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64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包括基体,其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基体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储料箱,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下端,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设置有便于维护机构。该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设置有孔径自动切换机构,能够实现一键切换漏孔,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种类的粉条原料进行灵活调整漏孔的孔径,只需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转筒内部的电动齿轮,电动齿轮带动旋转板外侧的固定齿轮啮合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绕着连接轴旋转,旋转板表面的通孔转到底板下一个漏孔之上,接通了下一种漏孔,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漏粉机
,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

技术介绍

[0002]粉条是一种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烹饪过后的粉条口感爽滑极富弹性,配合蔬菜,猪肉,鸡肉等可以做成可口的美食,粉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漏粉这一流程,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比如:
[0003]如公开号为CN211672322U的粉条漏粉装置,其缺少一种孔径自动切换机构,导致漏孔需要人工手动切换,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快速更换,因此该装置实用性不高;
[0004]且传统的粉条漏粉机缺少一种抖动机构,导致粉条漏粉过程中容易与漏孔堵塞,造成机器内部停止运转,严重影响漏粉效率,因此该装置不实用。
[000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缺少孔径自动切换机构和缺少抖动机构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包括基体,其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基体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
[0008]储料箱,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下端,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设置有便于维护机构;
[0009]转筒,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部,所述转筒与基体构成旋转机构,且转筒设置有自动抖动机构;
[0010]连接轴,其设置在所述转筒的内部底端,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设置有螺栓,且连接轴设置有孔径切换机构。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抖动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漏粉效率,且减少堵塞情况,只需打开转筒上端的旋转盖,将待加工的粉条原理倒入转筒内,关闭旋转盖,随后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基体内部左侧的电动凸轮,电动凸轮旋转并推动转筒左侧的定滑轮移动,从而带动转筒绕着基体内部进行旋转,同时由于转筒的右侧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弹簧能够对转筒进行复位,由此实现了转筒的反复旋转抖动,转筒内部的粉条原料透过通孔和漏孔流入到储料箱内,完成加工,并且该装置设置有孔径自动切换机构,能够实现一键切换漏孔,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种类的粉条原料进行灵活调整漏孔的孔径,只需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转筒内部的电动齿轮,电动
齿轮带动旋转板外侧的固定齿轮啮合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绕着连接轴旋转,旋转板表面的通孔转到底板下一个漏孔之上,接通了下一种漏孔,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同时由于转筒内部腔体为圆形,而旋转板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使得该装置密封性较好,避免粉渗入部件缝隙造成堵塞,增加了实用性。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体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0013]支架,其连接在所述基体的外侧,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4个套筒,且套筒与防滑底座构成螺纹机构。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便于调节高度,方便根据实际地形进行灵活调节防滑底座的高度,只需用扳手固定住防滑底座上端的螺纹杆并绕着套筒旋转,即可改变套筒和防滑底座的间距,从而实现了调节高度的目的。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体的便于维护机构包括:
[0016]密闭门,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正面外侧,所述密闭门与基体构成旋转机构,且基体的正面下方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便于维护,当该装置使用时间一长,基体内部污染较多,此时打开基体正面的密闭门即可对该装置内部进行清洁维护,防止装置内部污渍较多,增加了实用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的自动抖动机构包括:
[0019]定滑轮,其设置在所述转筒的左端;
[0020]电动凸轮,其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壁左端,所述电动凸轮与定滑轮构成滚动机构,且转筒的右侧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自动抖动功能,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基体内部左侧的电动凸轮,电动凸轮旋转并推动转筒左侧的定滑轮移动,从而带动转筒绕着基体内部进行旋转,同时由于转筒的右侧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弹簧能够对转筒进行复位,由此实现了转筒的反复旋转抖动。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的孔径切换机构包括:
[0023]旋转板,其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上端,所述旋转板与连接轴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板上端的固定齿轮与电动齿轮构成齿轮啮合机构;
[0024]通孔,其开设在所述旋转板的表面,所述旋转板的表面还设置有密封垫;
[0025]底板,其外形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漏孔。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具备孔径自动切换功能,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转筒内部的电动齿轮,电动齿轮带动旋转板外侧的固定齿轮啮合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绕着连接轴旋转,旋转板表面的通孔转到底板下一个漏孔之上,接通了下一种漏孔,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同时由于转筒内部腔体为圆形,而旋转板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使得该装置密封性较好,避免粉渗入部件缝隙造成堵塞。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筒还设置有:
[0028]旋转盖,其设置在所述转筒的上端,所述旋转盖与转筒构成旋转机构。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装置便于上料,只需打开转筒上端的旋转盖,将待加工的粉条原理倒入转筒内,关闭旋转盖即可完成上料,十分方便,增加了实用性。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该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设置有抖动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漏粉效率,且减少堵塞情况,只需打开转筒上端的旋转盖,将待加工的粉条原理倒入转筒内,关闭旋转盖,随后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基体内部左侧的电动凸轮,电动凸轮旋转并推动转筒左侧的定滑轮移动,从而带动转筒绕着基体内部进行旋转,同时由于转筒的右侧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弹簧能够对转筒进行复位,由此实现了转筒的反复旋转抖动,转筒内部的粉条原料透过通孔和漏孔流入到储料箱内,完成加工;
[0032]2.该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设置有孔径自动切换机构,能够实现一键切换漏孔,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种类的粉条原料进行灵活调整漏孔的孔径,只需操作基体正面下方的控制面板启动转筒内部的电动齿轮,电动齿轮带动旋转板外侧的固定齿轮啮合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板绕着连接轴旋转,旋转板表面的通孔转到底板下一个漏孔之上,接通了下一种漏孔,由此实现了孔径的切换,同时由于转筒内部腔体为圆形,而旋转板外侧设置有密封垫,使得该装置密封性较好,避免粉渗入部件缝隙造成堵塞,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包括基体(1),其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基体(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1)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储料箱(5),其设置在所述基体(1)的下端,所述储料箱(5)的内部开设有腔体,且基体(1)设置有便于维护机构;转筒(8),其设置在所述基体(1)的内部,所述转筒(8)与基体(1)构成旋转机构,且转筒(8)设置有自动抖动机构;连接轴(14),其设置在所述转筒(8)的内部底端,所述连接轴(14)的上端设置有螺栓,且连接轴(14)设置有孔径切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架(2),其连接在所述基体(1)的外侧,所述支架(2)的底端设置有4个套筒(3),且套筒(3)与防滑底座(4)构成螺纹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孔径形状的粉条生产用漏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便于维护机构包括:密闭门(6),其设置在所述基体(1)的正面外侧,所述密闭门(6)与基体(1)构成旋转机构,且基体(1)的正面下方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军杨靖哈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伊真香淀粉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