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68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和若干动力组件。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机翼和尾翼;所述多个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两侧的所述机翼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机翼前侧的倾转旋翼和设置于机翼后侧的固定旋翼;其中,所述尾翼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尾翼、第二尾翼和尾鳍,所述尾鳍连接在所述机身的尾部,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且分别向所述尾鳍两侧的斜上方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改善现有EVTOL载人飞行器的尾翼结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A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城市空中出行成为航空圈热点讨论话题,各式各样的EVTOL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概念方案层出不穷。顾名思义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可以像直升机一样,无需跑道在停机坪直接进行起飞和着陆,这极大地降低了飞行器对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然而,现有EVTOL载人飞行器的尾翼结构利用率较低,成本较高,并且受机翼下下洗流区的影响较大,气动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以改善现有EVTOL载人飞行器的尾翼结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若干动力组件。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机翼和尾翼;所述多个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两侧的所述机翼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机翼前侧的倾转旋翼和设置于机翼后侧的固定旋翼;其中,所述尾翼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尾翼、第二尾翼和尾鳍,所述尾鳍连接在所述机身的尾部,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对称设置在尾鳍的两侧,且分别向所述机身两侧的斜上方延伸。
[000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尾翼或所述第二尾翼避开机翼下洗流区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40
°
~140
°

[000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撑杆;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机翼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倾转旋翼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机头的一端,并在起飞位和巡航位之间倾转和锁定;所述固定旋翼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机尾的一端。
[000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四个动力组件,四个所述动力组件对称安装所述机身两侧的所述机翼上。
[000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每一所述动力组件内的所述倾转旋翼处于起飞位时,所述固定旋翼的设置位置和所述倾转旋翼的设置位置围绕所述飞行器的整机重心呈中心对称布置。
[000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倾转旋翼包括旋翼装置和倾转驱动装置,所述旋翼装置转动安装在所述机翼的前侧,所述倾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旋翼装置在所述起飞位和所述巡航位之间转动和锁定。
[00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旋翼装置包括第一旋翼和第一旋翼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翼为五叶桨。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旋翼包括第二旋翼和第二旋翼驱动装置;所
述第二旋翼包括固定桨叶和浮动桨叶,在所述第二旋翼驱动装置驱动下,所述固定桨叶和所述浮动桨叶呈交叉状态旋转,在所述第二旋翼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时,所述固定桨叶和所述浮动桨叶闭合,且所述固定桨叶和所述浮动桨叶的延伸方向与飞行器的航向相一致。
[00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内的所述倾转旋翼和/或所述固定旋翼的桨叶旋转面自上而下沿所述机翼的展向向背离机身侧倾斜,以使所述倾转旋翼和/或所述固定旋翼的桨叶旋转面不通过所述机身上的乘员舱。
[00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悬停在地面上时,所述固定旋翼内的旋翼的离地高度和/或处于所述起飞位时所述倾转旋翼内的旋翼的离地高度大于等于1.9m。
[0014]本技术垂直起降飞行器,尾翼采第一尾翼、第二尾翼与尾鳍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组合,尾翼的结构利用率较高,制造成本较低。并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尾翼或所述第二尾翼避开机翼下洗流区设置,因此受机翼下洗流影响较小,气动效率较高;另外尾鳍可以极大的改善飞机由于大机身造成的航向稳定性较弱的问题,并且能改善飞机横航向动稳定模态。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总体布局轴侧视图;
[0017]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总体布局俯视图;
[0018]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总体布局后视图;
[0019]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总体布局侧视图;
[0020]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动力组件的侧视图(倾转旋翼与固定旋翼示意)。
[0021]元件标号说明
[0022]10、机身;20、机翼;30、尾翼;31、第一尾翼;32、第二尾翼;33、尾鳍;40、动力组件;41、撑杆;42、倾转旋翼;421、旋翼装置;4211、第一旋翼;4212、第一旋翼驱动装置;422、倾转驱动装置;43、固定旋翼;431、第二旋翼;432、第二旋翼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4]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所
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技术。
[0025]须知,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10、多个动力组件40。所述机身10上设置有机翼20和尾翼30;所述多个动力组件40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10两侧的所述机翼20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40包括设置于机翼20前侧的倾转旋翼42和设置于机翼20后侧的固定旋翼43;其中,请具体参阅图3,所述尾翼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尾翼31、第二尾翼32和尾鳍33,所述尾鳍33连接在所述机身10的尾部,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尾翼31和所述第二尾翼32对称设置在尾鳍33的两侧,且分别向所述机身10两侧的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机翼和尾翼;多个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所述机身两侧的所述机翼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于机翼前侧的倾转旋翼和设置于机翼后侧的固定旋翼;其中,所述尾翼包括第一尾翼、第二尾翼和尾鳍,所述尾鳍连接在所述机身的尾部,并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尾翼和所述第二尾翼对称设置在尾鳍的两侧,且分别向所述机身两侧的斜上方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翼与所述第二尾翼避开机翼下洗流区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为40
°
~14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撑杆;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机翼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倾转旋翼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机头的一端,并在起飞位和巡航位之间倾转和锁定;所述固定旋翼安装在所述撑杆靠近机尾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四个动力组件,四个所述动力组件对称安装所述机身两侧的所述机翼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动力组件内的所述倾转旋翼处于起飞位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永祥许兆华骆俊昌薛松柏屠强李清谢晒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