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型膜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043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型膜收放装置,用于压膜机的离型膜传送,压膜机具有进膜端和出膜端,离型膜收放装置包括离型膜放卷结构、离型膜收卷结构和离型膜拉平结构,离型膜放卷结构设于进膜端,离型膜收卷结构设于出膜端,离型膜拉平结构包括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均位于出膜端与离型膜收卷结构之间,第一滚辊用于让离型膜从上侧绕过,第二滚辊用于让从第一滚辊绕过的离型膜再从下侧绕过,然后离型膜再由离型膜收卷结构收绕。上述离型膜收放装置中,同时设有收放膜结构,快速实现放膜和收膜,同时通过两个滚辊使膜平直传送,且保持张紧状态,可使膜能平直地送到压膜工位,操作简便快速,方便压膜机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Release film re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型膜收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贴膜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离型膜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板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电路板与膜体贴合,而现有的技术中对于电路板与膜体的贴合采用人工操作或机台设备贴合的方式,采用人工贴合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成本,人工贴合操作效率很低,贴合效果差,误差较大,产生大量的不合格产品,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现有的机台设备在贴膜时存在贴合不严密的问题,会导致线路开路等问题,容易造成贴膜失败,导致产品良率大大降低,增加成本。
[0003]在压膜机中,胶膜通常采用离型膜作为载体携带,由此离型膜通过采用一个专门的传送装置,现有的传送装置通常包括一个离型膜卷绕装置和一个牵引装置,缺乏张紧部件以及难以确保离型膜平直地传送,而且膜的传送高度位置等都是固定、不可调节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使膜平直传送、快速收放的离型膜收放装置。
[0005]一种离型膜收放装置,用于压膜机的离型膜传送,所述压膜机具有进膜端和出膜端,所述离型膜收放装置包括离型膜放卷结构、离型膜收卷结构和离型膜拉平结构,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设于所述进膜端,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设于所述出膜端,所述离型膜拉平结构包括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所述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均位于出膜端与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滚辊用于让离型膜从上侧绕过,所述第二滚辊用于让从第一滚辊绕过的离型膜再从下侧绕过,然后离型膜再由离型膜收卷结构收绕。
[0006]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与进膜端之间设有拉直杆,所述拉直杆与所述第一滚辊基本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压膜机具有压膜工位,所述拉直杆、所述第一滚辊与所述压膜工位在同一水平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以顺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一滚辊,并以逆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二滚辊,所述第二滚辊低于所述第一滚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包括放膜卷绕轴和放膜固定架,所述放膜卷绕轴装于放膜固定架上,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包括收膜卷绕轴和收膜固定架,所述收膜卷绕轴装于收膜固定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膜端一侧设有夹膜装置,所述夹膜装置包括一对夹辊,用于让离型膜穿过所述夹膜装置以使膜平直,所述一对夹辊的夹膜位置与所述压膜工位在同一水平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夹辊包括上夹辊和下夹辊,所述夹膜装置还包括夹膜支架,所述夹膜支架为龙门架结构,所述夹膜支架包括两个竖板和横梁,所述横梁装有竖向移动结构用以调整上夹辊与下夹辊之间的间距。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移动结构包括气缸和输出轴,所述上夹辊装于输出轴上,通过气缸驱动输出轴转动以带动上夹辊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夹辊与下夹辊之间的间距。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板装有一个水平气缸,用于驱动竖向移动结构做水平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安装于一个安装板架上。
[0014]上述离型膜收放装置中,同时设有收膜和放膜结构,可以较快的实现放膜和收膜,同时通过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能使膜平直传送,且保持张紧状态。具体地,收膜结构和放膜结构分别位于进膜端和出膜端,可使膜能平直地送到压膜工位,待离型膜上的贴膜粘到工件上后能及时的将离型膜牵引出,操作简便快速,方便压膜机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型膜收放装置的压膜机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型膜收放装置的压膜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的离型膜收放装置的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以离型膜收放装置为例,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型膜收放装置10,用于压膜机100的离型膜20传送,所述压膜机100具有进膜端和出膜端,所述离型膜20收放装置10包括离型膜放卷结构11、离型膜收卷结构12和离型膜拉平结构13,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11设于所述进膜端,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12设于所述出膜端,所述离型膜拉平结构13包括第一滚辊131和第二滚辊132,所述第一滚辊131和第二滚辊132均位于出膜端与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12之间,所述第一滚辊131用于让离型膜20从上侧绕过,所述第二滚辊132用于让从第一滚辊131绕过的离型膜20再从下侧绕过,然后离型膜20再由离型膜收卷结构12收绕。
[0020]具体地,离型膜收放装置10应用于压膜机100,压膜机100包括上模具101、下模具102以及位置上模具101和下模具102之间的压膜工位103。离型膜收放装置10安装于上模具101、下模具102的外侧边。所述压膜机100具有安装台110,所述安装台110上装有所述上模具101、下模具102,离型膜放卷结构11、离型膜收卷结构12和离型膜拉平结构13分别安装于安装台102上,离型膜放卷结构11、离型膜收卷结构12分设于上下模具的两侧。
[0021]如图1所示,在进膜端,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11与进膜端之间设有拉直杆14,所述拉直杆14与所述第一滚辊131基本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压膜机100具有压膜工位,所述拉直杆14、所述第一滚辊131与所述压膜工位在同一水平面。
[0022]如图1和3所示,所述进膜端一侧设有夹膜装置15,所述夹膜装置15包括一对夹辊151、152,用于让离型膜20穿过所述夹膜装置以使膜平直,该对夹辊151、152的夹膜位置与所述压膜工位103在同一水平面。当有夹辊时151、152,所述拉直杆14可略高或略低于压膜工位103所在的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夹辊包括上夹辊和下夹辊,即上夹辊151、下夹辊152,所述夹膜装置15还包括夹膜支架153,所述夹膜支架153为龙门架结构,所述夹膜支架153包括两个竖板155和横梁156,所述横梁156装有竖向移动结构157用以调整上夹辊151
与下夹辊152之间的间距,同时能调节膜的高低位置。所述上夹辊151装于所述竖向移动结构157上,竖向移动结构157包括纵向气缸158和输出轴,所述上夹辊151装于输出轴上,通过纵向气缸158驱动输出轴转动以带动上夹辊151上下移动,从而调整上夹辊151与下夹辊152之间的间距。另外,夹膜装置15还包括一个用于驱动竖向移动结构157做水平移动,水平气缸159装于所述竖板155上。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离型膜20以顺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一滚辊131,并以逆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二滚辊132,所述第二滚辊132低于所述第一滚辊131。这样,离型膜20经过第一滚辊131和第二滚辊132时,确保离型膜20处于绷直状态,同时所述第一滚辊131保持离型膜20处于平直状态。
[0024]进一步地,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11包括放膜卷绕轴112和放膜固定架113,所述放膜卷绕轴112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型膜收放装置,用于压膜机的离型膜传送,所述压膜机具有进膜端和出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收放装置包括离型膜放卷结构、离型膜收卷结构和离型膜拉平结构,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设于所述进膜端,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设于所述出膜端,所述离型膜拉平结构包括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所述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均位于出膜端与所述离型膜收卷结构之间,所述第一滚辊用于让离型膜从上侧绕过,所述第二滚辊用于让从第一滚辊绕过的离型膜再从下侧绕过,然后离型膜再由离型膜收卷结构收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与进膜端之间设有拉直杆,所述拉直杆与所述第一滚辊基本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压膜机具有压膜工位,所述拉直杆、所述第一滚辊与所述压膜工位在同一水平面。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型膜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以顺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一滚辊,并以逆时针方式绕过所述第二滚辊,所述第二滚辊低于所述第一滚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膜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放卷结构包括放膜卷绕轴和放膜固定架,所述放膜卷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松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