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20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储水单元和调度单元;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植被和地下的集水箱,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沉淀池和收集箱,沉淀池和收集箱之间设有溢流挡板,集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收集箱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生化净化装置、生物炭吸附装置和消毒装置;储水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调度单元,调度单元通过喷洒管道连接铺设在地上植被处的灌溉装置,调度单元根据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资源高效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内涝的频繁发生,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目前,主要是通过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手段促进雨水下渗和容纳雨水,同时减缓雨水进入市政管道,尽量让雨水在本区域内得到消纳,减轻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在目前的众多小区中,考虑到实际植物的存活和居民生活便利等因素,下凹式绿地的蓄水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仍然是雨水通过一些坡道或沟道汇集并流入下水管网,进而进入市政管网。而由于降雨的不稳定性,小区绿化灌溉则多采用自来水浇灌,对水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0003]因此,提供一种丰水期可以收集消纳雨水,枯水期用于灌溉的雨水高效利用系统装置,对于防涝除旱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储水单元和调度单元;
[0005]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植被和地下的集水箱,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沉淀池和收集箱,沉淀池和收集箱之间设有溢流挡板,集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收集箱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单元;
[0006]所述净化单元包括生化净化装置、生物炭吸附装置和消毒装置;储水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调度单元,调度单元通过喷洒管道连接铺设在地上植被处的灌溉装置,调度单元根据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
[0007]可选的,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地上植被以及分布在地上植被上的灌溉装置和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地下部分包括集水箱,集水箱的中上部设有截污挂篮,用于初步过滤收集的雨水。
[0008]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调度单元,在雨水较少时,直接过滤后用于灌溉地上植被。
[0009]可选的,所述集水单元与沉淀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安全分流井,安全分流井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安全分流井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水箱的出水口,安全分流井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市政管网;安全分流井的另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用于将集水箱收集的污水输入沉淀处理单元。
[0010]可选的,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第一过滤细网,收集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细网,用于进一步过滤进入沉淀池和收集箱的雨水,第一过滤细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细网的网孔孔径;所述溢流挡板的顶部与沉淀池和收集箱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3

0.5m;收集箱底部设
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的出口连接通往净化单元的管道,用于将收集箱内的雨水输入净化单元。
[0011]可选的,所述净化单元连接储水单元的管道延伸至储水单元的底部,并设有第二缓流头;储水单元底部设有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的出口连接通往调度单元的管道,用于将储水单元内的雨水输入调度单元。
[0012]优选的,储水单元与调度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还并联设有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第一支管道连接生活社区的喷泉水池的进水口,第二支管道连接生活社区的水系水池的进水口;喷泉水池和水系水池的出水口均设有过滤网,且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专利技术充分结合生活社区公共用水特点,若生活社区设有喷泉水池和水系水池或类似设施,还可以将储水单元的存水用于喷泉水池和水系水池,由于喷泉水池和水系水池的水是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且是循环流动的,所以将它们的出水引入沉淀池,经过过滤、处理后,返回净化单元。
[0013]可选的,所述集水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储水单元和调度单元分别设有液位计,用于实时监测每个单元内的液位情况,判断各单位之间雨水的输送。
[0014]可选的,所述调度单元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储水单元,第一水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喷洒管道,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灌溉装置、土壤墒情监测装置、第一提升泵、第二提升泵和每个单元的液位计,根据实际各单元的雨水量控制收集箱、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之间的雨水调度,以及根据地上植被的缺水情况,控制使用储水单元的水进行喷洒。
[0015]当所述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采用单独开挖地下坑池并单独运行时,任选的,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二清理井,第二清理井的井口位于地上,井身贯穿地面并延伸至沉淀池内,第二清理井的井底延伸至沉淀池的上部,便于对沉淀池内的絮凝物进行及时清理,并对第一过滤细网进行更换;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检查井,第一检查井的井口位于地上,井身贯穿地面并延伸至收集箱的底部,便于技术人员从第一检查井进入收集箱检修维护;所述储水单元包括第二检查井,第二检查井的井口位于地上,井身贯穿地面并延伸至储水单元的底部,便于技术人员从第二检查井进入储水单元检修维护。
[0016]然而,在生活社区的公共区域的地下规划修建上述各个单元,不仅增加了建筑设计和土建施工的工作量和成本,而且单独运行上述循环利用系统造成了业主、社区物业或政府的额外支出,使得该循环利用系统的推广难度极大,不能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均采用可拆卸式,且均设置在生活社区的地下车库区域内,解决了土建问题。所述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的可拆卸形式选自柔性可折叠池体配合支撑架形式,或者可拆卸板框拼接形式。
[0017]由于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的位置均可人为接触,便于维护,所以无需设置上述清理井和检查井,进一步减少施工量。
[0018]可选的,所述储水单元与调度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还并联设有第三支管道,第三支管道连接洗车装置,所述洗车装置为可伸缩喷管或水龙头;
[0019]所述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洗车单元,所述洗车单元位于地下车库区域内,优选设在储水单元附近;所述洗车单元包括收集水池及收集水池顶部的可拆卸的过滤板,所述收集水池的中上部设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用
于将收集水池内的水体输入沉淀池中处理;收集水池的底部为双向斜坡结构,便于将底部沉积的泥沙排出。
[00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收集水池为长方体,以适应多数车辆的形状,并具有依次连接的四个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在收集水池的宽度方向上,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在收集水池的长度方向上,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所双向斜坡结构具体为,第一侧壁下方的池底高于第三侧壁下方的池底,第二侧壁下方的池底高于第四侧壁下方的池底,使得池底的最低处为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连接处,该处设置第一排泥口;池底的最高处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连接处,该处设置第一喷射器,用于将收集水池内的泥沙冲刷到第一排泥口进行排放。
[0021]目前,一般的生活社区没有配置专门的洗车设施和地点,现在居民的汽车保有量较高,专业的汽车清洗服务价格不低,而且在居民不便开车外出洗车的情况下,所以在社区内洗车就是个好选择。然而,现代小区的公共地上部分均人车分流,很难找到停车洗车的地方,地下车库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水单元、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储水单元和调度单元;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植被和地下的集水箱,沉淀处理单元包括沉淀池和收集箱,沉淀池和收集箱之间设有溢流挡板,集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收集箱通过管道连接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生化净化装置、生物炭吸附装置和消毒装置;储水单元通过管道连接调度单元,调度单元通过喷洒管道连接铺设在地上植被处的灌溉装置,调度单元根据地上植被的需求从储水单元取水灌溉地上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地上植被以及分布在地上植被上的灌溉装置和土壤墒情监测装置,地下部分包括集水箱,集水箱的中上部设有截污挂篮,用于初步过滤收集的雨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单元与沉淀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安全分流井,安全分流井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安全分流井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水箱的出水口,安全分流井的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市政管网,安全分流井的另一个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用于将集水箱收集的污水输入沉淀处理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第一过滤细网,收集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细网,用于进一步过滤进入沉淀池和收集箱的雨水,第一过滤细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细网的网孔孔径;所述溢流挡板的顶部与沉淀池和收集箱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0.3

0.5m;收集箱底部设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的出口连接通往净化单元的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单元与调度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还并联设有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第一支管道连接生活社区的喷泉水池的进水口,第二支管道连接生活社区的水系水池的进水口;喷泉水池和水系水池的出水口均设有过滤网,且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沉淀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单元、净化单元和储水单元均采用可拆卸式,且均设置在生活社区的地下车库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亮郑江丽朱小平李兴拼龙晓飞林枫杨川蔡名旋郑久瑜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