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950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结构,包括:安装底板;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一连接部件具有整流功能,第一连接部件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二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二连接部件具有逆变功能,第二连接部件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中,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均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件。本技术中的变频器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变频器易出现工作温度过高、造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 GBT)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变频器一般采用底板上一侧安装整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整流igbt)另一侧安装逆变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i gbt)的排布方式,变频器工作时整流侧的工作温度低,逆变侧的工作温度高。工作时会造成发热不均,高温处集中散热面积小,散热慢,变频器散热不良易造成变频器工作温度过高,造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 gbt)损坏,变频器不能工作在大电流状态,带负载能力发挥不出来。

2、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变频器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变频器易出现工作温度过高、造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 gbt)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结构,包括:安装底板;第一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一连接部件具有整流功能,第一连接部件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第二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第二连接部件具有逆变功能,第二连接部件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中,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均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部件;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部件。

3、进一步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件与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件沿着直线方向排列在安装底板上,以组成连接部件组。

4、进一步地,连接部件组为多个,多个连接部件组间隔排列。</p>

5、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容纳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部件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底板连接;第二连接部件包括容纳紧固件的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紧固件与安装底板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数量至少为2个,第一连接部通过引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7、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数量至少为2个,第二连接部通过引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8、进一步地,安装底板包括相对应设置的滑槽和第一滑块,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件通过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底板上。

9、进一步地,安装底板包括与滑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件通过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底板上。

10、进一步地,滑槽至少为2个。

11、有益效果:

12、通过采用第一连接部件2与第二连接部件3相互交叉的布局,本技术中的变频器结构在工作时,可以防止热量聚集,使散热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速度,变频器结构整体温度上升慢,降低了变频器的工作温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变频器易出现工作温度过高、造成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 gbt)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沿着直线方向排列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以组成连接部件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组(4)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组(4)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包括容纳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2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底板(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通过引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包括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第二连接部(32)通过引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包括相对应设置的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包括与所述滑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至少为2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沿着直线方向排列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以组成连接部件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组(4)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部件组(4)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包括容纳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2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底板(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包括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第一连接部(22)通过引线与控制板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琦高俊光刘代龙柳艳艳王波孟甫王鹏云俊杰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智能工作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