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593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自制二氧化锰掺杂包覆制备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β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ngle crystal lithium manganate cathod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环保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可再生绿色环保的化学能源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尖晶石锰酸锂作为一款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功率高、能量密度大、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以及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适合应用在低端数码、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电池领域。但目前的市售锰酸锂因为较差的循环性能和较低的克容量,导致该材料的应用领域一直难以开拓。究其原因:1、受原材料品质和产能的限制;2、技术研发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市售电解二氧化锰杂质含量高,尤其是Na、SO
42

含量高,导致制备锰酸锂的电池自放电、循环等性能差。
[0003]本专利的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开发,提高单晶锰酸锂在电池中的克容量、倍率等电性能、简化锰酸锂的生产工艺、降低锰酸锂的制备成本。
[0004]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已有很多相关报道,例如,申请号为201911215440.8、201710032220.6、202110299376.7、202110362475.5、202010416608.8、202110254922.5、202110519672.3、201911401361.6、201911401361.6、201911312700.3等专利都从锰源氧化物的制备和掺杂包覆元素的方式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来改善单晶锰酸锂的综合性能;然而并没有提到采用锰废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β

MnO2的制备,采用钴盐业的锰废液,首先调节溶液pH值至4

5,采用硫化钠和氟化钠进一步除去杂质元素;之后,采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锰液中pH值至6.5

7.5左右,引入掺杂硫酸镍、氢氧化镁,继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

9.5,调pH的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氧化;搅拌反应沉淀约120min,洗涤过滤,闪蒸干燥,在500℃下烧结6

10h,破碎分级制得高活性的β

MnO2;(2)包覆前驱体的制备:采用上述自制掺杂β

MnO2与锂源湿法混合,引入有机分散剂和共包覆添加剂,采用砂磨混料、闪蒸干燥进行处理制备;(3)采用660 ℃

720℃温度,恒温烧结12

18h;(4)对烧结物料进行破碎、分级、检测、包装得到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Al2O3)
x
((Li
a
M
b
Mn
c
O4)(Nb2O5)
y
,其中M为掺杂元素是Ni+0或Ni+Mg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其中1.05≥a>1,b+c=2,0.15≥b≥0;所述共包覆添加剂为Nb2O5与Al2O3,0.06≥x>0,0.002≥y>0。
[0006]所述步骤(2)中锂源为碳酸锂或氢氧化锂中的一种。
[0007]所述步骤(2)中有机分散剂为蔗糖或高分子的聚醇。
[0008]所述有机分散剂质量占掺杂β

MnO2质量的2

3%。
[0009]所述步骤(2)砂磨混料控制浆料粒度D50=6

8μm。
[0010]所述步骤(4)对烧结物料进行对辊破碎,气流粉碎到既定粒度。
[0011]所述指定粒度指D50=10

15μm。
[001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废锰液(且由于采用废锰液,本专利技术需要将废锰液进行除杂,否则该锰源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自制低杂质高活性的β

MnO2作为锰源。
[0013]2.在β

MnO2的制备中引入可掺杂元素,在后期原料共混时,减少了掺杂元素混合不均导致与锂混排,引入硫酸镍、氢氧化镁,相比于其他掺杂元素能够起到改善材料克容量和循环性能的效果;3.在前驱体的制备环节采用湿法砂磨机混料和闪蒸干燥处理,并引入有机分散和共包覆添加剂,采用共包覆的协同效应改善制备锰酸锂颗粒的表面包覆结构,添加剂Nb2O5使晶粒的表面更圆滑、同时Al2O
3 与Nb2O5在材料的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降低锰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共包覆的协同效应改善了材料的压实密度和循环性能;4.采用低温一次烧结,简化烧结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
[0014]本专利技术在β

MnO2制备阶段进行深入除杂,并引入可掺杂元素;同时,对制备β

MnO2颗粒度进行调控;后续原料混合中,首先引入有机分散剂,减少材料颗粒的团聚和长大;其次引入共包覆添加剂,提高材料在电池中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正极材料实施例1的锰酸锂颗粒电镜图;图2为正极材料实施例1的锰酸锂充放电曲线图;图3为正极材料实施例1的锰酸锂粒度图;图4位正极材料实施例2的锰酸锂颗粒电镜图;图5位正极材料实施例3的锰酸锂颗粒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二氧化锰实施例1采用钴盐业的锰废液,首先调节溶液pH值至4,采用硫化钠和氟化钠进一步除去杂质元素;之后,采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锰液中pH值至6.5左右,继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调pH的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氧化;搅拌反应沉淀约120min,洗涤过滤,闪蒸干燥,在500℃下烧结6h,破碎分级制得高活性的β

MnO2,制得粒度约为D10=2μm、D50=7μm、D90=12μm、D97=20μm,实施例杂质元素与市场二氧化锰的对比:杂质元素NaCaFeKZnPbCrCuSO
42

专利≤ppm80020050505011010800二氧化锰实施例2(用于对比)采用钴盐业的锰废液,首先调节溶液pH值至4.5,采用硫化钠和氟化钠进一步除去杂质元素;之后,采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锰液中pH值至7.0左右,引入掺杂硫酸镍,继
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调pH的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氧化;搅拌反应沉淀约120min,洗涤过滤,闪蒸干燥,在500℃下烧结8h,破碎分级制得高活性的β

MnO2。
[0017]二氧化锰实施例3(用于对比)采用钴盐业的锰废液,首先调节溶液pH值至5,采用硫化钠和氟化钠进一步除去杂质元素;之后,采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锰液中pH值至7.5左右,引入掺杂硫酸镍、氢氧化镁,继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5,调pH的同时,加入适量双氧水氧化;搅拌反应沉淀约120min,洗涤过滤,闪蒸干燥,在500℃下烧结10h,破碎分级制得高活性的β

MnO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β

MnO2的制备,采用钴盐业的锰废液,首先调节溶液pH值至4

5,采用硫化钠和氟化钠进一步除去杂质元素;之后,采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锰液中pH值至6.5

7.5左右,引入掺杂硫酸镍、氢氧化镁,继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

9.5,调pH的同时,加入双氧水氧化;搅拌反应沉淀约120min,洗涤过滤,闪蒸干燥,在500℃下烧结6

10h,破碎分级制得高活性的β

MnO2;(2)包覆前驱体的制备:采用上述自制掺杂β

MnO2与锂源湿法混合,引入有机分散剂和共包覆添加剂,采用砂磨混料、闪蒸干燥进行处理制备;(3)采用660 ℃

720℃温度,恒温烧结12

18h;(4)对烧结物料进行破碎、分级、检测、包装得到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Al2O3)
x
((Li
a
M
b
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泽辉曹栋强龚丽锋王红忠屈建高蒋光勤郝晶淼杨玉婷李潮军邱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