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及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337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及成型模。它解决了现有挤压成型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底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包括外固定模套;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内,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和外固定模套滑动连接;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内,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和所述外固定模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同步并且同向滑动。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在内部设有多孔位的挤压成型杆,当产品发生改变只需要更换相应的挤压成型杆满足其一次挤压的需求也避免了二次加工,在同样达到使用目的同时该设计更加合理。的同时该设计更加合理。的同时该设计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及成型模


[0001]本技术属于挤压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及成型模。

技术介绍

[0002]配重件也可以称之为角法。而配重件的两端需要进行孔位成型,其中在配重件的一端其孔位为多个。而成型方式有挤压成型等等,现有的挤压成型其无法在配重件的一端一次成型多个孔位,需要借助机床的二次加工才能完成,效率低并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及成型模。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本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包括外固定模套;
[0006]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内,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和所述外固定模套滑动连接;
[0007]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内,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和所述外固定模套滑动连接;
[0008]所述第一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包括外固定模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2)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2)内,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所述外固定模套(2)滑动连接;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沿着所述外固定模套(2)轴向分布并且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2)内,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和所述外固定模套(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同步并且同向滑动,用于在配重件(1)的轴向一端同时成型多个孔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挤压驱动机构(3),滑动连接于所述的外固定模套(2)内,并且所述挤压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同步并且同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驱动机构(3)位于所述外固定模套(2)的轴向一端,在所述外固定模套(2)的轴向另一端设有第一挤压成型凹模(34),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挤压成型凹模(34),并且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在所述挤压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迫使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和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的相应挤压成型端部伸入于所述第一挤压成型凹模(3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驱动机构(3)包括外驱动套(32),以及内置于所述外驱动套(32)内的内驱动块(31),所述外驱动套(32)的内端抵顶有内驱动件(38),所述第一孔位挤压成型杆(36)一端固定于所述内驱动件(38)的内端;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一端固定于所述内驱动块(31)的内端,在所述内驱动件(38)上设有供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贯穿的导向孔(381),所述第二孔位挤压成型杆(37)贯穿所述导向孔(38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件多孔位一次挤压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威桦贾佑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成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