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池模组(即电池包)的出货量逐年增高。在此形势下,电池模组的返修、更换工作逐渐被重视。目前,由于现在大多数的电池模组采用底部全部打胶后再与电池模组箱体底部相连接的组装模式,造成无法对电池模组进行维修,只能直接更换整个电池模组,使得用户的维修成本大量增加。
[0004]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技术,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池模组。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模组主体;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主体(1000);电池模组主体(1000),包括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分别包括多个平行并列设置的电池单体(30);第一子模组(1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板(10)和端板第一构件(601);第二子模组(20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端板第二构件(602)和后端板(80);前端板(10)与相邻的电池单体(30)以及后端板(8)与相邻的电池单体(30)之间,均设置有端板绝缘片(20);端板第一构件(601)与相邻的电池单体(30)以及端板第二构件(602)与相邻的电池单体(30)之间,均设置有端板绝缘片(20);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的底部,均通过横向分布的条形粘接剂,与位于外部的电池模组箱体的底部相粘接;端板第一构件(601)和端板第二构件(602)相插接;端板第一构件(601)和端板第二构件(602)相对的一侧之间,具有预留的间隙;电池模组主体(1000)的四周侧面上下两端,分别环绕套有一个打包带(70);垂直翻转后的端板第一构件(601),和端板第二构件(602)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对于端板第一构件(601),其右侧上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端(6011);端板第一构件(601)的右侧下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固定端(6013);两个第一固定端(6011)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定位圆柱(6018);两个第二固定端(6013)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定位槽(6015);导向定位圆柱(6018)的形状大小,与导向定位槽(6015)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模组(100)与位于外部的电池模组箱体底部之间的粘接剂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子模组(100)的底面面积第二子模组(200)底部与位于外部的电池模组箱体底部之间的粘接剂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子模组(200)的底面面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模组底部绝缘片(50);模组底部绝缘片(50)的厚度,等于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底部与位于外部的电池模组箱体底部之间的粘接剂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子模组(100)和第二子模组(200)所包括的电池单体(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通,崔洪磊,莫鹏飞,张银峰,信召峰,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