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69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8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包括底托,与底托盘配合的可拆卸的上盖,底托具有极组容纳腔,极组容纳腔一个内壁侧具有用于极耳引出机构限位的限位腔,限位腔具有极耳引出脚伸出的引出孔,两个极耳引出机构各自置于一限位腔中,通过引出孔使极耳引出脚伸出于底托外部;上盖内表面下方布置有一用于压紧放在极组容纳腔中极组的压板,上盖顶部开有一孔洞,孔洞连接一中空的筒体,筒体内设置压板锁紧机构,用于在压板被下压到预定位置后,对压板顶端施加锁紧力,将压板锁紧。本技术保证了不同状态下的极片均可制作成对称电池进行测试,且极耳能连通到外部后与测试设备相接,减少了极耳损伤,提高了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试验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并存的目标,对电极内阻进行表征和优化的方法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测试锂电池的电极内阻等,一般是采用制作对称电池来实现。目前对称电池制作主要为手工制作,对于测试后极片,尤其高荷电状态极片,增加了过程加工难度,包括焊接极耳、注液、铝塑封装。在多道工序中需要对极片进行多次转移,制作过程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空气,且容易造成极片折弯、掉粉等缺陷,还可能改变的极片的荷电状态,对电池或者极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且软包电池受极片间接触影响较大,采用压力工装精确度不高且麻烦;极耳处过流一致性差,无法进行大量对称电池制作与精度保证来获得准确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包括底托,与所述底托配合的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底托具有极组容纳腔,所述极组容纳腔的一个内壁侧具有用于限位极耳引出机构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各有一个极耳引出机构的极耳引出脚穿过伸出的引出孔,两个极耳引出机构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并通过所述引出孔使极耳引出脚伸出于所述底托外部;所述上盖内表面下方布置有一个用于压紧放在所述极组容纳腔中极组的压板,所述上盖顶部开有一孔洞,所述孔洞连接一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压板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压板被下压到预定位置后,对所述压板顶端施加锁紧力,将所述压板锁紧。

4、其中,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采用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多个所述螺栓垂直于所述上盖及底托,且并布置所述极组容纳腔的外侧。

5、其中,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将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隔开。

6、其中,所述极组容纳腔中设置有配合的内衬,用于将放入的极组与所述极组容纳腔隔开,所述内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形成。

7、其中,所述极耳引出机构包括正极极耳引出机构以及负极极耳引出机构,各自限位布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的底面及侧面布置有绝缘板,所述引出孔的内表面布置有绝缘层。

8、其中,所述极耳引出机构包括上压板,底压块,所述极耳引出脚具有一个杆状引出脚、一个引出脚连接部及一个极耳连接部,所述引出脚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连接呈t型,所述上压板,底压块各自位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上方及下方;所述引出脚连接部与杆状引出脚固定,所述杆状引出脚伸出于所述底托外部由一个螺母锁紧,所述上压板,底压块以及极耳连接部上预设两个隔开布置的螺栓孔,用于所述上压板、底压块配合将极组的极耳压在所述极耳连接部上夹紧后用螺栓锁紧固定。

9、其中,所述压板包括一个压板本体以及一个压板绝缘板,所述压板本体布置于所述压板绝缘板顶端的连接凹槽中并由螺栓固定,由所述压板绝缘板在所述压板的底端及四个侧壁面对所述压板包覆。

10、其中,所述压板锁紧机构包括一个可旋转的中空的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的底部与锁紧螺丝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锁紧螺丝通过其螺纹部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

11、其中,进一步包括一个压柱,用于连接外部压力工装,以所述压板施加压力;所述压柱的底端能穿过所述锁紧扳手、锁紧螺丝后与所述压板的顶端相接。

12、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理有第二密封圈。

13、本技术的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保证了不同状态下的极片均可制作成对称电池进行测试;极耳与引出脚相连通到外部后与测试设备相接,减少了极耳损伤,提高了结果准确性。

14、本技术的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可将电池调整为不同soc状态然后进行拆解组装成对称电池,制作环境可变,极耳引出脚提高了过流一致性,可外接压力工装,极片间压力可控,保证了压力精度,降低了过程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与所述底托配合的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底托具有极组容纳腔,所述极组容纳腔的一个内壁侧具有用于限位极耳引出机构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各有一个极耳引出机构的极耳引出脚穿过伸出的引出孔,两个极耳引出机构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并通过所述引出孔使极耳引出脚伸出于所述底托外部;所述上盖内表面下方布置有一个用于压紧放在所述极组容纳腔中极组的压板;所述上盖顶部开有一孔洞,所述孔洞连接一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压板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压板被下压到预定位置后,对所述压板顶端施加锁紧力,将所述压板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采用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多个所述螺栓垂直于所述上盖及底托,且并布置所述极组容纳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将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容纳腔中设置有配合的内衬,用于将放入的极组与所述极组容纳腔隔开,所述内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引出机构包括正极极耳引出机构以及负极极耳引出机构,各自限位布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的底面及侧面布置有绝缘板,所述引出孔的内表面布置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引出机构包括上压板,底压块,所述极耳引出脚具有一个杆状引出脚、一个引出脚连接部及一个极耳连接部,所述引出脚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连接呈T型,所述上压板,底压块各自位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上方及下方;所述引出脚连接部与杆状引出脚固定,所述杆状引出脚伸出于所述底托外部由一个螺母锁紧,所述上压板,底压块以及极耳连接部上预设两个隔开布置的螺栓孔,用于所述上压板、底压块配合将极组的极耳压在所述极耳连接部上夹紧后用螺栓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一个压板本体以及一个压板绝缘板,所述压板本体布置于所述压板绝缘板顶端的连接凹槽中并由螺栓固定,由所述压板绝缘板在所述压板的底端及四个侧壁面对所述压板包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锁紧机构包括一个可旋转的中空的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的底部与锁紧螺丝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锁紧螺丝通过其螺纹部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压柱,用于连接外部压力工装,以所述压板施加压力;所述压柱的底端能穿过所述锁紧扳手、锁紧螺丝后与所述压板的顶端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理有第二密封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与所述底托配合的可拆卸的上盖,所述底托具有极组容纳腔,所述极组容纳腔的一个内壁侧具有用于限位极耳引出机构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各有一个极耳引出机构的极耳引出脚穿过伸出的引出孔,两个极耳引出机构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并通过所述引出孔使极耳引出脚伸出于所述底托外部;所述上盖内表面下方布置有一个用于压紧放在所述极组容纳腔中极组的压板;所述上盖顶部开有一孔洞,所述孔洞连接一中空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压板锁紧机构,用于在所述压板被下压到预定位置后,对所述压板顶端施加锁紧力,将所述压板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采用多个间隔布置的螺栓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多个所述螺栓垂直于所述上盖及底托,且并布置所述极组容纳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将所述底托与所述上盖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组容纳腔中设置有配合的内衬,用于将放入的极组与所述极组容纳腔隔开,所述内衬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电池测试的对称电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引出机构包括正极极耳引出机构以及负极极耳引出机构,各自限位布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中,所述第一限位腔与第二限位腔的底面及侧面布置有绝缘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嫣然阴育新赵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