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554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属于工业废酸处理设备领域。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包括混合空间,其为容纳颗粒物,并将颗粒物溶解形成溶液的空间;还包括缓冲部,其设置在混合空间中,用于对溶液导向和缓冲,提高溶解颗粒物的路径和时长;所述缓冲部包括板结构,所述板结构的至少一端安装在混合空间的侧壁上,由混合空间的侧壁支撑;板结构交错设置,使溶液流通路径曲折。采用相互交错、相对垂直设置的板结构,一方面为颗粒物提供了一定的驻留空间,更重要的是使溶液具有延流过程中往复回荡的效果,在回荡过程中强化冲蚀颗粒物,加速颗粒物溶解。粒物溶解。粒物溶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酸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化工产品生产和冶金盐酸酸洗废酸的处理装置,即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型机组的投产,冷轧钢材连续酸洗生产线产生的废酸量非常大。按一般规格生产线计算,每小时产生废酸量能够达到8立方米。
[0003]为了处理废酸,提高废酸的残余价值,将废酸转化为高纯度氯化亚铁是一个重要方法。
[0004]在氯化亚铁纯化过程中,包含以下步骤:
[0005]1、将废酸加热到80℃以上,通过溶解槽中的铁屑消耗游离盐酸;
[0006]2、将溶液降温到低于50℃,再用氨水把pH升高、曝气氧化形成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
[0007]3、添加絮凝剂送到沉降槽中澄清溶液。
[0008]在连续化生产中处理氯化亚铁溶液量大,集中添加氨水量多,造成局部pH非常高,形成的絮状物溶解缓慢。同时集中添加氨水,含氨溶液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9]1、要解决的问题
[0010]针对现有技术中添加氨水提高pH值产生混合不均匀、局部浓度过高易挥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改用颗粒状碱性物质提高溶液酸碱度,利用装置的特定结构实现颗粒物的快速溶解,并起到对溶液均匀混合效果。
[0011]2、技术方案
[001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3]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包括混合空间,其为容纳颗粒物,并将颗粒物溶解形成溶液的空间;还包括缓冲部,其设置在混合空间中,用于对溶液导向和缓冲,提高溶解颗粒物的路径和时长;所述缓冲部包括板结构,所述板结构的至少一端安装在混合空间的侧壁上,由混合空间的侧壁支撑;板结构交错设置,使溶液流通路径曲折。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空间为混合槽。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空间为流通管。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由板结构构成;所述板结构为直板。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由板结构构成;所述板结构为曲板。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板结构交错布置在混合空间相对的两侧壁上。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相对侧壁上的板结构相互垂直。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板结构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混合空间的中轴线处。
[0021]3、有益效果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通过设置板结构组成的缓冲部具有以下效果:1)延长溶液流通路径,即延长溶液与颗粒物反应时长,提高溶解充分性;2)将颗粒物放置在板结构的前部,板结构为颗粒物的驻留提供保障空间,提高颗粒物与溶液相互作用力,即提高颗粒物被溶液冲蚀溶解效果。
[0024]采用相互交错、相对垂直设置的板结构,一方面为颗粒物提供了一定的驻留空间,更重要的是使溶液具有延流过程中往复回荡的效果,在回荡过程中强化冲蚀颗粒物,加速颗粒物溶解。
[0025]经过如此回荡,溶液的pH值整体更加统一。
[0026]如果采用曲形板,则将曲率中心统一在混合空间的中线上,能够较好地平衡溶液回荡效果与流速之间的关系,不至于使得流速过于减缓,且留驻颗粒物效果更好。统一曲率中心也有利于板结构快速定位安装。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混合槽立体结构图;
[0028]图2为实施例2混合槽立体结构图;
[0029]图3为实施例2气体冲击摆动加料装置立体结构图。
[0030]图中:
[0031]1、混合空间;2、缓冲部;21、板结构;
[0032]3、摆动管;31、筒体;32、锥形口;
[0033]4、水平支撑轴;5、送料管;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包括由混合槽构成的混合空间1。混合槽的相对两侧壁上犬齿交错设置板结构21,且两侧面上的板结构21相互垂直,以便形成一定的顺流倾角,加速溶液的流动。本实施例中,板结构21为直板,一端一体成型于混合槽上,另一端延伸超过混合槽一半,以便充分将液体向对方导去,形成较为明显的紊流。板结构21的下边缘与混合槽的底面密封接合,避免颗粒物从底部流走。
[0037]在使用时,酸洗线排出的废酸通过加热到90℃连续送入溶解槽,在溶解槽中铁与HCl反应,置换电位比铁正的元素。在溶解槽完成初步除杂和降低HCl含量后的溶液,从溶解槽流出。溶解槽流出的溶液,温度在80℃以上,HCl含量<5克/升。然后溶液流入混合槽。板结构21的开口处交错设置,使流体出现紊流状态。此时,将固体碱性颗粒沿溶解槽长度方向播撒,落入若干板结构21组成的缓冲部2内,在通入的热酸溶液冲蚀下溶解,并沿溶解槽进入下一工序。
[0038]固体碱性颗粒的播撒采用气体冲击摆动加料装置实现。具体地,气体冲击摆动加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合槽上方的摆动管3。所述摆动管4侧部设有通孔。水平支撑轴4贯穿该通孔实现对摆动管3的活动支撑。摆动管3的下部为筒体31,通向混合槽,用于向混合槽播撒
固体碱性颗粒。摆动管3上部为锥形口32,用于承接固体碱性颗粒,并对固体碱性颗粒进行导向。所述锥形口32内设有L型的送料管5,送料管5尾端设喷头6。所述送料管5与锥形口32相互独立,并由外接的固定结构支撑。
[0039]使用时,送料管5另一端由外接设备借助压缩干燥空气或氮气泵入固体碱性颗粒,临近喷头6,送料管5走向由竖直向下转为水平,并喷向锥形口32的内侧壁,利用气体驱动摆动管3摆动。具体地,当喷头6靠近锥形口32的内侧壁,喷气压力增大,进一步推动摆动管3摆动,反之则减轻对锥形口32的内侧壁的压力,摆动管3摆动到达远点后依靠重力返回,如此往复周期性摆动。由于摆动管3的底端摆动方向与混合槽的走向一致,能够将固体碱性颗粒均匀布撒在混合槽中,在流动的、高温氯化亚铁溶液中分解提高溶液pH值。
[0040]实施例2
[0041]如图2、3,在实施例1的其他基本技术方案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所述水平支撑轴4穿过摆动管3中部,形成对摆动管3的支撑。避免偏斜支撑导致常态下摆动管3不能竖直复位。由于水平支撑轴4贯穿摆动管3,位于摆动管3内部的水平支撑轴4可以直接连接并支撑喷头6。减少了外部支撑构件复杂度,提高了设备整体性。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2由板结构21构成。板结构21为曲板。板结构21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混合空间1的中轴线处,板结构21均为劣弧结构,且最靠近流向的一端切线为钝角,避免在曲板中存水。统一曲率中心利于板结构快速定位安装。
[0043]实施例3
[0044]在实施例1的其他基本技术方案保持不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槽,其为容纳颗粒物,并将颗粒物溶解形成溶液的空间;缓冲部(2),其设置在混合槽中,用于对溶液导向和缓冲,提高溶解颗粒物的路径和时长;所述缓冲部(2)包括直板形式的板结构(21),所述板结构(21)的至少一端安装在混合槽的侧壁上,由混合槽的侧壁支撑;板结构(21)交错设置,且相对侧壁上的板结构(21)相互垂直,使溶液流通路径曲折;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小民裴陈新夏金霖李用存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