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99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其中,所述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芯、端板、液冷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液冷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电池模组总成的两侧边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液管路连通,以形成冷却液流道,因此,增加了每个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电池的快速散热,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及普及,新能源车的痛点也不断因新技术的应用而慢慢得到解决。其中新能源车的充电时间长一直是用户高度关注且需亟待解决的痛点。要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电池具备高倍率的快充能力及合适的温度。目前电池的快充倍能力要达到2C甚至4C的快充倍率,当电池进行如此大倍率充电时,其发热率会成倍的增加,对液冷系统的冷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主流电芯液冷方案为在电芯下设置液冷板进行冷却,即液冷板对电芯的下表面进行单面冷却。而当电芯2C甚至4C的倍率的充电时,电芯的发热量会大大增加,电芯的单面冷却很难满足电芯的冷却需求,电芯温度过高会增加电池包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风险,同时在高温下持续充电也会影响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模组两侧壁设置有冷却通道,可实现模组内每个电芯的底面和至少一侧面与液冷通道接触,可改善散热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池模组总成,所述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芯、端板、液冷板,所述端板和所述液冷板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空间,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电芯的两侧边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液管路连通,以形成冷却液流道。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包括液冷板主体和位于所述液冷板主体两侧的堵头。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液冷板主体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中间筋,所述中间筋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液冷板主体的冷却液流向所述出水口的路径不为最短。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液冷板主体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中间筋,所述中间筋在远离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一间隙,在靠近所述开口侧延伸至所述堵头并与所述堵头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主体内部还设置有流道筋,所述流道筋在远离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一间隙,在靠近所述开口侧与所述堵头设置有第二间隙,所述流道筋设置于所述中间筋的上方和/或下方。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板的底部设有翻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电芯设置有多列情况下,相邻两列电芯之
间设有中间隔板。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隔板包括底托和隔离板。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
[0015]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或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包。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所述的电池模组总成增加了每个电芯与液冷通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电池的快速散热,提高热管理性能,通过设置中间筋和流道筋可以优化冷却液在液冷板主体内的流动路径,使不同电芯均受到更优的散热,提高电池均衡效果,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液冷板总成同时起到散热和支撑保护电芯的作用,简化了电池模组结构。
[001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用于电池模组总成,该电池包的散热效果更好,降低了热失控风险,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0019]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总成或电池包,该车辆的散热效果更好,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的局部爆炸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板主体的截面图;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板主体的剖面图;
[0026]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的正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电芯1,端板2,液冷板总成3,冷却液流道30,液冷板31,液冷板主体311,中间筋311a,流道筋311b,开口312,凸筋313,堵头314,翻遍315,管接头32,中间隔板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术语“前”指的是从车尾到车头的方向,反之则为“后”,前后方向平行于X轴;术语“上”为从车底到车顶的方向,反之则为“下”,上下方向平行于Z轴。另外,本公开的提及的平行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可以是完全平行于X轴(X
向)、Z轴(Z向)、Y轴(Y向),也可以是大致平行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关于垂直于X轴(X向)、Z轴(Z向)、Y轴(Y向)的描述与前述平行的描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关于沿X轴(X向)、Z轴(Z向)、Y轴(Y向)的描述与前述平行的描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总成和车辆。
[0033]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总成,电池模组总成主要包括电芯1、端板2、液冷板总成3,电芯1由若干单体呈至少一排和至少一列排列组成,端板2和液冷板总成3相互连接形成容纳电芯1的容纳空间,端板2和液冷板总成3起到保护和维持电芯1的作用。电芯1可选用方形电芯、软包电芯等。
[0034]参照图2所示,液冷板总成3位于电芯的两侧边,液冷板总成3包括液冷板31和管接头32,液冷板31通过管接头32与冷却液水管连通。优选地,管接头32设置在液冷板31的内侧面上,通过液冷板31保护管接头32,同时使电池模组总成的外结构更为整体。
[0035]参照图3

4所示,液冷板31包括液冷板主体311和两侧的堵头314。液冷板主体311内设有中空腔体,以形成冷却液流道30。优选地,液冷板主体311内部挤压成型。液冷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总成包括电芯(1)、端板(2)、液冷板(31),所述端板(2)和所述液冷板(31)相互连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芯(1)的容纳空间,所述液冷板(31)位于所述电芯(1)的两侧边并设有开口(312),所述开口(312)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与冷却液管路连通,以形成冷却液流道(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1)包括液冷板主体(311)和位于所述液冷板主体(311)两侧的堵头(3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1)的液冷板主体(311)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中间筋(311a),所述中间筋(311a)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液冷板主体(311)的冷却液流向所述出水口的路径不为最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31)的液冷板主体(311)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中间筋(311a),所述中间筋(311a)在远离所述开口(312)侧与所述堵头(314)设置有第一间隙(h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刘崇威周章根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