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72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涉及到双层预加热辊领域,包括具备双层结构的双层预加热辊本体,温控装置可控制双层预加热辊本体整体的热量处于一个稳定的值,便于利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对电极片等其他材料进行均匀的预加热,其中,内腔室中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后通过监测单元进行感应,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阈值之间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控制阀体和第二抽吸单元开启,从而将这部分温度处于阈值之间的加热介质输送到外腔室中,然后再通过热管道均匀输送到双层预加热辊本体的外圈处,而通过一部分热管道的加热介质进入第一环形壳体后通过另一部分热管道回到外腔室中后再次进入内腔室中循环利用。外腔室中后再次进入内腔室中循环利用。外腔室中后再次进入内腔室中循环利用。

A double-layer pre heating roller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预加热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包装时需要使用食品级包装膜对其进行热封,在包装之前需要对包装膜进行加热,此时便需要使用到加热辊。
[0003]目前,随着电池容量及工艺要求的提升,电池极片利用加热辊轧制逐渐普及,但电池极片在进入辊压机前温度与室温同步,而辊压机轧辊温度设定在110℃

150℃,电池极片与辊压机轧辊的温差较大,对极片热辊压后的厚度均匀性影响较大,故需在电池极片进入辊压机轧制前进行预加热,使电池极片的温度与辊压机热辊温度一致或略高,提高电池极片辊压厚度的一致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包括具备双层结构的双层预加热辊本体,双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包括具备双层结构的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的冷却层和外层的加热层,加热层包括贯穿于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左右两侧的穿孔(3),所述穿孔(3)中安装有热管道(4),所述热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环形壳体(10),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环形壳体(9),所述第二环形壳体(10)中设置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将第二环形壳体(10)、第一环形壳体(9)和热管道(4)之间形成循环的温控加热系统;所述冷却层包括设置于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内部的内部腔室(5),内部腔室(5)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轴体(6),内部腔室(5)的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金属换热板(8),所述支撑轴体(6)的外圈处设置有驱动金属换热板(8)靠近或远离内部腔室(5)内壁的伸缩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壳体(10)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隔板(14),第一隔板(14)将第二环形壳体(10)的内部隔成靠近其外圈的外腔室(12)和靠近其内圈的内腔室(17),所述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轴体(2),第二环形壳体(10)转动套设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一端的轴体(2)上,第一环形壳体(9)转动套设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另一端的轴体(2)上,所述热管道(4)的一端连通第一环形壳体(9)的内部,另一端连通外腔室(12)的内部,所述内腔室(17)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给内腔室(17)中存储的加热介质加热的加热单元(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水、油及其它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上呈圆形阵列状分布有多组,多组穿孔(3)至少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上分布有一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多组穿孔(3)在双层预加热辊本体(1)上分布有内外布置的两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温控装置的双层预加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室(1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隔板(28),第二隔板(28)将外腔室(12)的内部隔成相邻分布的进入腔(26)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怀朋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亿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