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4181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按质量份数计包括:C 0.13~0.18wt%,Si 0.15~0.35wt%,Mn 1.30~1.90wt%,P≤0.015wt%,S≤0.005wt%,Cr 0.95~1.25wt%,Nb≤0.05wt%,V 0.02~0.06wt%,N 0.006~0.011wt%,余量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铸锭中元素组成及含量的控制,尤其是降低C含量,提高Mn含量,并对加入的Nb和V含量进行控制,强化冲击韧性,使强度和韧性合理匹配;同时可有效改善连铸圆坯内部成分的偏析,使其冲击功明显提高,提高其用于风电法兰时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用于风电法兰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材料
,涉及一种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风电法兰用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为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解决能源供应危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应用愈发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风能作为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备受瞩目,同时,由于风能发电生产技术最成熟且生产成本最低,风电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应用形式日益多样化,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风电法兰市场需求的增长。
[0003]风电法兰是连接风电塔筒各段、风电轮毂和风电塔筒,以及风电叶片和风电轮毂的结构件,通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工作时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冲击;由于风电机组在野外工作,要经受住各种极端恶劣天气和复杂的风力交变载荷,为尽可能提高风电法兰的使用寿命,对其所用合金结构件的强度、韧性等方面会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冲击功是风电法兰检验的重要指标。
[0004]风电法兰所用的连铸圆坯,通常选择合金钢,但目前的合金钢因其成分的制约性及内部成分的偏析,锻造完成后冲击功的数值无法达到理想要求,甚至同一横截面上不同位置的冲击功会有明显差异,从而影响风电法兰的使用寿命,因而需要对连铸圆坯的成分进行改进。
[0005]CN 110773692A公开了一种低温高强度海上风电法兰的锻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冶炼钢锭,钢锭的各化学成分控制在如下质量百分比:C 3.4~3.7%,Si 1.6~1.8%,Mn 1.5~1.75%,P≤0.020%,S≤0.020%,Cr 0.6~0.7%,Ni 0.8~1.5%,Mo 1.0~1.5%,N 0.010~0.015%,Ti 0.8~1.2%,Nb 0.05~0.08%,余量为铁和不可去除的杂质;锻造;锻后预热处理;淬火;碾环;产品力学性能检测;无损检测;锻后精加工。该方法中钢锭的碳含量较高,超过了钢的碳含量范围,通过控制C,Si,P以及S的含量使得法兰在低温下保证韧性,但会影响风电法兰产品的强度。
[0006]CN 102433503A公开了一种风电法兰合金钢及工件的制造工艺,所述合金钢的化学成分包括:0.25~0.60wt%的碳、0.15~0.18wt%的硅、0.15~1.20wt%的锰、≤0.015wt%的磷、≤0.012wt%的硫、0.80~1.00wt%的铬、0.30~0.50wt%钼、0.15~0.30wt%的钒、≤0.25wt%的镍、≤0.15wt%的铜、0.05~0.12wt%的氮、≤15ppm的氧、≤1.5ppm的氢和0.15~0.05wt%的稀土,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钢的组成中锰含量较低,且稀土元素的含量调控困难,总的元素组成较为复杂。
[0007]综上所述,对于风电法兰用连铸圆坯的成分选择,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及配比,在强化冲击韧性的同时,保证强度特性,提高风电法兰的冲击功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圆坯及其制备方法和
用途,所述连铸圆坯通过对铸锭中元素组成及含量的控制,尤其是降低C含量,提高Mn含量,并对加入的Nb和V含量进行控制,强化冲击韧性,使强度和韧性合理匹配,同时改善连铸圆坯内部成分的偏析,正常锻造及热处理后的冲击功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圆坯,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包括:C 0.13~0.18wt%,Si 0.15~0.35wt%,Mn 1.30~1.90wt%,P≤0.015wt%,S≤0.005wt%,Cr 0.95~1.25wt%,Nb≤0.05wt%,V 0.02~0.06wt%,N 0.006~0.011wt%,余量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其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可选择:C 0.13~0.18wt%,例如0.13wt%、0.14wt%、0.15wt%、0.16wt%、0.17wt%或0.18wt%等;Si 0.15~0.35wt%,例如0.15wt%、0.20wt%、0.25wt%、0.30wt%或0.35wt%等;Mn 1.30~1.90wt%,例如1.30wt%、1.40wt%、1.50wt%、1.60wt%、1.80wt%或1.90wt%等;P≤0.015wt%,例如0.015wt%、0.014wt%、0.013wt%、0.012wt%或0.01wt%等;S≤0.005wt%,例如0.005wt%、0.004wt%、0.003wt%、0.002wt%或0.001wt%等;Cr 0.95~1.25wt%,例如0.95wt%、1.00wt%、1.05wt%、1.10wt%、1.15wt%、1.20wt%或1.25wt%等;Nb≤0.05wt%,例如0.05wt%、0.04wt%、0.03wt%、0.02wt%或0.01wt%等;V 0.02~0.06wt%,例如0.02wt%、0.03wt%、0.04wt%、0.05wt%或0.06wt%等;N 0.006~0.011wt%,例如0.006wt%、0.007wt%、0.008wt%、0.009wt%、0.010wt%或0.011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在各自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铸圆坯由钢锭原料通过炼钢过程对组分进行优化调整,在原有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基础上,通过降低C含量,提高Mn含量,加入Nb和V元素并控制其含量,既保证了冲击功,强化低温冲击韧性,同时对强度和韧性也有一定保障,使两者合理匹配;然后,通过控制适当的N含量,再次提高强度;同时通过连铸圆坯制备过程中对内部成分偏析的改善,使其锻造及热处理后的冲击功明显提高,以提高其用于风电法兰时的使用寿命。
[0013]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还包括Ca,其质量分数≤0.001wt%,例如0.001wt%、0.0009wt%、0.0008wt%、0.0006wt%或0.0005wt%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包括:C 0.15~0.17wt%,例如0.15wt%、0.16wt%或0.17wt%等;Si 0.25~0.30wt%,例如0.25wt%、0.27wt%、0.28wt%或0.30wt%等;Mn 1.36~1.42wt%,例如1.36wt%、1.38wt%、1.40wt%或1.42wt%等;P≤0.012wt%,例如0.012wt%、0.011wt%或0.01wt%等;S≤0.003wt%,例如0.003wt%、0.002wt%或0.001wt%等;Cr 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圆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包括:C 0.13~0.18wt%,Si 0.15~0.35wt%,Mn 1.30~1.90wt%,P≤0.015wt%,S≤0.005wt%,Cr 0.95~1.25wt%,Nb≤0.05wt%,V 0.02~0.06wt%,N 0.006~0.011wt%,余量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圆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还包括Ca,其质量分数≤0.001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铸圆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包括:C 0.15~0.17wt%,Si 0.25~0.30wt%,Mn 1.36~1.42wt%,P≤0.012wt%,S≤0.003wt%,Cr 1.05~1.20wt%,Nb 0.03~0.04wt%,V0.03~0.04wt%,N 0.007~0.011wt%,Ca≤0.001wt%,余量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连铸圆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锭原料依次进行转炉冶炼、钢包精炼和真空精炼,得到熔融钢水;(2)将步骤(1)得到的熔融钢水进行连铸,冷却后得到连铸圆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钢锭原料的来源包括自循环废钢和/或高炉铁水;优选地,步骤(1)中的原料还包括硅锰合金、硅铁合金、铬铁合金、铌铁合金、钒铁合金或锰氮合金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钢锭原料转炉冶炼前先进行预处理;优选地,所述预处理为KR脱硫;优选地,所述KR脱硫的温度为1280~1350℃;优选地,所述KR脱硫的搅拌速度为60~70r/min;优选地,所述KR脱硫的时间为10~15min。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原杨磊尹修刚任立坤马小亮李军龙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