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组件及行星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98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承组件及行星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包括转轴、转动件和滚动体组件,转轴的两端设置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转动件设置有通孔,转轴穿设于通孔,转动件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滚动体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和多个滚动体,多个滚动体位于通孔内且沿转轴的外周面环形排布,滚动体沿径向分别与转轴和转动件游隙配合,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沿转动件的轴线方向间隔固设于通孔的两端,第一限位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滚动体游隙配合,第二限位环分别与第二限位件和滚动体游隙配合。该组件既实现了转动件和转轴之间无内外圈的相对转动,又防止滚动体和转动件沿转轴的轴向大幅窜动。向大幅窜动。向大幅窜动。

A bearing assembly and planetary bear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组件及行星轴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组件及行星轴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行星齿轮箱因传递功率高,传递扭矩大,传动比范围大,在机械传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行星齿轮箱的行星组件一般采用标准圆柱滚子轴承,(也有采用调心轴承)套在行星销轴上;标准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子以及保持架组成。
[0003]标准轴承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当行星齿轮箱的速比较小时,行星轮的齿数较少,则行星轮外径减小,装行星轴承的孔径也变小,当速比减到4以下,标准轴承的性能远远跟不上齿轮的性能要求,甚至没有轴承可用,行星轴承成为行星齿轮传动中的短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及行星轴承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标准轴承占用空间大,无法满足行星架和行星齿轮装配要求的问题。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包括:
[0006]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0007]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0008]滚动体组件,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和多个滚动体,多个所述滚动体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沿所述转轴的外周面环形排布,所述滚动体沿径向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转动件游隙配合,每个所述滚动体的轴线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沿所述转动件的轴线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通孔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滚动体游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滚动体游隙配合。
[0009]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
[0010]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均为阶梯环,所述第一限位环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环位于所述通孔外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抵接;
[0011]所述第二限位环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环位于所述通孔外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抵接。
[0012]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与所述转轴固接。
[0013]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的面上沿其径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油槽;
[0014]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对的面上沿其径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二油
槽。
[0015]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且与所述转轴固接;
[0016]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凸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的凸台。
[0017]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对的面上沿其径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第一油槽;
[0018]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转轴游隙配合,且所述第二限位环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多个所述贯通孔分别将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
[0019]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滚动体绕所述转轴的外周面多圈排布。
[0020]作为轴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油道将润滑油送至所述滚动体与所述转轴之间。
[0021]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轴承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轴承组件。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包括转轴、转动件和滚动体组件,转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转动件设置有通孔,转轴穿设于通孔,且转动件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滚动体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和多个滚动体,多个滚动体位于通孔内且沿转轴的外周面环形排布,滚动体沿径向分别与转轴和转动件游隙配合,每个滚动体的轴线与转轴平行,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沿转动件的轴线方向间隔固设于通孔的两端,第一限位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滚动体游隙配合,第二限位环分别与第二限位件和滚动体游隙配合。该轴承组件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分别与转动件固接,进而可以使滚动体始终位于通孔内。同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沿转轴的轴向游隙配合,进而可以限制转动件沿转轴的轴向窜动。因此,该轴承组件既可以实现转动件和转轴之间无内圈和外圈的相对转动,节省安装空间,又可以防止滚动体和转动件沿转轴的轴向进行大幅度窜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1、转轴;111、油道;12、第一限位件;13、第二限位件;
[0030]2、转动件;
[0031]31、滚动体;32、第一限位环;321、第一油槽;33、第二限位环;331、贯通孔;332、第二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2)和第二限位件(13);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11)穿设于所述通孔,且所述转动件(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3)之间;滚动体组件,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环(32)、第二限位环(33)和多个滚动体(31),多个所述滚动体(31)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沿所述转轴(11)的外周面环形排布,所述滚动体(31)沿径向分别与所述转轴(11)和所述转动件(2)游隙配合,每个所述滚动体(31)的轴线与所述转轴(11)平行,所述第一限位环(32)和所述第二限位环(33)沿所述转动件(2)的轴线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通孔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环(32)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2)和所述滚动体(31)游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环(33)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3)和所述滚动体(31)游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32)和所述第二限位环(33)分别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32)和所述第二限位环(33)均为阶梯环,所述第一限位环(32)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限位环(32)位于所述通孔外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2)抵接;所述第二限位环(33)部分插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的孔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环(33)位于所述通孔外的部分与所述转动件(2)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钪刘晓晓张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航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