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93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的上盖,上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有滤油腔,底座上开设有与滤油腔相通的出油孔和进油孔;滤油腔内设有滤芯,滤芯上穿设有开口向下的中管,中管的底端与出油孔相接;在中管内从上向下依次设有阀芯、弹簧以及固定座,当滤芯堵塞时,机油顶开阀芯,机油能够进入中管内,并通过中管下方的出油孔流出,通过将旁通功能集成设置在中管上,在滤芯失效的情况下,机油可通过中管流出。出。出。

An oi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滤清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润滑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滤清器的功能是滤除机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如果这些杂质随同机油进入润滑系统,将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或油道。
[0003]机油滤清器中一般都安装有旁通阀,当机油滤清器中滤芯的表面杂质或污物太多时,旁通阀将开启。目前传统的做法是将单独零件旁通阀设置在底座上,这样导致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其结构更加紧凑,设计更为优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
[0007]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进油孔;
[0008]上盖,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有滤油腔,所述出油孔和进油孔均与所述滤油腔相通;以及
[0009]滤芯,设置在所述滤油腔内,包括中管,所述中管内设有出油通道,所述中管的底端穿设在出油孔内,且所述中管底端的外壁与出油孔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出油通道与出油孔相通;
[0010]其中,所述中管上设有用于供未过滤的机油进入的进油窗,所述进油窗与出油通道之间设有将两者相通的泄压口;所述出油通道内从上到下还设有阀芯、弹簧以及固定座,所述弹簧的底端抵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弹簧的顶端抵接在阀芯上,并使得阀芯堵住所述泄压口。
[0011]优选的,所述泄压口上设有下球面,所述阀芯的顶部设有与下球面密封配合的上球面。
[0012]优选的,所述阀芯的底部穿设在固定座上。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卡爪,所述中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卡爪的卡合窗。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设有对第一卡爪进行导向的导向槽。
[0015]优选的,所述滤芯包括过滤本体,所述中管与过滤本体之间设有密封毛毡。
[0016]优选的,所述中管的顶端设有第二卡爪,所述中管的顶端通过第二卡爪固定在上盖上。
[0017]优选的,所述进油窗位于过滤本体的上方。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技术通过在机油滤清器的中管上设置泄压口、出油通道、进油窗等来集成旁通作用,而无需单独设置的旁通阀和与之相匹配的结构,故机油滤清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设计更为优化;
[0020](2)在泄压口设置下球面,在阀芯上设置上球面,阀芯与泄压口之间通过球面进行密封配合,密封效果良好;当阀芯有一定的错位后,下球面和上球面仍能以球面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油滤清器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油滤清器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油滤清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滤芯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2、上盖;3、滤油腔;4、滤芯;5、中管;11、进油孔;12、出油孔;13、内螺纹;14、第二密封圈;21、外螺纹;22、第一密封圈;41、过滤本体;42、上端盖;43、下端盖;44、滤纸;45、密封毛毡;51、泄压口;52、出油通道;53、进油窗;54、阀芯;541、上球面;542、卡爪;55、弹簧;56、固定座;561、第一卡爪;57、导向槽;58、卡合窗;59、第二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滤清器,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底座1和盖合在底座1上的上盖2,上盖2与底座1之间形成滤油腔3。在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进油孔11和出油孔12均与滤油腔3相通,在滤油腔3内还设有滤芯4,滤芯4包括设置在中部的用于引出过滤后的机油的中管5,中管5的底端与出油孔12相接,中管5内设有用于与未过滤机油相通的泄压口51,在中管5内设有阀芯54,用于堵住泄压口51。过滤时,含有杂质的机油从底座1上的进油孔11进入滤油腔3,经过滤芯4的过滤后,从中空的中管5内向下流动,最终从出油孔12流出;当滤芯4表面杂质过多而无法过滤时,含有杂质的机油顶开阀芯54,从泄压口51进入中空的中管5内,最终未过滤的机油从出油孔12流出,起到旁通的作用。参照图2,底座1呈顶部开口的圆柱状,出油孔12设置在底座1的底面中部,进油孔11设置成弧形,形状也可以是方形、圆形等。进油孔11设置在靠近底座1侧壁的部位,以使得机油沿着底座1的内壁进入滤油腔3。进油孔11的数量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更多,本方案中仅给出数量为两个的较佳示例。
[0029]上盖2呈开口向下的圆柱状,上盖2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具体的,底座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3,上盖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1,上盖2与底座1之间通过内螺纹13与外螺纹21之间连接。为了提高上盖2与底座1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机油从上盖2与底座1之间流出,在上盖2和底座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2,第一密封圈22位于螺纹连接部分的上方,具体的,在上盖2的外壁上设有凹槽,第一密封圈22套设在凹槽内,从而对第一密封圈22进行固定。
[0030]参照图2、图3和图4,滤芯4还包括呈圆柱状的过滤本体41,过滤本体41包括上端盖42、下端盖43以及设置在上端盖42和下端盖43之间的滤纸44,滤纸44翻折并卷成圆柱状,机油穿过滤纸44时完成过滤。中管5呈细长的中空管状,其中,上端盖42与下端盖43的中部均设有圆孔,中管5的顶端和底端均穿过圆孔,中管5的底端伸出下端盖43,中管5的顶端伸出上端盖42,从而将中管5固定。
[0031]为了防止未过滤的机油从中管5与圆孔之间的缝隙处进入滤芯4内部,在中管5与上端盖42以及中管5与下端盖43之间均设有密封毛毡45,密封毛毡45安装在机油与圆孔之间的缝隙处,将缝隙堵塞。
[0032]参照图2、图3和图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出油孔(1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进油孔(11);上盖(2),盖合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上盖(2)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滤油腔(3),所述出油孔(12)和进油孔(11)均与所述滤油腔(3)相通;以及滤芯(4),设置在所述滤油腔(3)内,包括中管(5),所述中管(5)内设有出油通道(52),所述中管(5)的底端穿设在出油孔(12)内,且所述中管(5)底端的外壁与出油孔(12)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出油通道(52)与出油孔(12)相通;其中,所述中管(5)上设有用于供未过滤的机油进入的进油窗(53),所述进油窗(53)与出油通道(52)之间设有将两者相通的泄压口(51);所述出油通道(52)内从上到下还设有阀芯(54)、弹簧(55)以及固定座(56),所述弹簧(55)的底端抵接在固定座(56)上,所述弹簧(55)的顶端抵接在阀芯(54)上,并使得阀芯(54)堵住所述泄压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韦孚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