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座及两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74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鞍座及两轮车,一种鞍座,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的座盖,所述座盖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坐垫,所述承载壳上设有多个薄膜传感器,且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皆设置于所述承载壳和所述坐垫之间,所述薄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座盖上承载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鞍座上设置的薄膜传感器能够感测到用户施加给鞍座的压力数据,进而通过处理模块或者网络云端处理器对压力数据处理来判断出是否有多人同时骑行在鞍座上。理来判断出是否有多人同时骑行在鞍座上。理来判断出是否有多人同时骑行在鞍座上。

Saddle and two wheele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鞍座及两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鞍座及两轮车。

技术介绍

[0002]共享电单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出行。为了保障驾驶人的驾驶安全,骑行时若有多人乘坐的情况下,惯性变大,不易控制,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做出反应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鞍座上可能会同时乘坐两个人或以上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鞍座及两轮车。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鞍座,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的座盖,所述座盖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坐垫,所述承载壳上设有多个薄膜传感器,且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皆设置于所述承载壳和所述坐垫之间,所述薄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座盖上承载的压力。
[0005]优选地,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皆与所述坐垫接触以检测到压力值。
[0006]优选地,所述承载壳包括朝向所述坐垫的的顶面、朝向所述本体的底面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面,其中顶面与侧面皆设置有所述薄膜传感器。
[0007]优选地,设置于所述顶面上的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相等,且设置于所述侧面上的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也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承载壳的顶面还设置有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与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电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承载壳的顶面与侧面分别开设有安装部,所述薄膜传感器与所述安装部一一对应且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
[0010]优选地,所述薄膜传感器为20g

6kg量程的薄膜传感器。
[0011]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两轮车,包括车架及如上述所述的鞍座,所述鞍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0012]优选地,所述两轮车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上或鞍座上的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所述薄膜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两轮车还包括锁车组件,所述锁车组件与所述薄膜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鞍座及两轮车,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鞍座,包括主体以及与本体连接的座盖,所述座盖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承载壳远离本体一侧的坐垫,承载壳上设有多个薄膜传感器,且多个薄膜传感器皆设置于承载壳和所述坐垫之间;当用户骑乘时会坐在鞍座上,此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通过采用薄膜传感器感测压力值大小,可以理解地,可在鞍座上设置处理模块,薄膜传感器采集到压力数据时传输至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或者薄膜传感器将压力数据传输至网
络云端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且由于薄膜传感器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承载壳的不同位置处,感测的压力值必然会有一定的差距,且可以理解的是当某个用户坐在鞍座上时压力的分布情况是从某个位置向四周逐渐减小的趋势,于是处理模块能够根据薄膜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判断出有多少个这种趋势进而判断出有多少个人骑乘在该鞍座上。
[0016]2.本技术的多个薄膜传感器皆与所述坐垫接触以检测到压力值,可以理解地,当用户乘坐在鞍座上时,主要是与鞍座上的坐垫相接触,大部分的压力都施加给坐垫,于是薄膜传感器需与坐垫接触才能够精准的采集到用户施加给坐垫的压力。
[0017]3.本技术承载壳包括朝向所述坐垫的顶面,朝向所述本体的底面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面,其中顶面与侧面皆设置有薄膜传感器,可以理解地,以人体面部朝向的一方为前方;通过设置在顶面的薄膜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数据可以计算出重心位置,而在一个人乘坐在鞍座上的情况下,人腿给鞍座施加的压力分布不会在重心之前,所以位于重心之后的薄膜传感器不会采集到压力数据;而双人骑行的情况下,总的重心分布在两人之间,设置在侧面的且在重心位置之后的薄膜传感器是可能会采集到数据的,于是通过判断位于计算出的重心位置之后的薄膜传感器是否采集到压力数据也可以判断是否是多人骑乘。
[0018]4.本技术设置于顶面上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相等,且设置于侧面上的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也相等,可以理解地,通过有规律的设置薄膜传感器以方便标定每个薄膜传感器30的位置,进而方便对重心进行计算,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通过薄膜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来得到压力分布规律。
[0019]5.本技术的承载的顶面还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与多个薄膜传感器电连接。可以理解地,薄膜传感器30是通过电阻值随着作用于感应区上的压力增大而减小的柔性薄膜传感器,通过电路板可以给薄膜传感器提供电流进而进行压力检测。
[0020]6.本技术还可设有安装部,薄膜传感器与安装部一一对应且安装于安装部上。可以理解地,由于薄膜传感器需要与坐垫接触才能采集到压力数据,安装部设置为凸起结构会更有利于薄膜传感器与坐垫接触从而更精准的采集压力数据。
[0021]7.本技术采用的薄膜传感器量程为20g

6Kg,再加上鞍座的坐垫的缓冲作用,可以用来测量40Kg

100Kg人体重量变化。
[0022]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两轮车,具有与上述鞍座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0023]9.本技术提供的两轮车还可包括处理模块,处理模块能够对薄膜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判断出是否是有多人同时乘坐在鞍座上。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鞍座的爆炸示意图一。
[0026]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鞍座的爆炸示意图二。
[0027]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鞍座之薄膜传感器在承载壳上的分布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膜传感器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轮车的框图。
[0030]附图标识说明:
[0031]1、鞍座;2、两轮车;
[0032]10、本体;20、坐盖;30、薄膜传感器;40、电路板;50、车架;
[0033]201、承载壳;202、坐垫;
[0034]2011、顶面;2012、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连接的座盖,所述座盖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坐垫,所述承载壳上设有多个薄膜传感器,且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皆设置于所述承载壳和所述坐垫之间,所述薄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座盖上承载的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薄膜传感器皆与所述坐垫接触以检测到压力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包括朝向所述坐垫的顶面、朝向所述本体的底面及连接所述顶面和底面的侧面,其中顶面与侧面皆设置有所述薄膜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顶面上的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相等,且设置于所述侧面上的薄膜传感器之间间隔距离也相等。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壳的顶面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钱光耀杨剑朱发展任宝柱张益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