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降低乘积码译码所需存储量和复杂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313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降低乘积码译码所需存储量和复杂度的方法,它通过译码器把经过发送端编码的子码的n个信号组成一个子码向量r,计算r的硬判决向量b和对应的可靠性向量a,再求出b的校正子和校验和,产生错误图案e,把b中出错的位取反,作为中心码字,并把a中相应的位取反,然后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与中心码字邻近的邻近码字,求出中心码字和每个邻近码字的差别度量,从中找出最优码字,计算码字每个码元的可靠性估计,作为译码的软输出结果,其特征在于: (1)在发送端对子码进行编码时,利用一种特殊的扩展汉明码作为乘积码子码,它的校正子和出错码元的序号有简单的函数关系:待发送码组的码元是从0到n-1编号的,校验和位的序号为0,校验位的序号是待发送码组中2的各个次方的序号,其余为信息位,把信息位顺序填上待发送的二值数据;把上述二值数据中所有为“1”的码元的序号逐位求模2和,得到的就是所有校验码元按照序号从高到低排列组成的二进制数,把它填入对应的校验位,其校验位的位数和校正子的位数是相同的;再求所有信息码元和校验位码元的模2和,得到校验和码元,把它填入校验和位; (2)在接收端,把硬判决向量b从0到n-1编号,b的校正子就等于b中所有为“1”的码元序号之逐位模2和,当有一个码元出错时,它校正子的值就等于错误图案中出错码元的序号;校验和等于b中所有码元的模2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乘积码译码
乘积码是由两个短分组码——码C1和C2,构成比较长的分组码。码C1的编码参数是(N1,K1,δ1),码C2的编码参数是(N2,K2,δ2),其中Ni、Ki、δi分别表示码长、信息位个数、最小码距。编码步骤如下1.把信息位a0、a1、a2、…aK1×K2-1排成K1×K2的矩阵,K1行K2列;2.对K1个行逐行用C2编码,每行加入N2-K2个校验位,变成K1×N2的矩阵;3.对N2个列逐列用C1编码,每列加入N1-K1个校验位,变成N1×N2的矩阵。编码后,乘积码矩阵的每一行都构成码C2的一个码字,每一列都构成码C1的一个码字。其译码算法是以子码C1和C2的软输入软输出(SISO)译码算法为核心,对乘积码矩阵反复多次逐行逐列的迭代译码算法。因此乘积码的译码复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子码的译码复杂度。由于扩展汉明码具有检测两位错码和纠正一位错码的能力,且它的编译码在工程上实现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常用作乘积码的子码。本文通过构造一类特殊的扩展汉明码作为乘积码的子码,来降低乘积码的译码复杂度。理想的乘积码译码算法纠错性能好而且实现复杂度低。在纠错性能与译码复杂度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军赵明高春艳周世东许希斌王京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