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中排布有口腔冲洗管7,所述口腔冲洗管7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端并通过所述口腔冲洗外端4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冲洗管7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的喷水口。
[002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口腔喷雾外端5及口腔喷雾管8,所述口腔喷雾管8排布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中,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端,通过口腔喷雾外端5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喷雾管8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的喷雾口。
[002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伞状蘑菇样气囊10及气囊充气端3,所述伞状蘑菇样气囊10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用于在充气后覆盖于会咽部,以防止冲洗液被误吸入气道;所述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及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包括口腔冲洗外端(4)及口腔冲洗管(7),所述装置主体(1)设有供患者呼吸的空腔,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中排布有口腔冲洗管(7),所述口腔冲洗管(7)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端并通过所述口腔冲洗外端(4)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冲洗管(7)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的喷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口腔喷雾外端(5)及口腔喷雾管(8),所述口腔喷雾管(8)排布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中,并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上端,通过口腔喷雾外端(5)与口腔护理液注射器相连接,所述口腔喷雾管(8)的管壁上设有穿出所述装置主体(1)侧壁的喷雾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法自主张口病人的口腔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伞状蘑菇样气囊(10)及气囊充气端(3),所述伞状蘑菇样气囊(10)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所述气囊充气端(3)通过一根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芬蔡志敏尹五青杨雯吴正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