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70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包括废水收集池水,废水通过第一管路输入到一次净化系统,再通过第二管路输入到二次净化系统,废水最后通过若干个喷淋管路输送到培养基储存站,二次净化系统连接有补水储存池和絮凝剂储存池;通过一次净化系统和二次净化系统共同作用,将富含菌种的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反应、补水等工序,得到只含菌种的废水,通过喷洒管理输送并喷洒到培养基储存站内的各个培养基堆垛上,培养基堆垛在菌种的作用下,发酵效率高,营养价值高,定时定量控制培养基堆垛的湿度和发酵程度,减少工业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大化二次利用了废水中的菌种,是培养基在使用前发酵更充分,更有营养,极大缩短了后期食用菌的培育的时间等优点。育的时间等优点。育的时间等优点。

A waste water reco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
,具体为一种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种子培养前,菌种培养基一般需要提前浸湿,完成轻微发酵才更有营养,有利于种子的培养,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一般是锯末培养基,工业上进行批量生产时,锯末集中堆放,定期洒水,但是自来水喷淋后锯末培养基发酵慢,跟不上工业生产的需要。
[0003]在农业和菌种培育行业,菌种培养、发酵、过滤的工序中会产生菌体废滤液,过滤后的菌体在浸提以及精制形成溶剂的过程中会形成废母液,菌体废滤液和废母液中含有大量的菌种,工业中将这种富含菌种的菌体废滤液和废母液直接排掉,污染环境的同时没有极大的利用废液中菌种的价值。现想充分的利用菌体废滤液和废母液的菌种,但是如果直接将菌体废滤液和废母液浇注在预备的菌种培养基上时,会被菌体废滤液和废母液中自带的杂质污染,影响育种率,喷洒不均匀,对菌种培养基的预培造成质量不均的后果,更近一步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质量和周期,造成周期延长的现象。
[0004]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一种高效净化、回收利用率高,喷洒均匀全面的废水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具有高效净化、菌种回收利用率高,喷洒均匀全面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包括收集废水的废水收集池水,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通过第一管路输入到一次净化系统,一次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废水通过第二管路输入到二次净化系统,二次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废水通过若干个喷淋管路输送到培养基储存站,二次净化系统还设有补水管路和添加剂管路,补水管路连接有补水储存池,添加剂管路连接有絮凝剂储存池;
[0007]一次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设置的栅格井、调节池、气浮处理池、初沉池构成;废水经过初次净化,将没用的杂质反应并过滤掉。
[0008]二次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反应池、A/O池、二沉池构成。二次净化系统对废水进行二次净化,净化过程中将可以重复利用的菌种保存下来二次利用,大量的菌种喷洒到培养基储存站内的原始培养基上,催化培养基在自然发酵的进程,更富含营养,提高培养基自然发酵的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池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厌氧反应池进液口与第二管路相连,初沉池上设有出液口,初沉池出液口与第二管路另一端相连,第二管路上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单向阀和电动阀。第二水泵将废水抽引进厌氧反应池中,提高废水循环效率,单向阀阻止废水倒流,提高输送效率,电动阀自动控制开启和闭合。
[0010]更为优选的,所述二沉池设有进液口、补水口和若干个喷淋出口,二沉池的补水口
与补水管路相连,补水管路上设有补水阀,二沉池上每个喷淋出口均与对应的喷淋管路相连。补水储存池及时向二沉池补水,满足培养基储存站的喷洒水量。
[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A/O池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A/O池进液口与厌氧反应池出液口相连,A/O池出液口与二沉池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添加剂管路相连通,添加剂管路上设有添加阀。
[0012]更为优选的,所述栅格井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栅格井出液口与调节池进液口相连,栅格井进液口与第一管路相连,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栅格井初步去除水中大块的漂浮物和悬浮物之后才进入调节池。
[0013]更为优选的,所述调节池还设有出液口,气浮处理池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调节池出液口与气浮处理池进液口相连通,气浮处理池出液口与初沉池相连通。
[0014]更为优选的,所述喷淋管路上沿出液方向依次设有喷淋单向阀和电动截止阀,每个喷淋管路管口端均设有加长管,加长管端部设有旋转喷头。加长管将净化后的废水引到培养基储存站正上方,喷幅大,喷洒均匀。
[0015]废水中富含CO2、氨元素、氮元素、磷元素,废水在废水收集池中进行沉淀;
[0016]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通过第一管路输入到一次净化系统,一次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设置的栅格井、调节池、气浮处理池、初沉池构成;废水收集池中经沉淀的废水由第一水泵抽取进入栅格井初步过滤,废水经过栅格井进液口时,废水中的大块的漂浮物和悬浮物被过滤,栅格井出液口与调节池进液口相连,废水进入调节池后加碱调节废水pH至中性。
[0017]调节池出液口与气浮处理池进液口相连通,pH呈中性的废水进入气浮处理池,通过加药气浮,去除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气浮处理池出液口与初沉池相连通,废水在初沉池中溶解氧。
[0018]一次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废水通过第二管路输入到二次净化系统,二次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反应池、A/O池、二沉池构成。电动阀和第二水泵启动,初沉池中经一次净化后的废水沿第二管路输送到厌氧反应池中,降解废水中大多数有机物。
[0019]A/O池进液口与厌氧反应池出液口相连,通过微生物作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脱氨氮除磷,再经充分曝气, A/O池中的废水中富含菌种。第三管路与添加剂管路相连通,絮凝剂储存池内储存足量的絮凝剂,添加剂管路上设有添加阀,添加阀打开后,定时定量将絮凝剂沿添加剂管路汇入第三管路后一起输入到二沉池中,废水中的污泥在二沉池中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0020]A/O池中的废水通过第三管路由二沉池进液口输入。二沉池的补水口与补水管路相连,补水管路上设有补水阀,当二沉池中二次净化后的废水不够喷洒在所有的培养基堆垛上时,打开补水阀,补充足量的自来水在二沉池中,二沉池中的菌种浓度均匀;喷淋管路上的电动截止阀开启,二次净化后的废水输送到各个喷淋管路中,输送到培养基堆垛正上方。
[0021]所述喷淋管路上沿出液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和电动截止阀,每个喷淋管路管口端均设有加长管,加长管延伸向每个对应的加长管端部设有旋转喷头。废水通过一次净化系统和二次净化系统净化后,电动截止阀开启,净化后的废水输送到各个喷淋管路中,加长管延伸向培养基储存站的培养基堆垛正上方,净化后的废水从旋转喷头喷出,可以随时旋转调整旋转喷头的方向,均匀的喷洒在正下方的培养基堆垛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一次净化系统和二次净化系统共同作用,将富含菌种的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反应、补水等工序,得到只含菌种的废水,通过喷洒管理输送并喷洒到培养基储存站内的各个培养基堆垛上,培养基堆垛在菌种的作用下,发酵效率高,营养价值高,定时定量控制培养基堆垛的湿度和发酵程度,减少工业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大化二次利用了废水中的菌种,是培养基在使用前发酵更充分,更有营养,极大缩短了后期食用菌的培育的时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废水的废水收集池(1),废水收集池(1)中的废水通过第一管路(3)输入到一次净化系统(2),一次净化系统(2)净化后的废水通过第二管路(4)输入到二次净化系统(5),二次净化系统净化后的废水通过若干个喷淋管路(802)输送到培养基储存站(8),二次净化系统(5)还设有补水管路(701)和添加剂管路(601),补水管路(701)连接有补水储存池(7),添加剂管路(601)连接有絮凝剂储存池(6);一次净化系统(2)由依次连通设置的栅格井(201)、调节池(202)、气浮处理池(203)、初沉池(204)构成;二次净化系统(5)由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反应池(501)、A/O池(502)、二沉池(50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池(501)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厌氧反应池进液口与第二管路(4)相连,初沉池(204)上设有出液口,初沉池出液口与第二管路另一端相连,第二管路上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水泵(401)、单向阀(402)和电动阀(4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503)设有进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茂卓智勇卓智茂练梦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