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66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包括汇流排和有效圈,所述汇流排设有2个,且2个汇流排分别连接有效圈的首尾组成电流回路,所述有效圈为方形结构,其一端作为连接端与汇流排连接,其另一端作为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所述加热端设有导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加热端单独加热工件淬火面,有利于保证工件淬火面各部位同时达到淬火温度,从而保证淬火面的硬度均匀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淬火感应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件淬火后的机械性能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其要求工件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强度,且心部有很好的韧性。现有淬火方法普遍采用整体淬火法,效率低,淬火后工件的心部韧性较差,影响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包括汇流排和有效圈,所述汇流排设有2个,且2个汇流排分别连接有效圈的首尾组成电流回路,所述有效圈为方形结构,其一端作为连接端与汇流排连接,其另一端作为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所述加热端设有导磁体。
[0006]进一步,所述汇流排和有效圈均采用紫铜制成。
[0007]进一步,所述汇流排和有效圈均为中空结构,且汇流排与有效圈连通。
[0008]进一步,所述汇流排远离有效圈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淬火变压器固连,所述淬火变压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2个汇流排沿着远离有效圈的方向先贴近后岔开延伸形成夹角。
[0010]进一步,所述汇流排远离有效圈的一端与冷却液管连通。
[0011]进一步,所述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的侧面作为加热面,且所述加热面上均布冷却液喷射孔。
[0012]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喷射孔的直径为0.5

0.8mm,相邻冷却液喷射孔的中心距为1.0

1.2mm。
[0013]进一步,所述导磁体为硅钢片。
[0014]进一步,所述工件位于移动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工件移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利用加热端单独加热工件淬火面,有利于保证工件淬火面各部位同时达到淬火温度,从而保证淬火面的硬度均匀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7]2、仅对工件淬火面淬火,淬火质量好,效率高,由于并未对工件内部进行淬火,工件内部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经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及强度,心部硬度较低,韧性较好,从而有利于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0018]3、在加热端设置导磁体,增强淬火部位平面磁场,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1]附图中:1

汇流排、2

有效圈、3

连接端、4

加热面、5

导磁体、6

夹角、7

第一冷却液管、8

第二冷却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包括汇流排1和有效圈2,所述汇流排1设有2个,且2个汇流排1分别连接有效圈2的首尾组成电流回路,所述有效圈2为方形结构,其一端作为连接端3与汇流排1连接,其另一端作为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同时,加热端的形状与工件淬火面的形状相仿,以提高淬火效果。
[0026]所述汇流排1和有效圈2均采用紫铜制成。同时,所述汇流排1和有效圈2均为中空结构,且汇流排1与有效圈2连通。具体的,所述2个汇流排1沿着远离有效圈2的方向先贴近后岔开延伸形成夹角6,同时,所述汇流1排远离有效圈2的一端与冷却液管连通。所述冷却液管包括第一冷却液管7和第二冷却液管8,其中,第一冷却液管7、第二冷却液管8均作为进液管。
[0027]所述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的侧面作为加热面4,且所述加热面4上均布冷却液喷射孔。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喷射孔的直径为0.5

0.8mm,相邻冷却液喷射孔的中心距为1.0

1.2mm。
[0028]所述加热端设有导磁体5,所述导磁体5为硅钢片,增强淬火部位平面磁场,提高加热效率。
[0029]所述汇流排1远离有效圈2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淬火变压器固连,所述淬火变压器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此外,所述工件位于移动装置上,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工件移动。
[0030]使用时,将工件固定在移动装置上,扫描式淬火感应器位于工件上方,加热面4与工件淬火面之间保持间距,调节好电源的功率,使工件淬火面达到所需淬火的温度,然后,冷却液经第一冷却液管7、第二冷却液管8流通至有效圈2,再经冷却液喷射孔喷至工件淬火面,扫描式淬火感应器不动,通过移动装置带动工件移动,实现扫描式感应淬火。利用加热端单独加热工件淬火面,同时,加热端的形状与工件淬火面的形状相仿,有利于保证工件淬火面各部位同时达到淬火温度,从而保证淬火面的硬度均匀一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仅对工件淬火面淬火,淬火质量好,效率高,由于并未对工件内部进行淬火,工件内部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经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及强度,心部硬度较低,韧性较好,从而有利于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0033]利用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对采煤机大行星架的外圆进行感应淬火,电源采用160KW超音频电源,冷却液采用水溶性淬火液。
[0034]加热面4与采煤机大行星架的外圆淬火面的距离为2mm~3mm,外圆淬火面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淬火温度,从而有利于保证工件表面淬火的强度及硬度均匀性。
[0035]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和有效圈,所述汇流排设有2个,且2个汇流排分别连接有效圈的首尾组成电流回路,所述有效圈为方形结构,其一端作为连接端与汇流排连接,其另一端作为加热端加热工件淬火面,所述加热端设有导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和有效圈均采用紫铜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和有效圈均为中空结构,且汇流排与有效圈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式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远离有效圈的一端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华王聪左丽萍刘国强高俊光张文琦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