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复合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56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线束,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以及第一、第二电缆共用的固线元件,所述固线元件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至少部分并列地固定在一起,并且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和/或传感器部,其中第一电缆包括第一电线以及包覆第一电线的第一固线护套;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第二电线以及包覆第二电线的第二固线护套;所述固线元件包括主体和锁扣部,所述锁扣部是自主体延伸的未封口的环形,用以至少部分地环绕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锁扣部的末端受外力形成折弯后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固定锁扣于其内。内。内。

Composit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复合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公知有车辆通常都使用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是对车轮的旋转速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其传感器部(传感器测头)设置在车轮的附近。设置在车轮的附近的传感器部和设置在车身侧的控制装置 (ABS(刹车防抱死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利用轮速传感器用电缆连接。
[0003]另外,近年来,利用电力代替液压来对制动器进行控制的电力制动器逐渐得到普及。此外,使停车制动器电动化的电动停车制动器(EPB) 也广为所知,电动停车制动器中,设置在车轮上的制动卡钳(驱动器)、和设置在车身侧的控制装置利用电力制动器用电缆连接。
[0004]然而,在以往,轮速传感器用电缆和电力制动器用电缆即使连接目的地在大致相同位置,也都是分别敷设的。由于车辆的配线空间有限,而且配线的作业也繁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供一种复合线束,利用线束外套包裹几根线缆,但是这样的复合线束生产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线束,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线作业。
[0006]为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线束,包括第一电缆、第二电缆以及第一、第二电缆共用的固线元件,所述固线元件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至少部分并列地固定在一起,并且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和/或传感器部,其中第一电缆包括第一电线以及包覆第一电线的第一固线护套;所述第二电缆包括第二电线以及包覆第二电线的第二固线护套;所述固线元件包括主体和锁扣部,所述锁扣部是自主体延伸的未封口的环形,用以至少部分地环绕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所述锁扣部的末端受外力形成折弯后将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固定锁扣于其内。
附图说明
[0007]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在下面参照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
[000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的框架示意图;
[0009]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0]图3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固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的框架示意图;
[0012]图5示出了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
[0013]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固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
[0016]请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复合线束1包括第一电缆2、第二电缆3以及第一、第二电缆2、3共用的固线元件7,固线元件7将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至少部分并列地固定在一起,并将复合线束1固定在车身上,第一电缆2、第二电缆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和/或传感器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缆2是轮速传感器用电缆,用于向车辆的刹车防抱死系统或车辆稳定控制系统传输信号。第二电缆 3是电力制动器用电缆,主要用作使车辆停止后通过按压规定按钮来抑制车轮的旋转的机构(例如,电动停车制动器(EPB)机构)发挥功能用的电流流动的导电路,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可以是任何车用电缆。
[0017]请参照图2,第一电缆2包括第一电线20以及包覆第一电线20的第一固线护套21,第一电线20包括中心导体(未图示)和包覆在中心导体周围的绝缘皮(未标号)。绝缘皮的材料可以是任何车用电线所使用的橡胶类材料。第一电缆2的一端与传感器部(传感器测头)20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202连接,连接器202用以与车辆的控制装置(未图示)连接。
[0018]第一固线护套21套装在第一电线20的绝缘皮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线护套21利用注塑或挤压成形方式形成在第一电线20的绝缘皮外,第一固线护套21至少部分地接触第一电缆2,第一固线护套21是由与第一电线20的绝缘皮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橡胶类材料制成,在第一电线20的绝缘皮的周围形成第一固线护套21时,能够使第一电线20 的绝缘皮因热而熔融,从而使第一电线20的绝缘皮与第一固线护套21 至少部分地熔合。因此,第一固线护套21能够牢固地围绕第一电线20,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线20不会因与第一固线护套21分离而发生蹿动。可选地,第一固线护套2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22,用于与固线元件7 配合,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扣部22是沿第一固线护套21外周面上形成的卡扣槽,用以与固线元件7配合,卡扣槽两侧凸起形成的第一定位止动壁23,用于将固线元件7限制在卡扣槽内。
[0019]第二电缆3包括第二电线30以及包覆第二电线30的第二固线护套 31,第二电线30包括中心导体(未图示)和包覆在中心导体周围的绝缘皮(未标号)。绝缘皮的材料可以是任何车用电线所使用的绝缘皮。第二电缆3的一端与连接器30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302连接。
[0020]第二固线护套31套装在第二电线30的绝缘皮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线护套31利用注塑或挤压成形方式形成在第二电线30的绝缘皮外,第二固线护套31至少部分地接触第二电缆3,第二固线护套31是由与第二电线30的绝缘皮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橡胶类材料制成,在第二电线30的绝缘皮的周围形成第二固线护套31时,能够使第二电线30 的绝缘皮因热而熔融,从而使第二电线30的绝缘皮与第二固线护套31 至少部分地熔合。因此,第二固线护套31能够牢固地围绕第二电线30,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电线30不会因与第二固线护套31分离而发生蹿动。可选地,第二固线护套31上设置有第二卡扣部32,用于与固线元件7 配合,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扣部32是沿第二固线护套31外周面上形成的卡扣槽,用以与固线元件7配合,卡扣槽两侧凸起形成的第二定位止动壁33,用于将固线元件7限制在卡扣槽内。
[0021]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固线元件7固定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使第二电缆3和第
一电缆2至少部分地并列,设置成使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相接触或者不接触。固线元件7是由金属片材制成,包括主体 70和锁扣部71,锁扣部71是自主体70延伸的半环形,用以至少部分地环绕第一电缆2和/或第二电缆3,锁扣部71的末端受外力形成折弯后将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固定锁扣于其内。锁扣部71具有弧度,至少部分地对应于第一电缆2和/或第二电缆3的外圆周弧度。锁扣部 71具有宽度,大致等于卡扣部22、32的宽度。
[0022]本实施方式中,锁扣部71包括自主体70延伸的第一锁部712和第二锁部713,第一锁部712和第二锁部713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曲形成半环状,分别用以锁扣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例如第一锁部712自主体70向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锁部713自主体70向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锁部712的弧度至少部分地对应于第一电缆2的第一卡扣部22的外圆周弧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线束(1)包括第一电缆(2)、第二电缆(3)以及第一、第二电缆(2、3)共用的固线元件(7),所述固线元件(7)将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至少部分并列地固定在一起,并且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电缆(2)、第二电缆(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器和/或传感器部,其中,所述第一电缆(2)包括第一电线(20)以及包覆第一电线(20)的第一固线护套(21);所述第二电缆(3)包括第二电线(30)以及包覆第二电线(30)的第二固线护套(31);所述固线元件(7)包括主体(70)和锁扣部(71),所述锁扣部(71)是自主体(70)延伸的未封口的环形,用以至少部分地环绕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所述锁扣部(71)的末端受外力形成折弯后将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固定锁扣于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元件(7)是由金属片材制成,设置成使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相接触或者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71)包括自主体(70)延伸的第一锁部(712)和第二锁部(713),所述第一锁部(712)和第二锁部(713)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曲形成半环状,用以分别锁扣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或者,所述第一锁部(712)自主体(70)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部(713)自主体(70)向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部(713)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第二锁部(713)与第一锁部(712)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关系,用以使固线元件(7)更稳固地固定在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线束(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部(71)包括连续形成的第一弧度部(714)、第二弧度部(715)和折弯部(716),所述第一弧度部(714)和第二弧度部(715)的弧度朝向一致,所述第一弧度部(714)的弧度至少部分地对应于第一电缆(2)的第一卡扣部(22)的外圆周弧度,所述第二弧度部(715)的弧度至少部分地对应于第二卡扣部(32)的外圆周弧度,所述折弯部(716)位于锁扣部(71)的末端,折弯后将所述第一电缆(2)和第二电缆(3)共同固定锁扣在锁扣部(71)内。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