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直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662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直驱系统,立磨直驱系统包括外壳、主轴、推力轴承和高压油站,外壳具有安装腔和润滑油腔,安装腔内设有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润滑油腔具有进油口和溢油口,主轴穿设于电机转子且能够与电机转子同步转动,主轴的一端伸入润滑油腔且与磨盘相连,推力轴承套设在主轴上,且位于润滑油腔内,高压油站连接于外壳,且高压油站的出油口与润滑油腔的进油口相连,高压油站的回油口与溢油口相连。该立磨直驱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占地空间相对较小。且占地空间相对较小。且占地空间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磨直驱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立磨直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立磨机采用异步电机驱动,配立磨减速机,通过减速机给异步电机减速来降低磨盘的转速,为满足工况使用,内部轴承、齿轮采用低压润滑冷却,而推力瓦轴承需要配置高压润滑油工作。这就使得传统的立磨驱动系统需要配备高压润滑系统以及低压润滑系统,两套润滑系统会增加设备的投入,传统的立磨驱动系统的润滑系统是独立设置的,还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磨直驱系统,该立磨直驱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占地空间相对较小。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直驱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安装腔和润滑油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润滑油腔具有进油口和溢油口;主轴,所述主轴穿设于所述电机转子且能够与所述电机转子同步转动,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润滑油腔且与磨盘相连;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内;高压油站,所述高压油站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所述高压油站的出油口与所述润滑油腔的所述进油口相连,所述高压油站的回油口与所述溢油口相连。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磨直驱系统还包括回收过滤装置,所述回收过滤装置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回收过滤装置的回收入口与所述溢油口相连,所述回收过滤装置的回收出口与所述回油口相连。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冷却进口和第一冷却出口,所述润滑油腔内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冷却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出口相连。
[000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翅片管散热器,且所述翅片管散热器为环形结构。
[000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环绕所述电机定子设置,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第二冷却进口和第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流道与第二冷却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出口连通。
[0010]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进口通过位于所述外壳外侧的连接管路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敞开设置;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下盖,所述下盖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
[0012]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上盖;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上盖以及所述磨盘限定出所述润滑油腔。
[001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001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001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上盖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下盖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的立磨直驱系统的有益效果: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异步电机以及减速器的结构,将主轴直接与电机转子相连,具有节能高效、运行可靠的优势,且还能够简化立磨直驱系统的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压油站将润滑油泵出并且通过进油口进入润滑油腔实现对推力轴承的润滑,润滑油腔内的润滑油过多时还能够通过溢油口回流到高压油站内,实现了润滑油的循坏使用,降低了立磨直驱系统的使用成本,并且由于高压油站连接于外壳,缩小了整个立磨直驱系统的占地空间。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磨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磨直驱系统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磨直驱系统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磨直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外壳;101、安装腔;102、润滑油腔;1021、进油口;1022、溢油口;103、第一冷却进口;104、第一冷却出口;105、第二冷却进口;106、第二冷却出口;107、冷却流道;11、第一壳体;12、上盖;13、下盖;14、第二壳体;2、电机定子;3、电机转子;4、主轴;5、磨盘;6、推力轴承;7、高压油站;71、出油口;72、回油口;8、回收过滤装置;81、回收入口;82、回收出口;9、冷却装置;10、连接管路;20、第一轴承;30、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下面参考图1

图4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磨直驱系统的具体结构。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直驱系统,如图1

图2所示,立磨直驱系统包括外壳1、主轴4、推力轴承6和高压油站7,外壳1具有安装腔101和润滑油腔102,安装腔101内设有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润滑油腔102具有进油口1021和溢油口1022,主轴4穿设于电机转子3且能够与电机转子3同步转动,主轴4的一端伸入润滑油腔102且与磨盘5相连,推力轴承6套设在主轴4上,且位于润滑油腔102内,高压油站7连接于外壳1,且高压油站7的出油口71与润滑油腔102的进油口1021相连,高压油站7的回油口72与溢油口1022相连。
[0030]可以理解的是,电机定子2设置在外壳1上,电机定子2上设置有绕组,电机转子3上安装了永磁体,电机定子2上的绕组通入三相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磨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具有安装腔(101)和润滑油腔(102),所述安装腔(101)内设有电机定子(2)和电机转子(3),所述润滑油腔(102)具有进油口(1021)和溢油口(1022);主轴(4),所述主轴(4)穿设于所述电机转子(3)且能够与所述电机转子(3)同步转动,所述主轴(4)的一端伸入所述润滑油腔(102)且与磨盘(5)相连;推力轴承(6),所述推力轴承(6)套设在所述主轴(4)上,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2)内;高压油站(7),所述高压油站(7)连接于所述外壳(1),且所述高压油站(7)的出油口(71)与所述润滑油腔(102)的所述进油口(1021)相连,所述高压油站(7)的回油口(72)与所述溢油口(102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磨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磨直驱系统还包括回收过滤装置(8),所述回收过滤装置(8)连接于所述外壳(1),所述回收过滤装置(8)的回收入口(81)与所述溢油口(1022)相连,所述回收过滤装置(8)的回收出口(82)与所述回油口(7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磨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冷却进口(103)和第一冷却出口(104),所述润滑油腔(102)内设有冷却装置(9),所述冷却装置(9)与所述第一冷却进口(103)和所述第一冷却出口(104)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磨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9)包括翅片管散热器,且所述翅片管散热器为环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磨直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钪刘晓晓张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惠航驱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