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949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冰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采集电缆垂度数据及环境数据,根据垂度数据判断当前的覆冰状况;S2、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并获取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所述冲量的大小通过直线电磁线圈加速装置调整;S3、根据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确定是否二次除冰,并在判断需要二次除冰时确定除冰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基于环境数据结合电缆的垂度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提高了对电缆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根据一次除冰过程的相关数据对二次除冰过程进行适应性调整,能够提高除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冰器,具体为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冬季,由于气温降低,线缆表面容易结冰,冰层的形成会导致线缆的截面减小,影响线缆的导电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线缆断裂,影响电力、通信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线缆结冰时,会采用除冰器来对电缆的覆冰进行去除,以保证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行。

2、现有的振动除冰器在运行过程中,主要通过设备的振动使得电缆表面的覆冰被清除,根据人工判断的覆冰状态调整其振动频率及振动冲量大小,以达到最佳的除冰效果。

3、然而人工判断的方式对于人员经验的要求较高,同时在振动除冰器的参数调节过程中,存在参数调整不精确等问题,进而存在除冰效果不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如何自动调整振动除冰器的参数并提高参数调整的准确性。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s1、采集电缆垂度数据及环境数据,根据垂度数据判断当前的覆冰状况;

6、s2、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并获取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

7、所述冲量的大小通过直线电磁线圈加速装置调整;

8、s3、根据振动除冰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实时电缆垂度数据确定是否二次除冰,并在判断需要二次除冰时确定除冰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

9、进一步地,所述覆冰状况判断的过程包括:

10、将环境数据输入至覆冰风险模型中,判断出现结冰的风险率r;

11、根据当前电缆的垂度数据获取当前电缆的异常度u,将异常度u与预设阈值u1进行比对:

12、若u≥u1时,将结冰的风险率r与预设风险率阈值r1进行比对:

13、若r>r1,则判断线缆覆冰;

14、若r≤r1,判断电缆异常并发出警示;

15、若u<u1时,判断线缆无覆冰。

16、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异常度u的计算过程包括:

17、通过公式:

18、

19、计算获得电缆异常度u;

20、其中,l为电缆的跨度,n为电缆按固定距离选择的分析点数,i∈[1,n];sagi为第i个分析点的垂度值,fs为模拟函数,fs(l))i为根据电缆跨度l模拟获取的标准电缆在第i个分析点的垂度值;γi为第i个分析点的关键系数。

21、进一步地,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的过程包括:

22、所述冲量获取的过程包括:

23、通过公式:

24、imp=imp0+μ*u2*ft(t0-t)

25、计算获得一次冲击过程的冲量大小imp;

26、所述冲击次数获取的过程包括:

27、通过公式:

28、m=m0+[fm(u)]+1

29、计算获得冲击次数m;

30、其中,imp0为冲量基准值,t为当前环境温度,t0为环境温度标准值,ft为温度影响量参考函数,其为递增函数,μ为固定调参系数,m0为冲击次数的基准值,fm为异常值对照表函数。

31、进一步地,步骤s3的过程包括:

32、根据除冰后的电缆垂度数据与除冰前的电缆垂度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获取变动基准系数;

33、根据除冰过程中垂度的变化幅度对变动基准系数进行调整,获得变动系数;

34、根据变动系数确定是否除冰。

35、进一步地,所述变动系数计算的过程包括:

36、通过公式:

37、

38、v0=fα(l)*(sagaf-sagbf)

39、计算获得变动系数vcf;

40、其中,v0为变动基准系数,δsag为垂度变动量差值基准量,σ为调整系数,sagmax为除冰过程中中心分析点的垂度最大值,sagmin为除冰过程中中心分析点的垂度最小值,sagaf为除冰后中心分析点的垂度值,sagbf为除冰前中心分析点的垂度值,fα为跨度影响系数对照表函数。

41、进一步地,确定是否二次除冰的过程包括:

42、将变动系数vcf与预设变动阈值v1进行比对:

43、若vcf≥v1,则判断不需要二次除冰;

44、否则判断需要二次除冰。

45、进一步地,当判断需要二次除冰时,二次除冰时除冰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获取的过程包括:

46、通过公式:

47、imp2=imp+k*(v-vcf)

48、计算获得二次除冰的冲量imp2;

49、通过公式:

50、m2=m+[fv(v-vcf)]+1

51、计算获得二次除冰的冲击次数m2;

52、其中,k为预设线性调整系数,fv为变动系数-次数对照表函数。

5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54、(1)本专利技术基于环境数据结合电缆的垂度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提高了对电缆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根据一次除冰过程的相关数据对二次除冰过程进行适应性调整,能够提高除冰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冰状况判断的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异常度U的计算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的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动系数计算的过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是否二次除冰的过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需要二次除冰时,二次除冰时除冰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获取的过程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冰状况判断的过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异常度u的计算过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式振动除冰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的覆冰状况确定振动的冲量及冲击次数的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理宏孟令周飞飞童贤德丁思明张乐安旸方小马郭文博王维坤吴继伟魏茂荣蔡博文寇奥永何叶飞朱昱龙陈义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