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电路和多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959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该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设置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支路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容性器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LC并联单元的一端连接,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连接;支路还包括感性器件,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感性器件与第一电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电路能够在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进而克服了现有滤波电路传输零点数量偏少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Filter circuit and multiple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波电路和多工器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滤波
,尤其涉及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滤波领域中,具备多个传输零点的滤波电路是设计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在滤波电路的拓扑结构上,或者版图设计过程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是设计人员思考的核心要义。
[0003]随着滤波电路及滤波器日趋小型化,怎样在有限的版图空间内产生尽可能多的传输零点,已然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目前,现有滤波电路的传输零点数量偏少,难以有效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电路和多工器,以在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
[0006]所述支路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所述容性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LC并联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连接;
[0007]所述支路还包括感性器件,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感性器件与所述第一电位端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LC并联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感并联。
[0009]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电位端提供的第一电位;所述容性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一介质层和第二极板,所述容性器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感性器件。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极板、第二介质层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0012]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设置于第二金属板和第三金属板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接线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所述第二接线柱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四极板和所述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接线柱用于形成所述寄生电感的部分。
[0013]可选地,所述容性器件和所述感性器件的谐振频率与所述LC并联单元的谐振频率相同或不同。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包括多个所述支路;每个所述支路的谐振频率相同或不同。
[0015]可选地,还包括耦合单元,所述耦合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00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工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滤波电路。
[0017]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支路;在滤波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与第一电位端之间,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容性器件、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以及感性器件,由于容性器件和感性器件能够产生一个传输零点,LC并联单元能够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因而一个支路可以产生多个传输零点。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电路能够在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进而克服了现有滤波电路传输零点数量偏少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并联谐振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2是图1中LC并联谐振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
[0020]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串联谐振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4是图3中LC串联谐振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
[002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中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电路的多层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滤波电路的传输零点数量偏少,存在难以有效提升滤波器性能的技术问题,技术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以带通滤波器为例,产生此技术问题的原因在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并联谐振滤波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图1中LC并联谐振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参见图1和图2,可知地,正常支路上的LC并联方式无法产生传输零点;除此以外,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LC串联谐振滤波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图3中LC串联谐振滤波电路的频率

增益波形图,参见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正常支路上的LC串联方式仅能产生一个传输零点。由此可见,现有滤波电路存在传输零点数量偏少的缺陷,因而难以有效提升滤波器的性能。
[003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00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滤波电
路包括第一端110、第二端120以及设置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130。支路130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132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131;容性器件1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容性器件131的另一端与LC并联单元132的一端连接,LC并联单元13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134连接。支路130还包括感性器件133,LC并联单元132的另一端通过感性器件133与第一电位端134连接。
[0033]其中,当第一端110用于接入输入信号时,第二端120用于生成输出信号,或者,当第一端110用于生成输出信号时,第二端120用于接入输入信号。可知地,设置于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之间的支路130用于在滤波电路的频率响应中产生多个传输零点。
[0034]可知地,LC并联单元132是指以并联形式连接的电感与电容。另外,容性器件131是指会使电压滞后于电流的器件,例如可以是电容。适应性地,感性器件133是指会使电压超前于电流的器件,例如可以使电感。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位端134是指具备某一特定电位值或电势值的端口,示例性地,第一电位端134的电位值或电势值可以为零,此时,第一电位端134即为接地端。
[0035]可知地,容性器件131经LC并联单元132与感性器件133串联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至少一个支路;所述支路包括至少一个LC并联单元和至少一个容性器件;所述容性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容性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LC并联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端连接;所述支路还包括感性器件,所述LC并联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感性器件与所述第一电位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C并联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感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用于接入所述第一电位端提供的第一电位;所述容性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极板、第一介质层和第二极板,所述容性器件与所述第一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感性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极板、第二介质层和第四极板,所述第三极板与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立杰徐雷左成杰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