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200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其中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外框架、外纵向液冷板、横向液冷板、进水管、出水管和电芯,横向液冷板包括至少两个横向段和至少一个纵向段,各横向段和各纵向段相互平行,两外纵向液冷板通过至少两个横向液冷板连接,以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纳空间,外纵向液冷板和横向液冷板内均为中空结构,使外纵向液冷板和横向液冷板内形成贯通的冷却液流道,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纵向液冷板连接,因此,可增加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以改善散热效果。以改善散热效果。以改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因追求满足客户快速充电、延长使用寿命和增加满电行驶里程的需求,对电池包的工况温度范围和电芯间的温差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安全也至关重要。所以,对电池包的温控设计要求随之提高。在保证机械强度并满足满足各项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降温效率,达到电池包快速充放电、温控安全性的目的。
[0003]目前市场上快充电池的充电倍率在2C左右,对电芯的冷却主要是单面冷却,面对更高倍率的充电时,电芯的产热会成倍增加,电芯温度过高会增加电池包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风险,同时在高温下持续充电也会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传统的电芯单面冷却满足不了其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包的电芯外设有外纵向液冷板,电芯间设有横向液冷板,横向液冷板为若干个S型连接,可增加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以显著改善散热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外框架、外纵向液冷板、横向液冷板、进水管、出水管和电芯,所述横向液冷板包括至少两个横向段和至少一个纵向段,各所述横向段和各所述纵向段相互平行,两所述外纵向液冷板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液冷板连接,以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外纵向液冷板和所述横向液冷板内均为中空结构,使所述外纵向液冷板和所述横向液冷板内形成贯通的冷却液流道,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外纵向液冷板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横向段与所述纵向段通过倒角进行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布置在相对所述电芯的同一侧,所述进水管与一侧的所述外纵向液冷板连接,所述出水管与另一侧的所述外纵向液冷板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在所述电池箱体外框架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接头,与电池箱体外的冷却液管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外纵向液冷板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连接孔设置在内侧面上。
[0011]进一步,所述电池包还设有所述底部液冷板,用于对所述电芯底部的接触面进行冷却。
[0012]进一步,所述电池包中部及后部的所述横向液冷板的截面积大于靠近电池包前部的所述横向液冷板的截面积。
[0013]进一步,所述电池包前第n个所述横向液冷板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电池包后第n个所
述横向液冷板的截面积,其中n小于所述电池包内所述横向液冷板总数量的一半。
[0014]进一步,在所述外纵向液冷板和所述横向液冷板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至少一层分隔筋。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池的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的用于电池包和车辆,增加了每个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使电池包内部的容纳空间具有X向和Y向的四面冷却接触面,若增加底部液冷板,则能够实现5个接触面冷却,有利于在电池的快速散热,降低快充时候的热失控风险,同时提高电池寿命。
[00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该车辆的电池散热效果更好,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液冷板的俯视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液流道的流路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电池箱体外框架1,外纵向液冷板2,横向液冷板3,进水管4,出水管5,进水管接头6,出水管接头7,电芯10,横向段31,纵向段32,倒角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术语“前”指的是从车尾到车头的方向,反之则为“后”,前后方向平行于X轴;术语“上”为从车底到车顶的方向,反之则为“下”,上下方向平行于Z轴。另外,本公开的提及的平行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可以是完全平行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也可以是大致平行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关于垂直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的描述与前述平行的描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关于沿X轴(X向)、Z轴(Z向)、Y轴(Y向)的描述与前述平行的描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28]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和车辆。
[0029]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外框架1、电芯10、外纵向液冷板2和至少一个横向液冷板3。两外纵向液冷板2通过横向液冷板3连接,以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电芯10的容纳空间。电池箱体外框架1的形状和尺寸在此不做限定,能够对
电池箱体内的电芯10进行支撑和保护即可,对于电池包的其他构造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电池包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在外纵向液冷板2和横向液冷板3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流道,通过设置冷却液流道对容置空间内的电芯10进行冷却,可对电芯10的温度进行调节,避免电芯10的温度过高,从而延长了电芯10的使用寿命,将冷却液流道设置在横向液冷板3内,使横向液冷板3兼顾了隔板和冷却的功能,进而减小电池包占用汽车的布局空间,有利于汽车向轻量化发展。
[0030]参照图2

3所示,外纵向液冷板2和至少一个横向液冷板3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横向液冷板3两端分别与外纵向液冷板2密封连接。对横向液冷板3和纵向液冷板2的密封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横向液冷板3沿Y方向由至少一个S型结构组成,包括至少两个沿Y向的横向段31和至少一个沿X向的纵向段32,各横向段31和各纵向段32相互平行,横向段31与纵向段32相互垂直。两纵向段32的距离大于布置在电池箱体内电芯10在Y方向上的宽度,两横向段31的垂直距离大于布置在电池箱体内电芯10在X方向上的宽度,如此设置,可保证电芯10安装于相邻横向液冷板3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并通过导热胶将电芯10与横向液冷板3固定。横向段31与纵向段32通过倒角33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外框架(1)、外纵向液冷板(2)、横向液冷板(3)、进水管(4)、出水管(5)和电芯(10),所述横向液冷板(3)包括至少两个横向段(31)和至少一个纵向段(32),各所述横向段(31)和各所述纵向段(32)相互平行,两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通过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液冷板(3)连接,以形成多个用于放置电芯(10)的容纳空间,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和所述横向液冷板(3)内均为中空结构,使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和所述横向液冷板(3)内形成贯通的冷却液流道,所述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与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段(31)与所述纵向段(32)通过倒角(33)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和所述出水管(5)均布置在相对所述电芯(10)的同一侧,所述进水管(4)与一侧的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连接,所述出水管(5)与另一侧的所述外纵向液冷板(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威王磊曹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