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261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包括空心管状的引导套管,引导套管具有用于建立通向骨折块通道的贯通管腔;引导套管的置入端设有引导小端头,引导小端头可从引导套管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的前端口,引导套管的前端口为抵触于骨折块上的接触端。能够方便和可靠的在肘关节狭小空间内建立稳定的钻孔引导通路,保证手术过程安全可靠。保证手术过程安全可靠。保证手术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


[0001]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器械,确切的说是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康复手术用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以往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很难维持肘关节稳定性并有再脱位的倾向,学者们多主张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策略有恢复尺骨冠状突稳定性、通过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或金属假体置换以恢复外侧柱稳定性、修复外侧副韧带及相关结构及必要时修补内侧副韧带或应用可活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固定以利于早期活动。尽管通过直接外侧入路进行桡骨头修复或重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由于暴露不足和固定困难,冠状突骨折修复仍然是一个挑战。目前采用的各种手术方法有许多不同的固定选择,包括缝合套索技术、后前方向的拉力螺钉固定、特定部位的固定板、缝合固定点或不进行治疗,且相应手术治疗结果也已经被报道了。一些外科医生采用内置空心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方式,采用对骨折块进行钻孔后植入空心螺钉实现骨折块的固定,然而肘关节本身空间狭小,周围神经、血管距离近,在没有可靠的器械辅助下,手术难度大,手术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能够方便和可靠的在肘关节狭小空间内建立稳定的钻孔引导通路,保证手术过程安全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管状的引导套管,引导套管具有用于建立通向骨折块通道的贯通管腔;引导套管的置入端设有引导小端头,引导小端头可从引导套管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的前端口,引导套管的前端口为抵触于骨折块上的接触端。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引导小端头的引导套管置入人体骨折位,之后将引导小端头从引导套管上去除,引导套管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的前端口,从而完成在肘关节狭小空间内顺利稳定的建立通道,经该通道可进行后续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7]优选的,所述引导小端头为外轮廓呈圆锥形状的锥形引导钝头,包括沿轴向剖分形成的至少两瓣剖分块,以及提供将各剖分块聚拢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各瓣剖分块内设有在剖分块聚拢时围合成球窝的凹腔,以及自凹腔贯通出剖分块前端端部的贯通凹槽,各瓣剖分块聚拢时各剖分块上的贯通凹槽围成贯通出锥形引导钝头小端的缩颈孔,缩颈孔穿过球窝的球心,缩颈孔的孔径小于球窝的球径,锥形引导钝头大端以可脱离的方式设于引导套管的置入端。该结构设计下,引导小端头具有脱开方便可靠的优点,而且可与其他器械
进行配合实现连接,有利于引导套管的推送置入以及引导小端头的取出操作。
[0008]优选的,所述引导套管的置入端端口设有与骨折块接触防滑的齿形端面,所述锥形引导钝头具有聚拢后套于齿形端面外对齿形端面实施隐藏的套接边。该结构设计下,引导套管的齿形端面能够可靠的固着于骨折块上,从而便于保证通道的稳定,方便手术进行;锥形引导钝头同时将齿形端面遮挡保护,且后期将锥形引导钝头脱开能够将齿形端面露出。
[0009]优选的,所述锥形引导钝头经套接边抱持于引导套管上,并形成锥形引导钝头与引导套管沿轴向的拔脱阻力。该结构设计下,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套接边同时防止锥形引导钝头轻易脱开引导套管。
[0010]优选的,所述剖分块中沿轴向延伸有在锥形引导钝头聚拢时拼合形成柱状尾端的延伸块,柱状尾端位于锥形引导钝头的中心轴线上,所述弹性件为箍于柱状尾端上的环形,柱状尾端与套接边之间齿形端面插入的间隔。该结构设计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0011]优选的,还包括有插入引导套管后用于顶推锥形引导钝头脱离引导套管的分离芯杆。该结构设计下,保证锥形引导钝头可靠的从引导套管上分离。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取下引导小端头的操作状态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引导小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附图2~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包括空心管状的引导套管1,引导套管1具有用于建立通向骨折块通道的贯通管腔10;引导套管1的置入端设有引导小端头2,引导小端头2可从引导套管1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1的前端口,引导套管1的前端口为抵触于骨折块上的接触端。带引导小端头2的引导套管1置入人体骨折位,之后将引导小端头2从引导套管1上去除,引导套管1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1的前端口,从而完成在肘关节狭小空间内顺利稳定的建立通道,经该通道可进行后续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8]如图1所示,其中引导套管1可以是一体成型有引导小端头2的塑料管件,引导小端头2与引导套管1可一体成型,在引导套管1和引导小端头2连接处形成截断线20,便于将引导小端头2从引导套管1上截断;然而塑料件对于消毒操作不便,因此本技术优选的采用进行管件设计,并采用如下结构设计,所述引导小端头2为外轮廓呈圆锥形状的锥形引导钝头,包括沿轴向剖分形成的至少两瓣剖分块21,以及提供将各剖分块21聚拢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22,各瓣剖分块21内设有在剖分块21聚拢时围合成球窝23的凹腔211,以及自凹腔211贯通出剖分块21前端端部的贯通凹槽212,各瓣剖分块21聚拢时各剖分块21上的贯通凹槽212围成贯通出锥形引导钝头小端的缩颈孔24,缩颈孔24穿过球窝23的球心,缩颈孔24的
孔径小于球窝23的球径,锥形引导钝头大端以可脱离的方式设于引导套管1的置入端。引导小端头2具有脱开方便可靠的优点,而且可与其他器械(如组织分离钳,组织分离钳的钳嘴为球状)进行配合实现连接,有利于引导套管1的推送置入以及引导小端头2的取出操作。
[0019]所述引导套管1的置入端端口设有与骨折块接触防滑的齿形端面12,所述锥形引导钝头具有聚拢后套于齿形端面12外对齿形端面12实施隐藏的套接边25。引导套管1的齿形端面12能够可靠的固着于骨折块上,从而便于保证通道的稳定,方便手术进行;锥形引导钝头同时将齿形端面12遮挡保护,且后期将锥形引导钝头脱开能够将齿形端面12露出。所述锥形引导钝头经套接边抱持于引导套管1上,并形成锥形引导钝头与引导套管1沿轴向的拔脱阻力。该结构设计下,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套接边同时防止锥形引导钝头轻易脱开引导套管1。
[0020]所述剖分块21中沿轴向延伸有在锥形引导钝头聚拢时拼合形成柱状尾端25的延伸块,柱状尾端25位于锥形引导钝头的中心轴线上,所述弹性件22为箍于柱状尾端25上的环形,柱状尾端25与套接边之间齿形端面12插入的间隔。该结构设计下,具有结构简单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管状的引导套管,引导套管具有用于建立通向骨折块通道的贯通管腔;引导套管的置入端设有引导小端头,引导小端头可从引导套管上去除以露出引导套管的前端口,引导套管的前端口为抵触于骨折块上的接触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冠状突骨折手术用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小端头为外轮廓呈圆锥形状的锥形引导钝头,包括沿轴向剖分形成的至少两瓣剖分块,以及提供将各剖分块聚拢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各瓣剖分块内设有在剖分块聚拢时围合成球窝的凹腔,以及自凹腔贯通出剖分块前端端部的贯通凹槽,各瓣剖分块聚拢时各剖分块上的贯通凹槽围成贯通出锥形引导钝头小端的缩颈孔,缩颈孔穿过球窝的球心,缩颈孔的孔径小于球窝的球径,锥形引导钝头大端以可脱离的方式设于引导套管的置入端。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合德周飞亚赵彬李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