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742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包括上游渠道、下游渠道、退水排沙渠、沉沙池、节制闸和退水排沙闸。上游渠道与下游渠道之间通过弯道连接,弯道作为沉沙池,利用正向冲沙,弯道取水的原理,下游渠道连接在弯道凸岸,退水排沙渠连接在弯道凹岸,在退水排沙渠与下游渠道入口分别设置退水排沙闸与节制闸;当灌溉时,打开节制闸,关闭退水排沙闸,水流过弯道,砂石由于惯性沉积在沉沙池;当排沙时,关闭节制闸,打开退水排沙闸,加大退水排沙渠水流量,利用渠道加大过流拉沙,以实现排出渠道淤积泥沙。渠道淤积泥沙。渠道淤积泥沙。

A structure of water withdrawal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 sediment laden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灌溉渠道中,设计退水渠将多余水量排出,以确保洪水期多余流量保证渠道安全,是常规的设计思路,已有的设计方案退水渠常采用侧堰退水,侧堰常用开敞式宽顶堰,或者加设闸门以提高退水渠过流水深,增加过流能力。上述考虑均没有考虑在平原多泥沙渠道上的泥沙淤积问题,退水渠道设置主要为了泄放多余水量,无法解决长距离渠道的淤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渠道、退水排沙闸、节制闸与下游渠道;所述上游渠道与下游渠道通过弯道连接,所述退水排沙闸布置在所述弯道凹岸,所述节制闸布置在所述弯道凸岸顺直段。
[0005]优选的,所述上游渠道与所述弯道之间连接上游渐变段,所述上游渐变段的底与所述上游渠道的底齐平,宽度逐渐收窄,收窄端连接所述弯道。
[0006]优选的,所述弯道底部向下沉降作为沉沙池,所述沉沙池中沉积的砂石由所述退水排沙闸向外排出。
[0007]优选的,所述沉沙池底部低于所述上游渠道底部高度,所述沉沙池与所述上游渐变段通过下沉坡面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沉沙池出水口包括所述下游渠道与退水排沙渠;所述下游渠道连接沉沙池弯道凸岸顺直段,所述弯道凹岸处连接所述退水排沙渠。
[0009]优选的,所述退水排沙渠底部与所述沉沙池底部齐平,方向与上游来水方向一致;所述退水排沙闸设置在所述退水排沙渠与所述沉沙池弯道凹岸连接处。
[0010]优选的,所述退水排沙闸底高程与所述上游渠道底齐平或略低;所述退水排沙闸选用能够顶部溢流的闸门形式,闸顶高程为渠道设计顶高,闸门规模满足需要溢流的退水量。
[0011]优选的,所述下游渠道与所述沉沙池弯道凸岸之间连接有下游渐变段,所述下游渐变段底部与所述上游渐变段齐平,所述下游渐变段宽度由窄变宽。
[0012]优选的,所述节制闸设置在所述沉沙池弯道凸岸顺直段;所述节制闸底部弯道凸岸顺直段底部略高于沉沙池其余底部高度。
[0013]优选的,所述上游渠道、下游渠道和退水排沙渠均有渠道坡降。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弯道凸岸顺直段进口设置节制闸,能有利于取到泥沙含量较小的水,减少渠道水泥沙含量。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弯道凹岸设置退水排沙渠及闸门,以实现排出渠道淤积泥沙。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弯道状沉沙池,利用正向冲沙,弯道取水的原理,通过惯性将砂石沉积在成沙池,减少了弯道水含沙量,最后利用水的动能将沉沙池中的砂排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沿节制闸纵剖面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沿退水排沙闸纵剖面图;
[0021]其中:1、上游渠道2、上游渐变段3、沉沙池4、退水排沙闸
[0022]5、节制闸6、下游渐变段7、下游渠道8、退水排沙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包括上游渠道1、下游渠道7、退水排沙闸4与节制闸5;上游渠道1与下游渠道7通过弯道连接,在弯道凹岸设置退水排沙闸4,在弯道的凸岸顺直段设置节制闸5。灌溉取水时打开节制闸5,退水排沙闸4关闭;灌溉结束后需要排沙时,关闭节制闸5,打开退水排沙闸4。
[0024]在上游渠道1与弯道之间连接上游渐变段2,上游渐变段2的底部与上游渠道1的底齐平,宽度从上游渠道1到弯道由宽变窄,增大了水速,提高了水流带沙能力。
[0025]上游渐变段2收窄端连接的弯道下沉作为沉沙池3,其底部高度低于上游渠道1底部高度,与上游渐变段2通过下沉坡面连接,下沉的坡面与较低的底部高度有利于砂石在沉沙池3沉积。沉沙池3的出水口包括下游渠道7与退水排沙渠8;其中下游渠道7与沉沙池3弯道凸岸顺直段之间有下游渐变段6,下游渐变段6底部与上游渐变段2齐平,宽度由窄变宽,降低水流流速,保障用于灌溉的水流流速不能过快。沉沙池3弯道凸岸顺直段处的节制闸5底部高度略高于沉沙池3其余底部高度,为了防止沉沙池3中的沉沙从下游渠道7带出。
[0026]沉沙池3弯道凹岸处连接的退水排沙渠8,底部与沉沙池3齐平,方向与来水方向一致,退水排沙闸4设置在退水排沙渠8与沉沙池3凹岸连接处,退水排沙闸4底程高度与上游渠道1齐平或低50cm。
[0027]退水排沙闸4选用能够顶部溢流的闸门形式,如气盾闸、液压坝、翻板闸等,闸顶高程为渠道设计顶高,闸门规模应满足需要溢流的退水流量。
[0028]上游渠道1、下游渠道7和退水排沙渠8均有渠道坡降,渠道坡降选择应满足输水能力大小,灌溉面积保障渠道的稳定性。
[0029]综上,该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方法,利用正向冲沙,弯道取水的原理;在弯道凹岸平行水流方向设置退水排沙渠8,在退水排沙渠8的进口布置退水排沙闸4,水从闸门顶部溢流泄入退水渠;弯道凸岸连接下游渠道7,水流经过弯道,砂石由于惯性会沉积到沉沙池3中,从而减少了水流中含沙量;在下游渠道7进口处布置节制闸5,可以控制灌溉水流大小;当需要排沙时,关闭节制闸5,打开退水排沙闸4,加大退水排沙渠8水流量,利用渠道加大过
流拉沙,以实现排出渠道淤积泥沙。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渠道、退水排沙闸、节制闸与下游渠道;所述上游渠道与下游渠道通过弯道连接,所述退水排沙闸布置在所述弯道凹岸,所述节制闸布置在所述弯道凸岸顺直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渠道与所述弯道之间连接上游渐变段,所述上游渐变段的底与所述上游渠道的底齐平,宽度逐渐收窄,收窄端连接所述弯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底部向下沉降作为沉沙池,所述沉沙池中沉积的砂石由所述退水排沙闸向外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底部低于所述上游渠道底部高度,所述沉沙池与所述上游渐变段通过下沉坡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泥沙渠道的退水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出水口包括所述下游渠道与退水排沙渠;所述下游渠道连接沉沙池弯道凸岸顺直段,所述弯道凹岸处连接所述退水排沙渠。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恒任苇鲁志峰王丹迪杨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