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913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其包括载体、用于产生振动刺激的振动模块、用于产生听觉刺激的声音模块、主控模块,载体包括穿戴主体和至少一个活动臂,穿戴主体可穿戴至患者头部,活动臂设置于穿戴主体上,活动臂上设有作用部,振动模块和声音模块设置于作用部上并与主控模块控制连接;其中调节活动臂使得作用部贴合在昏迷患者的颞骨处,并通过主控模块协同控制振动模块和声音模块,以对振动模块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进行调节和对声音模块的播放模式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振动与听觉的协同刺激,增加了脑部外界刺激输入,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著提高了治疗效果。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A portable wearable coma wake-u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脑损伤后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物理治疗、多维感觉刺激和神经调控治疗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多维感觉刺激促醒技术包括视觉、听觉、痛觉、触觉等多种刺激方式,例如鼓励家人播放患者熟悉或喜欢的音频、肢体按摩等多种方式来促醒。
[0003]振动治疗是一种通过振动平台暴露于机械振动的治疗方法,通过振动可增强脑脊液的流动,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提高大脑区域脑血流量,刺激神经突起生长和神经分化,增强认知功能,提高认知储备。
[0004]例如中国专利201810088453.2公开了一种人体振动治疗装置,通过垂直振动和左右不同时运动,治疗多种疾病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机体功能。该治疗仪包括:振动底座、内部振动驱动机构、振动板及偏心块,通过消除电机输出抖动,提高振动平稳,提高仪器使用寿命。但该设备体积较大,笨重,需要特定的环境才能进行治疗。
[0005]再例如中国专利202121335143.X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通过手持振动治疗仪进行物理振动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缓解疼痛。该治疗技术具有便携、精准触达等优点,但其治疗过程需要患者主动或者患者无法自主操作时需要其他人帮助才能完成,耗费人力。
[0006]又例如中国专利201910922092.1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刺激促醒系统,通过电刺激、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进行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其中听觉刺激采用入耳式播放器进行治疗。入耳式播放器容易造成耳朵不适,如果长期使用时,由于耳内容易出汗及产生分泌物容易引起耳部疾病,同时长时间刺激耳膜容易造成耳朵听力受损。
[0007]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通过提供振动与听觉的协同刺激,增加了脑部外界刺激输入,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其包括:
[0010]载体;
[0011]用于产生振动刺激的振动模块;
[0012]用于产生听觉刺激的声音模块;
[0013]主控模块;
[0014]其中载体包括穿戴主体和至少一个活动臂,穿戴主体可穿戴至患者头部,活动臂设置于穿戴主体上,活动臂上设有作用部,振动模块和声音模块设置于作用部上并与主控模块控制连接;
[0015]其中调节活动臂使得作用部贴合在昏迷患者的颞骨处,并通过主控模块协同控制振动模块和声音模块,以对振动模块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进行调节和对声音模块的播放模式进行调节。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活动臂转动连接在穿戴主体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戴主体具有两个连接端,活动臂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地转动设置于连接端。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振动模块具有振动马达,振动模块的振动形式为垂直振动,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振动幅度在5mm以下。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声音模块的播放模式包括骨传导模式,骨传导模式的刺激强度为65~75dB SPL,刺激形式为低频形式,刺激频率为20Hz~150Hz,声道形式为单声道形式。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声音模块的播放模式包括外放模式。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穿戴主体为帽状、环状或U形枕状。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控模块具有单片机、开关键和调节键。
[0023]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昏迷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特殊患者。
[0024]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振动刺激与听觉刺激两种方式,通过主控模块对振动模块和声音模块进行协同控制调节,改变振动刺激的频率与幅度、听觉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以提供多种不同的刺激模式,振动刺激和听觉刺激能交替进行和同时进行,通过了更多的外部刺激方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0026]同时本专利技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均可进行治疗,无需固定场地,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框架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如图1

2所示,其包括载体10、主控模块20、用于产生振动刺激的振动模块30和用于产生听觉刺激的声音模块40;
[0034]载体10包括穿戴主体11和至少一个活动臂12,穿戴主体11可以为帽状、环状或U形
枕状,可以整体穿戴至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并且在使用时不会轻易发生松脱,同时患者头部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的穿戴主体11为U形枕状,在穿戴主体11的左右两个连接端13均设有活动臂12。
[0035]进一步的,活动臂12活动设置于穿戴主体11上,活动臂12具体以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地摆动设置于连接端13。
[0036]其中,活动臂12上设有作用部,振动模块30和声音模块40设置于作用部上并与主控模块20控制连接,主控模块20具有单片机、开关键、振动调节键和声音调节键,通过按键控制单片机执行相关操作。
[0037]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活动臂12使得作用部贴合在昏迷患者的颞骨处,并通过主控模块20协同控制振动模块30和声音模块40,以对振动模块30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进行调节和对声音模块40的播放模式进行调节。
[0038]具体的,振动模块30具有振动马达,振动马达为电动马达,其振动形式为垂直振动,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含20Hz),振动幅度在5mm以下(含5mm)。
[0039]具体的,声音模块40的播放模式包括骨传导模式,骨传导模式的刺激强度为65~75dB SPL,刺激形式为低频形式,刺激频率为20Hz~150Hz,声道形式为单声道形式。
[0040]在其他实施例中,声音模块40还具有外放模式,以进行声音外放。
[0041]使用时,通过上下摆动活动臂12将作用部贴合患者双侧颞骨处,通过主控模块20上的振动调节键对振动模块30进行调节(具体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用于产生振动刺激的振动模块;用于产生听觉刺激的声音模块;主控模块;其中所述载体包括穿戴主体和至少一个活动臂,所述穿戴主体可穿戴至患者头部,所述活动臂设置于所述穿戴主体上,所述活动臂上设有作用部,所述振动模块和所述声音模块设置于所述作用部上并与所述主控模块控制连接;其中调节所述活动臂使得所述作用部贴合在昏迷患者的颞骨处,并通过所述主控模块协同控制所述振动模块和所述声音模块,以对所述振动模块的振动频率、振动幅度进行调节和对所述声音模块的播放模式进行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穿戴主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穿戴式昏迷促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主体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活动臂自下而上或者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娜马超伍少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