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18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安装柱、固定托梁、活动横梁、导向框、X轴液压油缸、Y轴液压油缸以及Z轴液压油缸,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固定托梁横向固定在各所述安装柱上,各所述导向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梁上,所述活动横梁首尾均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框内;所述活动横梁的下方通过辊轮与所述固定托梁的上端相接,且所述活动横梁通过所述辊轮沿所述固定托梁作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幕墙自重作用下存在较大的侧向倾覆力矩,实现了变形量达到限值时的精准停止,并且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达到自动化控制,具有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检测过程高效精准、安全可靠的优点。全可靠的优点。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幕墙是由面板与支撑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于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墙。建筑幕墙除了对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有所规定外,还要求具有层间变形性能,即在建筑主体结构发生反复层间位移时,幕墙保持其自身及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不发生损坏及功能障碍的能力。通过拟静力试验实现对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的检测,即采用静力加载装置,使幕墙试件产生低周反复运动,模拟受地震、风荷载等作用时产生的X轴、Y轴、Z轴或组合位移变形,以检测幕墙对层间变形的承受能力。
[0003]国家标准《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8250

2015在原有幕墙平面内变形(X轴维度)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平面外(Y轴维度)、垂直方向(Z轴维度)变形性能及建筑幕墙组合位移性能检测的要求,同时美国标准《在地震和风引起楼层间位移条件下评估幕墙和店面系统的静态试验方法》AAMA 501.4

2009的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也是要求检测在X、Y、Z轴三个维度下的变形适应性。
[0004]现有检测技术装置主要是采用单台拟静力试验装置对建筑幕墙平面内(X轴维度)或采用人力手压千斤顶对幕墙层间三个维度变形性能进行检测,该方式无法在变形量达到限值时精准停止;且幕墙试件的固定支座一般是侧向悬挂安装在活动横梁上,进行层间变形检测时,活动横梁与静压箱体需解除约束,这时候在幕墙自重作用下存在较大的侧向倾覆力矩,影响试验准确度。
[0005]因此设计出一套能够实现对建筑幕墙层间三个维度进行的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该装置还需要高效精准、安全可靠,成为建筑幕墙检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克服了幕墙自重作用下存在较大的侧向倾覆力矩,实现了变形量达到限值时的精准停止,并且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达到自动化控制,具有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检测过程高效精准、安全可靠的优点。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安装柱、固定托梁、活动横梁、导向框、X轴液压油缸、Y轴液压油缸以及Z轴液压油缸,
[0009]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固定托梁横向固定在各所述安装柱上,各所述导向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梁上,所述活动横梁首尾均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框内;所述活动横梁的下方通过辊轮与所述固定托梁的上端相接,且所述活动横梁通过所述辊轮沿所述固定托梁作水平移动;
[0010]所述X轴液压油缸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一油缸本体、第一液压杆以及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油缸本体上,且第一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油缸本体的两侧,二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液压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油缸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上,所述第一液压杆一端部通过第一位移调整装置与对应所述导向框上端设置的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位移调整装置可沿固定板上下左右滑动;
[0011]所述Y轴液压油缸沿Y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二油缸本体、第二液压杆以及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油缸本体上,且第二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油缸本体的两侧,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套设在第二液压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油缸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固定托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端部通过第二位移调整装置与活动横梁侧面设置的一固定耳板连接,所述第二位移调整装置可沿固定耳板上下左右滑动;
[0012]所述Z轴液压油缸沿Z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三油缸本体、第三液压杆以及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三油缸本体上,且第三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三油缸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限位件套设在第三液压杆的上端;第三油缸本体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上,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下端穿设过所述活动横梁的底部且不与所述活动横梁相接处,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下端活动穿设过第三位移调整装置,且通过一限位卡块卡接在第三位移调整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三位移调整装置下侧与所述固定托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杆可沿所述第三位移调整装置前后左右滑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托梁通过固定托梁托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柱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框包括导向框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燕尾槽板和嵌合板,所述燕尾槽板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嵌合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燕尾槽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凸起卡合在所述燕尾槽内,所述导向框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嵌合板的上方,所述燕尾槽板下方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梁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分别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和第三液压杆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均为限位螺母,所述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两端和第三液压杆的上端均设置有与限位螺母相匹配的细牙螺纹。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移调整装置包括第一U型框以及二第一滑动件,二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U型框的内侧,各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前端设置有表面为圆弧形的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U型框卡设在对应的固定板上,二所述第一滑动件前端的第一滑动部抵靠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可沿所述固定板相对滑动,所述第一液压杆端部与第一U型框固定连接;
[0018]所述第二位移调整装置包括第二U型框以及二第二滑动件,二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U型框的内侧,各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前端设置有表面为圆弧形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U型框卡设在对应的固定耳板上,二所述第二滑动件前端的第二滑动部抵靠在所述固定耳板的两侧,且可沿所述固定耳板相对滑动,所述第二液压杆端部与第二U型框固定连接;
[0019]所述第三位移调整装置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连接板、第三滑动件以及受力
板,所述第三滑动件固定设置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受力板与第三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杆下端固定穿设在上所述受力板上;所述连接板、第三滑动件中部均开设有大滑槽,所述第三液压杆下端可沿二所述大滑槽前后左右滑动;所述限位卡块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且所述限位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大滑槽的长度。
[0020]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滑动件后端与一第一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U型框固定连接;
[0021]各所述第二滑动件后端与一第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各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U型框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地,各所述Y轴液压油缸还与限位螺杆相配合,各所述限位罗杆螺纹穿设在所述活动横梁底部,且各所述限位螺杆的底部位于对应的所述受力板上方。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安装柱、固定托梁、活动横梁、导向框、X轴液压油缸、Y轴液压油缸以及Z轴液压油缸,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固定托梁横向固定在各所述安装柱上,各所述导向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梁上,所述活动横梁首尾均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框内;所述活动横梁的下方通过辊轮与所述固定托梁的上端相接,且所述活动横梁通过所述辊轮沿所述固定托梁作水平移动;所述X轴液压油缸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一油缸本体、第一液压杆以及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油缸本体上,且第一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油缸本体的两侧,二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套设在第一液压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油缸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上,所述第一液压杆一端部通过第一位移调整装置与对应所述导向框上端设置的一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位移调整装置可沿固定板上下左右滑动;所述Y轴液压油缸沿Y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二油缸本体、第二液压杆以及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油缸本体上,且第二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油缸本体的两侧,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套设在第二液压杆的两端,所述第二油缸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与固定托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端部通过第二位移调整装置与活动横梁侧面设置的一固定耳板连接,所述第二位移调整装置可沿固定耳板上下左右滑动;所述Z轴液压油缸沿Z轴方向设置,包括第三油缸本体、第三液压杆以及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液压杆穿设在所述第三油缸本体上,且第三液压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三油缸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限位件套设在第三液压杆的上端;第三油缸本体固定在所述活动横梁上,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下端穿设过所述活动横梁的底部且不与所述活动横梁相接处,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下端活动穿设过第三位移调整装置,且通过一限位卡块卡接在第三位移调整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三位移调整装置下侧与所述固定托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液压杆可沿所述第三位移调整装置前后左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梁通过固定托梁托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包括导向框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燕尾槽板和嵌合板,所述燕尾槽板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嵌合板下表面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燕尾槽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凸起卡合在所述燕尾槽内,所述导向框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嵌合板的上方,所述燕尾槽板下方固定在所述固定托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仪育李光旭杨华翁启奋常记莽林楚修林章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