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及其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400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机电系统气体传感器芯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包括:在基底的上表面沉积绝缘层;将基底超声清洗,在绝缘层表面沉积厚度形状可控的插齿电极;利用湿法转移将石墨烯层平整地转移至插齿电极表面;配制10mg/ml的二硫化钨悬浊液,用移液枪滴涂1~2滴悬浊液至石墨烯表面,室温晾干,60℃干燥,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材料均易制备,在面对不同测试需求,只需改变石墨烯厚度、二硫化钨浓度,各齿电极间距离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成本低,检测对象广、灵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NH3、NO等气体检测。NO等气体检测。NO等气体检测。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sensor of graphene / tungsten disulfide gas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及其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气体传感器芯片
,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 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及其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2004年,英国科学家Andre Geim等人利用微机械剥离法制备单层石墨烯,拉开了石墨烯研究帷幕。石墨烯具有出色的理化性能,例如其杨氏模量为1.1TPa,抗拉强度为 130Gpa,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和负热膨胀系数。在电学方面,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双极性电场效应,在外界电压作用下可表现出N型或P型特性,其载流子迁移率达到10,000
‑ꢀ
15,000cm2V
‑1s
‑1。关于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也层出不穷,有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等,各种方法生产的石墨烯扩大了石墨烯的应用场合。目前石墨烯主要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锂电池、光伏发电等。而在传感器领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0003]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2D TMD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化合物,相对于石墨烯,其电子结构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子结构范围,如HfS2为绝缘性、MoS2为半导体性、 VSe2为金属特性等。2D TMDs对气体检测有备快响应,高灵敏度等优点,且可以复合其他材料来提高传感性能。二硫化钨作为其中的一种,虽然同样具有气体检测的优势,但是在电学测试时,其内部形成导电网络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致密的层状堆叠结构,不利于纳米片与气体分子的接触。因此将二硫化钨与石墨烯结合,制备出气体传感器,两种材料优势互补,有望更好的实现气体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一、在基底的上表面沉积绝缘层;
[0008]二、将基底超声清洗,在绝缘层表面沉积厚度形状可控的插齿电极;
[0009]三、利用湿法转移将石墨烯层平整地转移至插齿电极表面;
[0010]四、配制10mg/ml的二硫化钨悬浊液,用移液枪滴涂1~2滴悬浊液至石墨烯表面,室温晾干,60℃干燥,即得。
[0011]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一中所述的基底为硅基底,硅片基底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10mm,所述绝缘层为二氧化硅(SiO2)膜,厚度为100~300nm。
[0012]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二中所述的插齿电极经磁控溅射沉积制得,材料为金、银、铂中的任一种,齿状电极宽500nm,高度为50nm;大电极板宽度1.5mm,高度为 50nm,距离基底边缘2mm。
[0013]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三中所述石墨烯经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层数为
单层或不多于5层,具体制备参数如下:以甲烷(CH4)为碳源,将甲烷与氢气以1:1的比例混合,在1200℃下反应25min,可得到层数小于5的石墨烯纳米片。
[0014]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四中所述二硫化钨,利用水热法合成,形成的膜层厚度不超过10nm,具体实验参数如下:以氯化钨为钨源,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氯化钨与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15,水热反应时间为24h,水热反应温度为270℃,并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24h。
[0015]本专利技术较优公开例中,步骤四中所述二硫化钨悬浊液配制后进行超声振动30s,所述移液枪量程为1.5μL。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二硫化钨气体传感器,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底、绝缘层、插齿电极、石墨烯层和二硫化钨层。
[0017]石墨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长,二硫化钨纳米片通过水热法生长;插齿电极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完成;利用湿法转移技术将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转移至插齿电极上方,将二硫化钨配制成悬浊液,并滴涂在石墨烯上;二硫化钨悬浊液浓度为10mg/ml;通过插齿电极两侧的大电极板接入外部电路进行测试。
[0018]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石墨烯/二硫化钨气体传感器,工作过程是:当待测气体与石墨烯或二硫化钨接触后,气体分子会以物理或化学方式停留在复合材料上方,直接改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当进行电学测试时,吸附气体后电阻值会上升,而当气体脱附后,电阻值下降到材料初始值附近。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将石墨烯与二硫化钨进行复合形成气敏材料,其中,二硫化钨弥补了石墨烯带隙为零的不足,石墨烯则弥补了二硫化钨吸附气体后,进行电学测试后易造成层状堆叠情况。两种材料可以优势互补提高传感器灵敏度。本专利技术使用CVD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面积大,层数可控,可完整且平整的转移在电极上方,与电极之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石墨烯既作为导电层,又作为二硫化钨支撑层,同时又承担吸附气体作用。本专利技术将二硫化钨悬浊液滴涂至石墨烯层表面,避免其与电极直接接触,且配制悬浊液浓度可调,可根据检测需求进行改变,操作灵活多变。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材料均易制备,在面对不同测试需求,只需改变石墨烯厚度、二硫化钨浓度,各齿电极间距离即可。制作成本低,检测对象广。该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NH3、NO等气体检测。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物照片,
[0022]图2.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各部件的名称分别为:1

基底、2

绝缘层、3

插齿电极、4

石墨烯层、5

二硫化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说明。
[0028]一种基于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包括气敏复合材料以及传感器基板。其中复合材料石墨烯/二硫化钨复合材料,其特点是石墨烯采用CVD法制备,二硫化钨采用水热法合成。石墨烯为单层厚度,二硫化钨厚度不超过10nm。对于传感器基板,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完成图案化的插齿电极,其齿间距可由具体模具控制,厚度通过溅射时间确定。
[002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电极为金、银或铂。当然,其他金属也可以作为电极。
[003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石墨烯为单层,在特殊情况下可更改石墨烯层数。
[0031]上述的石墨烯/二硫化钨气体传感器制备及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2]首先利用湿法转移技术将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转移至插齿电极上方,将二硫化钨配制成悬浊液,并滴涂在石墨烯上;二硫化钨悬浊液浓度为10mg/ml;通过插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在基底的上表面沉积绝缘层;二、将基底超声清洗,在绝缘层表面沉积厚度形状可控的插齿电极;三、利用湿法转移将石墨烯层平整地转移至插齿电极表面;四、配制10mg/ml的二硫化钨悬浊液,用移液枪滴涂1~2滴悬浊液至石墨烯表面,室温晾干,60℃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基底为硅基底,硅片基底的长度为15mm,宽度为10mm,所述绝缘层为二氧化硅膜,厚度为100~3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二硫化钨的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插齿电极经磁控溅射沉积制得,材料为金、银、铂中的任一种,齿状电极宽500nm,高度为50nm;大电极板宽度1.5mm,高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郑严龙李中学王江祥韦国成林晗磊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电子管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