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49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膜支撑体放入电化学液浸渍;(2)将浸渍后的陶瓷膜支撑体放入增强液浸渍,得到中间品;(3)将所述中间品在600~1000℃热处理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电化学液包括极性溶剂和溶质,所述溶质选用饱和一元羧酸、硫酸、硝酸、氢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强液选用硅溶胶、铝溶胶、钛溶胶、锆溶胶、钇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且对通量影响很小。且对通量影响很小。

Strength enhancement method of ceramic membran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过滤膜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膜是一种膜分离领域常用的分离膜。陶瓷膜具有耐高温、耐溶剂、机械性能高,寿命长的优点。现有的陶瓷膜,一般附着在支撑体上,常见的支撑体一般是采用氧化铝粉末经成型、烧制而成。陶瓷膜组件则是在陶瓷膜支撑体上涂覆(浸渍、喷涂等)陶瓷膜液后,再退火形成。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陶瓷膜的制备成本,往往在陶瓷膜支撑体的原料中引入高岭土、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相,降低支撑体烧结温度,以莫来石、刚玉、氧化锆等为主体保证支撑体强度,但这不可避免会造成陶瓷膜支撑体强度下降。然而,陶瓷膜组件对于支撑体的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具体的,在陶瓷膜组件反冲洗时,水压会上升至2bar左右,这就需要陶瓷支撑体有足够的强度而不开裂,现有的低成本陶瓷膜支撑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使用寿命短,亟需要一种提升其强度的方法。
[0004]现有的提升陶瓷膜支撑体强度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改变形状设计,如增强厚度或整体缩小尺寸。然而,壁厚增加会造成通量下降;整体尺寸缩小后需要后期装配,工艺复杂,且成本也高。还有一类是在原料中引入陶瓷纤维,以在烧成后利用陶瓷纤维增韧,但陶瓷纤维成本较高,且陶瓷纤维会堵塞陶瓷支撑体的孔洞,降低通量。
[0005]另一方面,对于陶瓷膜组件而言,一般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通量和较大的强度。为了提高通量,需要提升孔隙率。而为了提升强度,则需要降低孔隙率。可见高通量与高强度往往是难以同时保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可有效提升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且不降低通量。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陶瓷膜支撑体放入电化学液中浸渍;
[0009](2)将电化学液浸渍后的陶瓷膜支撑体放入增强液中浸渍,得到中间品;
[0010](3)将所述中间品在600~1000℃热处理;
[0011]其中,所述电化学液包括极性溶剂和溶质,所述溶质选用饱和一元羧酸、硫酸、硝酸、氢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所述增强液选用硅溶胶、铝溶胶、钛溶胶、氧化锆前驱体溶液、钇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极性溶剂选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溶质选用甲酸、乙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化学液中,所述溶质的浓度为1
×
10
‑6~1mol/L。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增强液还包括分散剂和pH调节剂,所述分散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所述pH调节剂选用氨水和/或盐酸。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硅溶胶、铝溶胶、钛溶胶、钇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100nm。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硅溶胶、铝溶胶、钛溶胶、钇溶胶的浓度为1~15wt%。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和步骤(2)中,浸渍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和/或抽真空处理。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和步骤(2)中,浸渍过程中进行先进行抽真空处理,再进行超声处理;
[0022]抽真空处理的压力为1~3kPa,处理时间为0.1~1h;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0~120kHz,处理时间为1~10h。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热处理时间为30s~2h。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热处理温度为600~900℃,时间为0.5~1.5h。
[0025]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先通过电化学液的浸渍去除陶瓷膜支撑体表面的弱玻璃相结构,进而通过增强液的浸渍,在去除弱玻璃相的区域修补了力学性能较强的第二相,有效提升了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且不改变陶瓷膜支撑体的通量。该增强方法不改变陶瓷膜支撑体前期成型、烧结工艺,且可融入陶瓷膜组件后期热处理工艺中,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现有的陶瓷膜支撑体(尤其是低成本陶瓷膜支撑体)强度差,使用寿命短。为此,需要提升其强度。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该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在陶瓷膜支撑体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的地方往往是其存在弱相玻璃相结构的地方,这些结构虽然在刚烧结后会部分表现出裂纹缺陷,在受力或者受热冲击过程中容易产生初始裂纹,这些初始裂纹在陶瓷膜组件循环使用过程中容易快速扩散,形成大量裂纹,进而发生断裂、破碎等问题,降低陶瓷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1)将陶瓷膜支撑体放入电化学液中浸渍;
[0030]其中,电化学液包括极性溶剂和溶质,极性溶剂的极化率较大,本身就能解离出质子,形成电解质,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入第二相极性液体(溶质)后,能使溶质解离出更多质子,电化学腐蚀效率更高,腐蚀性更强。这种质子腐蚀能腐蚀掉支撑体比表面上的弱玻璃相
结构。
[0031]具体的,极性溶剂选用水、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极性溶剂选用水、甲醇、乙醇、己烷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合。溶质选用甲酸、乙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溶质选用甲酸和/或乙酸。
[0032]具体的,电化学液中溶质的浓度为1
×
10
‑6~1mol/L,示例性的为1.5
×
10
‑6mol/L、5
×
10
‑6mol/L、2
×
10
‑5mol/L、6
×
10
‑5mol/L、4
×
10
‑4mol/L、0.003mol/L、0.05mol/L或0.4mol/L,但不限于此。
[0033]具体的,为了提升弱玻璃相的去除效率,在浸渍过程中可采用抽真空处理和/或超声处理。优选的,浸渍过程中,先进行抽真空处理,以使得电化学液快速渗透进入裂纹中;然后进行超声处理,以加快弱玻璃相的去除。具体的,抽真空处理的压力为1~3kPa,示例性的为1.2kPa、1.5kPa、2.1kPa、2.3kPa或2.8kPa,但不限于此,抽真空处理的时间为0.1~1h,示例性的为0.2h、0.4h、0.6h、0.8h或0.9h,但不限于此。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0~120kHz,示例性的为25kHz、33kHz、42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陶瓷膜支撑体放入电化学液中浸渍;(2)将电化学液浸渍后的陶瓷膜支撑体放入增强液中浸渍,得到中间品;(3)将所述中间品在600~1000℃热处理;其中,所述电化学液包括极性溶剂和溶质,所述溶质选用饱和一元羧酸、硫酸、硝酸、氢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强液选用硅溶胶、铝溶胶、钛溶胶、氧化锆前驱体溶液、钇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溶剂选用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质选用甲酸、乙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液中,所述溶质的浓度为1
×
10
‑6~1mol/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膜支撑体的强度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液还包括分散剂和pH调节剂,所述分散剂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H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有根冯斌李儒强王玉梅张书轼廖健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