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9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包括卷绕部分、贴料部分以及收料部分,所述卷绕部分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和卸料,所述贴料部分通过自动剥料结构和自动贴料结构实现料带上粘接件的自动剥料和贴料,所述收料部分用于自动贴料部分在完成一次贴料后的产品卸料。通过这些自动化结构实现了粘接件在粘接产品上的自动粘接过程。实现了粘接时的准确定位,避免了贴合时产生的位置偏差,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贴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辅料、标签、胶带等物料的贴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自动贴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都需要在产品的指定地方贴上辅料、标签、胶带等物料,这些物料一般是在印刷设备上印刷生产为成品,然后经涂胶封装后再进行批量的贴装。在对这种成品的批量物料进行贴装时需要先将附在粘接面上的保护膜去除,然后再将这些物料由人工贴至产品上。但采用人工粘贴不仅容易在贴合的位置产生偏差,还会浪费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率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将自动粘贴物料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结构与自动剥料结构和自动贴料结构结合,实现自动化高效贴装物料的自动贴料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包括卷绕部分、贴料部分以及收料部分,所述卷绕部分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和卸料,所述贴料部分通过自动剥料结构和自动贴料结构实现料带上粘接件的自动剥料和贴料,所述收料部分用于自动贴料部分在完成一次贴料后的产品卸料。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卷绕部分包括上料轴和卸料轴,所述上料轴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卸料轴用于粘接件粘接后料带的自动卸料,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位于上料轴和卸料轴之间。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轴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粘接件剥料位置的缠绕轴,所述卸料轴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拉料轴,所述拉料轴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料带同一位置两侧的驱动轴,且两个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为剥刀,所述剥刀的刀尾上方设置有压料轴,且压料轴的底部与剥刀的顶部平齐,所述拉料轴位于剥刀刀尾的斜下方,所述剥刀的刀头延伸至自动贴料的位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刀上还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位于剥刀刀尾的位置。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贴料结构包括贴料框、载料板和料板驱动结构,所述载料板位于贴料框内,且在贴料框内用于放置需要粘贴的产品,所述料板驱动结构用于驱动载料板在贴料框内活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板驱动结构为贴料气缸,所述贴料气缸固定在贴料框的底部,且贴料气缸的气杆延伸至贴料框内与载料板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料板与贴料框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销轴,贴料气缸的气杆与载料板之间通过缓冲杆连接,所述缓冲杆与贴料气缸的气杆套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料部分包括收料框、收料爪和收料电机,所述收料电机用于驱动收料爪将贴料框内粘贴好的产品放入收料框。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料爪包括电机连接板和吸盘组件,收料电机通过丝杆结构与电机连接板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位于电机连接板的端部。
[0014]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贴料装置上设置了用于粘接件自动上料和卸料的卷绕机构,并在粘接件上料和卸料的中部设置了可以进行自动剥料和自动贴料的剥料装置和贴料装置,通过这些自动化结构实现了粘接件在粘接产品上的自动粘接过程。实现了粘接时的准确定位,避免了贴合时产生的位置偏差,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卷绕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自动贴料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收料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1、卷绕部分;11、上料轴;12、卸料轴;13、缠绕轴;14、拉料轴;15、压料轴;2、自动贴料结构;21、贴料框;22、载料板;23、贴料气缸;24、弹性销轴;25、缓冲杆;3、收料部分;31、收料框;32、收料爪;33、收料电机;4、剥刀;5、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2]参照图1,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包括卷绕部分1、贴料部分以及收料部分3,所述卷绕部分1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和卸料,所述贴料部分通过自动剥料结构和自动贴料结构2实现料带上粘接件的自动剥料和贴料,所述收料部分3用于自动贴料部分在完成一次贴料后的产品卸料。自动化的卷绕送料以及自动剥料和自动贴料结合,实现了整个贴料装置的自动化贴料过程,减少了人工成本,增加了产品的指定地方贴上辅料、标签、胶带等物料贴装精度和贴装效率。
[0023]参照图2,所述卷绕部分1包括上料轴11和卸料轴12,所述上料轴11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卸料轴12用于粘接件粘接后料带的自动卸料,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位于上料轴11和卸料轴12之间。所述上料轴11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粘接件剥料位置的缠绕轴13,所述上料轴11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粘接件剥料位置的缠绕轴13,所述缠绕轴13设有多个,多个卷绕轴呈“Z”字形排布。加工好的批量粘接件与料带一起卷绕在上料轴11上,然后经卷绕轴进行延伸拉展,使料带上粘接件的位置与剥料时的
位置对应,提高粘接件在粘接产品上粘接位置的准确性。
[0024]当料带与粘接件到达粘贴位置时,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为剥刀4,所述剥刀4的刀尾上方设置有压料轴15,且压料轴15的底部与剥刀4的顶部平齐。经压料轴15压到位置后的料带与粘接件可以实现与剥刀4的紧密贴合,从而便于料带沿剥刀4滑动,而压料轴15被从剥刀4上剥落。所述卸料轴12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拉料轴14,所述拉料轴1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料带同一位置两侧的驱动轴,且两个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拉料轴14位于剥刀4刀尾的斜下方,所述剥刀4的刀头延伸至自动贴料的位置。拉料轴14的位置与压料轴15类似,拉料轴14在剥刀4的底部拉紧,使料带弯折的角度尽量与剥刀4的刀头角度贴合,便于剥刀4将粘接件剥掉。所述剥刀4上还设置有感应器5,所述感应器5位于剥刀4刀尾的位置,感应器5是用来感应物料的停走的一个零部件。在进行贴装之前会在料带上冲切感应孔,料带在拉动过程中经过感应器5时,感应器5感应到感应孔便会停下,这时料带上的辅料正好会在剥刀4位置延伸出来,此时停下的料带便可等待自动贴料部分上升,当自动贴料部分上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部分、贴料部分以及收料部分,所述卷绕部分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和卸料,所述贴料部分通过自动剥料结构和自动贴料结构实现料带上粘接件的自动剥料和贴料,所述收料部分用于自动贴料部分在完成一次贴料后的产品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部分包括上料轴和卸料轴,所述上料轴用于粘接件料带的自动上料,卸料轴用于粘接件粘接后料带的自动卸料,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位于上料轴和卸料轴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轴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整粘接件剥料位置的缠绕轴,所述卸料轴和自动剥料结构之间还设置有拉料轴,所述拉料轴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料带同一位置两侧的驱动轴,且两个驱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动贴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剥料结构为剥刀,所述剥刀的刀尾上方设置有压料轴,且压料轴的底部与剥刀的顶部平齐,所述拉料轴位于剥刀刀尾的斜下方,所述剥刀的刀头延伸至自动贴料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贴料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清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