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90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包括底座、过滤箱和蒸发器;底座水平设置,底座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过滤器和蒸发器均设置在底座的安装槽上;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发器顶部的水平高度;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管;安装槽上集成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蒸发器与电磁加热组件换热并对内部的溶液加热;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冷凝管,冷凝管远离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冷凝管的外周上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顶部设置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将偶联剂中的固态和液态杂质去除,使用方便;效率更高。更高。更高。

A silane coupling agent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器
,尤其涉及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偶联剂是一类具有两不同性质官能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化学性质不同的两个基团,一个是亲无机物的基团,易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是亲有机物的基团,能与合成树脂或其它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生成氢键溶于其中。因此偶联剂被称作"分子桥",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如物理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光性能等。偶联剂用于橡胶工业中,可提高轮胎、胶板、胶管、胶鞋等产品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并且能减小NR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偶联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在于它既能与增强材料表面的某些基团反应,又能与基体树脂反应,在增强材料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一个界面层,界面层能传递应力,从而增强了增强材料与树脂之间粘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其它介质向界面渗透,改善界面状态,有利于制品的耐老化、耐应力及电绝缘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硅烷偶联剂熔点为

48℃,沸点为190℃,溶于有机溶剂、醇、苯、不溶于水,目前市场上的硅烷偶联剂只能除去一些杂质颗粒物,而无法除去与硅烷偶联剂混合的溶液,在使用硅烷偶联剂时,混合的溶液会影响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使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效果大大降低。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本技术能够方便的将偶联剂中的固态和液态杂质去除,使用方便;效率更高的特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包括底座、过滤箱和蒸发器;
[0009]底座水平设置,底座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过滤器和蒸发器均设置在底座的安装槽上;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过滤器通过支撑架架空设置;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发器顶部的水平高度;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网;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管,导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相连通;
[0010]安装槽上集成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蒸发器与电磁加热组件换热并对内部的溶液加热;蒸发器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的密封盖;
[0011]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冷凝管,冷凝管远离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冷凝管的外周上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顶部设置有出液口;冷却水从进液口进入充满换热管后从出液口排出。
[0012]优选的,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导管一侧倾斜设置的斜板。
[0013]优选的,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弹性件,连接件与蒸发器的内壁保持螺纹配合连接。
[0014]优选的,导流管为透明管。
[0015]优选的,蒸发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衬板,内衬板疏松多孔。
[0016]优选的,内衬板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组喷头;底座上设置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喷头向蒸发器内部注入高压氮气。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过滤器通过支撑架架空设置,且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发器顶部的水平高度;使得进入过滤器过滤后的偶联剂方便通过导管进入蒸发器内;在过滤器中,斜板朝向导管一侧倾斜设置,方便偶联剂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导管的管口处汇集
[0019]内衬板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组喷头;底座上设置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喷头向蒸发器内部注入高压氮气;在气体冲击的作用下,蒸发器内的偶联剂快速运动,便于换热快速升温
[0020]冷却水从进液口进入充满换热管后从出液口排出,与换热管充分换热后,冷凝呈液态;导流管为透明管,通过导流管是否继续有液体流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蒸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底座;2、安装槽;3、支撑架;4、过滤箱;41、滤网;42、导管;5、蒸发器;51、内衬板;52、喷头;6、密封盖;61、连接件;7、换热管;71、出液口;72、进液口;8、冷凝管;9、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包括底座1、过滤箱4和蒸发器5;
[0028]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水平设置,底座1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2;过滤器和蒸发器5均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槽2上;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3,过滤器通过支撑架3架空设置;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发器5顶部的水平高度;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网41;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朝向导管42一侧倾斜设置的斜板;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管42,导管4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5相连通。
[0029]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器通过支撑架3架空设置,且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
发器5顶部的水平高度;使得进入过滤器过滤后的偶联剂方便通过导管42进入蒸发器5内;在过滤器中,斜板朝向导管42一侧倾斜设置,方便偶联剂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导管42的管口处汇集。
[0030]如图3

4所示,安装槽2上集成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蒸发器5与电磁加热组件换热并对内部的溶液加热;蒸发器5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的密封盖6;密封盖6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件61;连接件61为弹性件,连接件61与蒸发器5的内壁保持螺纹配合连接;连接件61对蒸发器5与密封盖6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盖6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冷凝管8,冷凝管8远离密封盖6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9;导流管9为透明管;冷凝管8的外周上设置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72,顶部设置有出液口71;冷却水从进液口72进入充满换热管7后从出液口71排出。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经过过滤箱4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后的偶联剂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管42进入蒸发器5的内部;在蒸发器5中其内壁上设置有内衬板51,内衬板51疏松多孔并具有隔热功能;内衬板51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组喷头52;底座1上设置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通过喷头52向蒸发器5内部注入高压氮气;在气体冲击的作用下,蒸发器5内的偶联剂快速运动,便于换热快速升温;控制温度可将溶解于偶联剂中的其他液体杂质蒸发出去;蒸发产生的气体杂质进入冷凝管8中,而冷凝管8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烷偶联剂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过滤箱(4)和蒸发器(5);底座(1)水平设置,底座(1)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2);过滤器和蒸发器(5)均设置在底座(1)的安装槽(2)上;过滤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架(3),过滤器通过支撑架(3)架空设置;过滤器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蒸发器(5)顶部的水平高度;过滤器的内部设置有滤网(41);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导管(42),导管(42)的另一端与蒸发器(5)相连通;安装槽(2)上集成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蒸发器(5)与电磁加热组件换热并对内部的溶液加热;蒸发器(5)的顶部设置有半球形的密封盖(6);密封盖(6)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冷凝管(8),冷凝管(8)远离密封盖(6)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9);冷凝管(8)的外周上设置有换热管(7),换热管(7)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72),顶部设置有出液口(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孚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